智能气功科学 调身与调心是辩证的统一 | 三华聚顶

练功和不练功的人的形神,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当中都是一个分不开的整体,其区别在于练功是在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上把形和神强化起来了。因此,练功就有了调身和调心两方面内容,二者关系是辩证的统一。但是,现在气功界里边有这么个思想,认为练气功就得练神、练静,而对练形不感兴趣。同学们有时也讲:“太累了,养一养吧!”有的讲:“练大马步庄把气都消耗了。”“我一练站庄,百会冲开,气都跑了。”我说你真能把百会冲开,那真是天大的幸运了。现在你根本冲不开!有的人讲:“我能盘腿打坐一个钟头。”你站一个钟头大马步庄试试看!当然盘腿坐也是调身,但只是调身的一个方面,而练动功、练站庄则是更能强化调身的作用。站庄站得好的也别瞧不起会盘腿坐的,会盘腿坐的也别就练盘腿坐。你看那些老和尚,一般都会双盘坐,但是,他们的身体绝大多数都不是很好,在庙里边,就是那些刚出家的小和尚脸是红红的,他们还没怎么练功,主要还在干活。
        调身有动的调身,也有静的调身。气功界有个潮流,喜欢静功,喜欢静的调身,而不喜欢动功、动的调身。把动功看成是眼中钉,一说动,一说形,心里边就不高兴。我就讲,要练静功,你真能静得了吗?过去讲,真正的静应该达到念住一个杂念没有、息住呼吸没有了、脉住心跳没有了,这才真正算是道家的静。你静得了吗?没有静你练什么静功。静不那么容易!很多人就光口头唱高调,“静!”可静跟练功有什么关系并不清楚。要慢慢把同学们脑袋中总觉得练动功不大高级,差点劲,这根长歪了的“树杈”扭正过来。智能功本身就是动功。以前在《智能动功讲义》一书中有一句话讲:“待周身气血通畅了,再练静功就比较容易,效果也比较好了。”因此,有些人就产生了误解,认为练动功是为练静功打基础的。其实,我讲的意思是,你要想练静功,身形打不开是绝对静不了的。练盘腿坐,坐一会儿腿麻了,麻得心里边难受,能静吗?还别说呼吸停、心跳停,就连脑子里的意念都停不了。所以,调身和调心是个辩证的统一,不能偏于哪一个。你若不能把形体调整好,练静功也练不了;你真要是练静功练好了,形也应该调得好。
        当然,在调身和调心的过程当中,应该是首先注重调心,也就是调神。神和心是主导的,形(或者说身)是应该服从于神的。农村的老太太很多也会盘腿,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但是由于他们没有一个练功的意念,没有“我这一盘腿,就是安静练功了”这个意念,虽然不能说一点用处没有,但用处不是太大,那还不是练气功。所以我们讲,身和心(或者说是形和神)这一对矛盾在辩证统一过程当中,应该是神为主导的,这个要明确。没有调神不行,但光有调神也不行。虽然古人讲“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就是说,神真要是静了,形就自然正了。但前提是你得真正静了之后,才能够形正。你要是神总在动,那形还能正吗?真是好好地练过坐功就会知道,一开始坐着觉得累、疲倦,想弯着腰、低着脑袋。练一段之后,你真要是放松入静了之后,身体慢慢自己会不知不觉直起来。那就是“抱神以静,形将自正”。但是,这还不是真静。真静了以后,坐着坐着,有时“喝儿”一声,吓你一跳。你要不吓一跳,一听“喝儿”一响,意念立即往里边一收,头里边一个气流“呜——”就充起来,把人顶起来了。脖子想往下缩都不行,就是要拉起来,往上挺着;下颏你甭管,它自然就会收起来了;喉头也好象有两股劲往外撑着,你要故意想撑就很累。静了以后,不知不觉,就不那么累了,身上就没什么感觉了。所以,“抱神以静,形将自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很多人还做不到。
        做不到静怎么办?还得要从调身、调形入手。因为调的时候就是在练功,真把形体调好了,调合适了,也就静了。若调得不合适,就不易静。故《管子》里边讲:“形不正者德不来。”形不正,德、道就不到你身体里边来,来了也留不住。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形正了,就是有了使你身体里边的气能更好地流通的一个基础、一个条件。这就说明练功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方面要求精神集中,从精神入手,通过精神来调整形体;另一个方面,从形体入手,把形体调正了,以姿式来引动气血的流通。不过身体调正了,一开始会不舒服。比如说,平常人弯着腰坐着觉得比较舒服,而一端身正坐,就觉得别扭,还觉得累,腰也酸,胯也不舒服,下颏收住也觉得发紧发胀。什么道理呢?因为我们平常习惯于那种不正常的姿式了。因此,从练功上来说,调身非常关键。
        我们讲,调身和调心这两者不能分开。在《智能气功科学精义》书里引用了几家的东西。首先引用了《易筋经》,它属于动功,有人说它是练武术的。人们都说《易筋经》是达摩老祖的,我们分析之后认为不是。达摩既没有留下《易筋经》,也没有留下《洗髓经》。达摩是禅宗的,他那时教和尚们活动活动身体是可能的,因为印度就有婆罗门的导引法,而说他写出《易筋经》不大可能。《易筋经》这本书,成书可能是在明朝或更早一些。尽管如此,其内容相当于汇集了前人的成果加工而成。至于其本源则难以断定。《洗髓经》是后人重写的,前面几章还有点味,后面越说越俗,到最后等于作五官七窍的按摩了。《洗髓经》都是后人编的,成书时间可能是清朝。《易筋经》虽不是达摩所作,可是从明朝到现在也几百年了,也算是古人的书了,而且它是很受推崇的。练少林的功夫,身体也可以练得非常健壮。《易筋经》中说:“证正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二曰,脱换。能清虚则无障,能脱换则无碍,始可入定出定矣。知乎此,则进道有基矣。所谓清虚者,洗髓是也;脱换者,易筋是也。”又说:“精气神无形之物也,筋骨肉有形之物也,必先练有形者为无形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它讲的是调身和调心之间的辩证关系。讲练功要得正果,其下手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清虚,一个是脱换。清虚是指意识来说的;脱换就是脱胎换骨,是指形体来说的。当然清虚和脱换不能单独走一个。你光走清虚,光走精神,达不到脱胎换骨也不行。你可以从清虚入手,脱胎换骨以后,新的一结合才能达到形神俱妙之境。你光走脱胎换骨而不修清虚,脱胎换骨也脱不净。
        有人会说:“咱们智能功的练功反应也是在脱胎换骨呢,那咱们也快成正果了吧?”脱胎换骨不知要脱多少次呢!拉拉肚子,发发烧,那只是小意思。我听说有的同学一发烧就不上课了。这么点小事就挺不住,将来再起大的反应,跟扒皮一样的痛苦你还受得了?我带北京老师出去教功,有的发烧到39.7℃,还照样上台打形、作示范。在难受时,你脑子一坚定:“没问题,我能挺得住”,脑子的平衡度就提高了。而且练功的发烧和普通的发烧还不等同,能冲过去就长真本事了。我们讲得脱胎换骨,没有脱胎换骨得不了正果,功夫上不去。咱们智能功的练功反应是小脱,今天脱一点,明天脱一点,跟蚕一样。过去的丹道功不是,在里边养着气,最后一脱,身体一下子起大变化。对此,张三丰就讲:“即使十分好汉,到此也无一分奈何。”十个有九个过不去。练静功得脱换,练动功也得脱换。今天练功腰酸,明天练功腿疼,腰酸腿疼也是在脱换。脱换,先是换力,然后才能换形。
        如站大马步庄,腿上肌肉收缩、收缩,绷着劲,酸疼酸疼的,什么时候肌肉能够松开,不绷着劲能使身体保持平衡站着,那就开始要放松了,就不是肌肉收缩的力量了。因为肌肉一收缩,把微循环的毛细血管压迫了,血液不易流通。为什么一开始酸呢?血液循环受影响,里边代谢产生的乳酸未能及时运走。而当以后肌肉能不使劲收缩,松开了,微循环改善了,养料就来得更快了。怎么让它不收缩呀?那就得先使劲收缩,先酸,酸过了份,它自己就松开了。有时候站累了,身体往下坐,但你咬着牙,就不坐下去,就挺着不动弹,拿意识往上提着。也许有人这么一提,意识里面一放松,他的肌肉、筋一放松,“呜”一过去,反映到脑子里边非常舒服,肌肉又进一步放松,这样一下就过去了。但是这样过去的基本上没有,那得是身体素质非常好,意志力非常非常顽强,懂得这个道理的人,才能过得去。脱换还有力的脱换,力一脱换气才能变,形最后变。以前练功的,说老了以后能达到润肤,皮肤润起来,形开始变了,练智能功往往是先变皮肤。练功没多长时间,皮肤就润起来了,有些老人老年斑也很快练没了。但是见效快也不等于一下就脱换了。知了脱皮比较快,过去讲“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咱们人可脱不了那么快,就得靠苦练。这是脱换、调身。
        再就是清虚。这里边同样讲的是形和神。清虚就是脑子里边意识清虚,意识里边没障碍。没障碍是什么?是意识想到哪去就到哪了。比如这屋子里边有东西,你一想,意识过去了,里边有什么东西就都知道了。按道家来说,这叫阴神;咱们现在说就是意识感知、遥知。能清虚则无障,实际是这个东西。
所以,练形不脱换不行。在过去讲吃药,要用吃药来脱换形体。当然光吃药也不行,还得练功。咱们现在也不象过去要求的那样搞什么飞空之类的,我老师没有教给我药方,也没有给我飞过,智能功也不强调这些。我们讲脱换,把身体练健康,把智慧再提高。脱换了之后才能没有障碍。障是指意识,碍是指形体而言。这两个结合起来,又清虚又无碍,才能真正达到形神俱妙,达到正果的位置。这是从《易筋经》练功的基本功上这么讲的。说是这么说,《易筋经》虽是从少林寺里面传出来的,可是《易筋经》的真正练法他们也不太熟悉了。少林寺有几本真正好的书,据悉在七十年以前都丢了。所以,真正既有清虚又有脱换的,从少林寺的记载中没有发现。古人有些书说的道理很好,然而到最后练功的时候却没有落实下来。但是,古人尤其是佛家,有真正练成了的,但不露相,跟普通人一样,他明明会飞,也慢慢走。
至于后面引的别的书,那讲的是练气的。但是,同学们要注意,将来有些练丹道的会说我们引的这些书都不是气功正宗,都不是中国的道家传统气功,都不属于练玄关的。我们认为,不管什么正宗不正宗,对人有好处就行。我有个朋友就说这些都不是正宗,可他最后60多岁就死了。所以我经常说,过去各种法门都是好的法门,关键是你能不能练好,能不能练得更直接。我们讲调身和调心是辩证的统一,应该这么看。
        对于调身和调心,你不能废了精神,没精神就不是气功了。但是,你废了形体就等于零,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两者互相促进,有时候练形多一点,而练形的时候神也是主宰;有时候练神多一点,形是帮助的。这么交错着才能全面提高。可是有些同学就是喜欢好高鹜远,嘴上说一套,却又不去付之于实行。
我听说有的同学上自习或者别的老师来上课时说话,只是我上课才安安静静地坐着听,上自习的时候能不能按调身要求把身体调好,能不能气功生活化,生活气功化?这都是在练功。同学们不练,还说班主任不管。班主任不管是让你们自觉点,要自己管理自己。将来同学们可以搞自治,自己管理自己。如果你能自己管自己了,肯定比老师管进步快。调身就应该在日常生活当中去调,总得注意才能解决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