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医遍地,其实经方不言“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管是什么样的患者,这些所谓的“中医”张口闭口不是肾虚就是血虚,再不就是什么宫寒,这样一来,所剩下的也只能是一个字,那就是“补”了,不是六味地黄丸,就是阿胶、固元膏、海参等等不一而足,大有不吃尽天下补品不罢休之势,患者当然是外行,不明就里,于是花了若干的冤枉钱,到了最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而且是更形其重

比如笔者曾经治疗一位八九岁的小女孩,体质偏胖壮,本来是因为咳嗽痰多一月余迁延久治不愈来诊,余为其处以半夏厚朴汤合麻杏甘石汤加味方,或加桔梗、枳壳,或合方小陷胸汤等先后二三诊,病情已获大缓,孰知因放假,其母亲带其回青岛外婆家小住数日,其外婆因听到患仍时有轻咳几声,遂带其赴当地某“名中医”处就诊,此老先生据说已年届古稀,不可不说经验丰富,然却一句“久病必虚”而处以阿胶、麦冬等“补肺”、“补气健脾”之方药予以数剂,并谓此等虚证决非旦夕可收全功,岂知煎服其所处的方药后,孩子当天晚上就剧咳不止,以致整晚都无法入睡,并且引起呕吐,家长遂去询问这位老先生,竟然回答说这是正常的排病反应,也是将要康复前的好的现象,让再继续观察一下。

谁知第二和第三天病情仍然是有增无减,而且大便也数日未解,饭也不想吃了,这时,其母亲才执意要孩子来延我诊治,余当时按其心下硬痛,舌苔黄厚而干燥,有口臭,剧咳不已,不食不便,遂为其处以大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加石膏、杏仁、瓜蒌、芒硝一剂大便即通,后仍依此方加减调理而愈;另一位患者为三十来岁的女性,面油咽红,带下色黄但质稀,腰痛头痛,疲劳神怠,先就一某妇科专科医院的资深五十余岁的女中医师,谓其乃是气血两虚而加脾肾双亏,处以大队健脾补肾补养气血之中药诸如山萸肉、熟地黄等,如此还嫌竟嫌意有未足,再给患者来上一盒鹿胎膏,患者服后的结果大家应该是可想而知了,后经患友介绍来就余诊,处以龙胆泻肝汤合方乙字汤、八味带下方调治月余,诸症皆愈矣。

跟诊的大夫问道:此人疲乏非虚为何?我答道:经云:因于湿首如裹。请问首尚如裹,精神不振非为疲乏无力乎?难道一出现疲乏无力就一定是虚吗?又问:何以腰痛?余答:解剖学告诉我们,女性的子宫与肠道毗邻,子宫或者盆腔发生炎症或者充血时,会不会导致或波及腰痛的发生?假如为后位子宫者更会致此,我们现在身处二十一世纪了,乃是一名现代中医,难道不应该深入的学习和了解现代医学的解剖、生理及病理知识来武装我们自己吗?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只是会抱着诸多先辈的学问浸淫其中而食古不化的时候,我想,假如我们的这些先辈看到我们这个样子来学习他们的话,恐怕他们也要忍不住要打我们板子的!

此非病情有如何的复杂,关山键却是在于这些“伪中医”,披着中医的外衣,千病万疾皆以一个“补”字了之,既浪费了患者的金钱和时间,同时也让其丧失了治疗疾病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严重的损害了中医学在广大患者心目当中的形象,使他(她)们因此而再也不相信中医,所以这些“补”医实是中医界的害群之马,希望广大患者能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仔细的认清这些医中之贼的嘴脸,切不可为其所欺骗从而延误了您的治疗时机,甚至会对您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从宋代以来,医生已经成为一种挣钱的行当。要挣钱,卖保健品最安全最来钱。所以,宋元以后,补法逐渐盛行,此风至今更盛。古代的医生称之为“工”或“疾医”,是有技术的奴隶,他们一门心思治病,哪能有卖药挣钱的份?宋代以后,仍然需要治病的医生,但治病救人风险大,利润小,“疾医”之道式微,真正的医学反而不能发达,这也在情理之中。

图片

图片

卖保健品,吃得人越多越来钱,这就需要吆喝,需要包装。什么理论最通俗易懂?什么说法最让中国的民众入心入耳?那就是说你亏,说你虚。虚在哪里?讲脏腑气血最为恰当。你只要看看当下热门的电视养生节目,听听清晨的收音机里的卖药之声,讲的中医理论大多如此。但是,临床治病与卖保健品是两码事,这套理论不管用,至少不够用。凡是补药,是能与五脏理论相衔接的,而说到大黄附子,说到麻黄细辛,说到黄连黄芩,恐怕就难以用什么“虚”来说事了。还是要用六经,最好说方证药证。但这些说法是医生圈子的行话,这就是专业术语。

但是,现在很多的中医,专业术语反而不太懂。《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多少人去花功夫研究?最常用的经方虽然就百余首,能用的人也不多啊!于是,中医学就成了一个脾虚肾虚、阴虚阳虚的世界,这样的状态,能不被人诟病吗?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几句话当今中医无人不晓,无人不脱口而出。这恰恰成为当今脏腑辨证以及补益药滥用的“理论根源”。但是,请大家注意清代医家王旭高是这么说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处受邪,其病则实!”在病的层次,在活生生的病人面前,医生的想法就不象理论家想得那么简单,人体的疾病不是一个“虚”字能够概括,用方也不是一个“补”法能够统辖。要不,《伤寒论》不会出方113首,《金匮要略》更不必论病二十五门!后世也不必总结出治病的八纲和八法。请见清代程国彭的《医学心悟》:“论病之倚,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病之方,则又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尽之。”

《伤寒论》的方为何取效?其实质不是补,而是调。这个调,是因势利导,是顺势而行,或汗,或下,或清,或温,或活血,或利水……,总之,伺机而动。这个“势”和“机”如何把握?要“观其脉证”,要“随证治之”。这个证,就是病机或病势的外在表现,更是用方的证据,就是后世说的“方证”。

方证怎么来的?不是凭空想象而来,不是能背几句“正气存内”“邪之所凑”或者“补脾不如补肾”之类的话能想得出来的。方证的形成,靠长期的反复的实践,是神农氏尝百草而来,是伊尹辈反复调制而来,积累数千年的用药经验和生活经验,方成数百个经典方证!

中医学虽然与古代哲学有关系,但毕竟是一门治病救人的行当,也是中国人传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方式,没有很多的大道理可言,倒有许多实实在在的下手工夫。本草与针灸,各自有自身的应用规律,不是简单地用某种理论可以概括或通融,我们要学习掌握本草和针灸,必须尊重和传承前人留下的规范。对于当今的中医师们,我们必须反复呼吁:回归经典吧!那里,才有我们中医的路!

厥,是一个形声字,《说文解字》释为“发石也”,本意是指“采石于崖,憋气发力”。在中医学中其词意被进一步引申、扩大,得到广泛应用。有学者统计,“厥”在《黄帝内经》中即出现318次,涉及篇章87篇,并有《素问·厥论》《灵枢·厥病》的专篇论述,但其间词意纷繁,所指或为症状、或为病机、或为病证等,明显影响着理解与应用。兹对中医学中“厥”的应用情况加以梳理。

症状之厥

作为症状,厥的临床表现在《内经》中可谓杂乱,所指大致有四点。

昏仆、人事不省 如“暴厥者,不知与人言”(《素问·大奇论》);“薄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素问·生气通天论》);“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素问·缪刺论》)。

肢体和手足冷 如“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故阴气胜,则从五趾至膝上寒”(《素问·厥论》)。

头重、晕眩 如“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素问·厥论》)。

疼痛 如“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腨如裂,是为踝厥”(《灵枢·经脉》)。

其他如“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不可以运”“太阴之厥,则腹满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痛,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内热”(《素问·厥论》)等,可见六经之厥的表现非常复杂。

《伤寒论》中厥的表现得以明确,有厥、厥逆、厥寒、四逆、逆冷、手足寒等名称,而所指则均为手足冷,即“厥者,手足逆冷是也”(335条)。朱丹溪认为厥证系神昏与手足冷并见,但以手足冷为主。张景岳则据《内经》之意指出:“厥者,逆也,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脱绝,是名为厥……轻则渐苏,重则即死,最为急候”(《类经·厥逆》);张志聪也说:“厥……发为眩仆,卒不知人,此名为厥,与中风不同。有寒热者,有阴有阳也”(《素问集注》)。

病证之厥

作为病证,以“厥”直名者见于《素问·奇病论》:“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病名曰厥,死不治”,所指为癃之危重者。另有名厥逆者,《素问·腹中论》谓其“病膺肿颈痛,腹满腹胀。”《灵枢·癫狂》则谓其“足暴清,胸若将裂,肠若将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可见两篇所指非一。厥的命名方式有以下8种。

主症命名 如尸厥、痛厥、瞀厥、躁厥等。

病因命名 如气厥、血厥、痰厥、风厥、酒厥、食厥、蛔厥等。其中风厥有二:一是“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素问·阴阳别论》),大抵指肝气犯胃,胃失和降之证;二是“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素问·评热病论》),大抵指风邪侵犯太阳,邪热内传少阴所致的肾气厥逆证。

病性命名 如阳厥、阴厥、寒厥、热厥等。

部位命名 如脏厥、臂厥、骭厥、踝厥、骨厥、四厥等。

经络命名 如太阳厥、阳明厥、少阳厥、太阴厥、少阴厥、厥阴厥。

病机命名 如煎厥、薄厥等。

病势命名 如大厥、暴厥、卒厥等。

病变类型命名 如厥头痛、厥心痛、厥疝、痿厥、痹厥、痫厥等。

病机之厥

作为病机,厥在《内经》中所指杂乱,但总体认为“是以气多少,逆皆为厥”(《素问·方盛衰论》)。具体所及的病机变化大致包括以下5方面。

阴阳逆乱 如“阳气者,烦劳者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夏季阳气亢盛,若过度烦劳,则阳热灼阴,阴精虚竭,气血逆乱,发为晕厥,还可见目盲耳闭、汗出不止等。再如“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暴怒伤肝,血随肝气上逆,上壅清窍而发晕厥。又如“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素问·举痛论》),指出由于寒邪内侵,逼五脏阳气上越,进而阴气独盛,寒凝气滞而致发剧痛晕厥等。

气闭阳郁 如“卯酉之年……民病厥逆而哕,热生于内,气痹于外,足胫酸疼,反生心悸,懊热,暴烦而复厥”(《素问·本病论》,指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内热因气闭而不得泄越,进而暴烦而厥。又如“有病怒狂者……生于阳也。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素问·病能》),指卒遇情志刺激,阳气郁而上逆出现善怒发狂。

阳衰阴竭 如“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气因于中,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素问·厥论》),指出因肾阳渐损,无力温煦而致手足寒。又如“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夫酒气盛而慓悍,肾气有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素问·厥论》),指出由于饮酒过度,或饱后入房,既伤脾胃又伤肾阴,进而阴精衰于下,热盛于内则见手足热。

脏腑逆乱 如“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素问·举痛论》),指出由寒气侵犯肠胃,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所致之胃脘冷痛、干呕或呕吐清水、腹泻等。又如“咳嗽上气,厥在胸中”(《素问·五脏生成篇》),指出肺气上逆可致咳嗽、气喘等。

经络逆乱 《素问·厥论》详述了手足六经之厥逆,其症状均为经气厥逆的表现,涉及该经及其脏腑的多种病症。如太阳经气厥逆,临床多见头肿而痛、足不能行、眩晕仆倒、咳喘气急、呕血等,厥阴经气厥逆,临床多见少腹肿痛、阴囊收缩、足胫内热、小便不利等。《灵枢·经脉》《素问·经脉别论》等篇对此亦有论述。

至于厥之成因,《内经》记述其外因者与外感寒湿、风邪、火热等有关,如“厥逆者,寒湿之起也”(《灵枢·五色》),“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素问·气交变大论》等;其内因者则与情志失常、脏腑亏虚、饮食劳倦等有关,如“大怒则形气厥……使人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素问·脉解》),“肾气虚则厥”(《灵枢·本神》)等。

其后医家言厥,则多从阴阳运行、气机升降等方面立论。如张仲景抓住《内经》中厥之“逆、极、乱”的特点,断言“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伤寒论》)。其他如“夫厥者,气动逆也”(《黄帝内经太素》),“厥,犹逆也。经脉之血,皮毛之气,不相顺接而厥逆也”(《素问直解》),“厥,本为气逆之名,故凡气逆诸证,皆得名厥”(《素问考注》)等。《诸病源候论》认为尸厥是由于“阴阳离居,营卫不通,真气厥乱,客邪乘之”而成。

综上所述,厥在《内经》中的记述虽较为芜杂,但仍有规律蕴含其中,此如姚止庵注解《素问·厥论》时所云:“厥凡三义:一谓逆也,下气逆而上也,诸凡言厥逆是也;二谓极至也,本篇之热厥寒厥,盖言寒热之极也;三谓昏迷不省人事也,本篇之言阴盛阳乱也。”经过历代沿革,厥现今被确定为一个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表现的急证。厥的病因包括体虚劳倦、饮食不节、亡血失津、情志刺激等,临证有气厥、血厥、痰厥等类型,其基本病机为气机卒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

总之,由于厥的概念经历了较大的词意变迁,因而在查阅文献时,一定要注意其时代背景与语境,不然就很难做到准确理解与恰当应用。

(0)

相关推荐

  • 六经病欲解时

    ​仲景"六经病欲解时" <伤寒论>的大纲 "六经病欲解时"张仲景 创作<伤寒论>的大纲 未被历代伤寒注家重视 "六经病欲解时& ...

  • 厥证(非厥阴证)提纲

    第337条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本条不是厥阴病,而是厥证的提纲,厥阴病可以出现厥证,但厥证不等于厥阴病.厥证包括了前面条文的寒厥.热厥,也包括后面条文的蛔厥.脏蟩 ...

  • 下厥上冒

    因为脾胃 升降失调 胃气逆上 冒于头部 头目昏花 恶心呕吐 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 腹满(月真)胀,支鬲胠胁, 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 下厥当指,病机和或伴有症状 上冒则指,症状 下厥之&quo ...

  • 瘚逆

    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 四肢逆冷 手冷可过肘 足冷可过膝 而能够复苏 为主要表现 的一种病证 以及因为: 气机失常 气逆上冲 所导致的 其他疾病 <内经>全书 "厥逆"一词 ...

  • 厥在胸中

    ​厥在胸中: 论中医之厥 厥,是一个形声字 <说文解字>释为 "发石也" 本意是指: 采石于崖 憋气发力 中医学当中其词意被进一步 引申.扩大,得到广泛应用 " ...

  • “补”医遍地 经方不言“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管是什么样的患者,这些所谓的"中医"张口闭口不是肾虚就是血虚,再不就是什么宫寒,这样一来,所剩下的也只能是一个字,那就是"补"了,不是六 ...

  • 黄煌:回归原方(附经方为何不言补)

    回归原方 由于陈夫人说加了鳖甲的汤液有点难吃,这次,我将方子改为白芍40克.赤芍40克.生甘草10克.这是芍药甘草汤的原方. 陈夫人患的是胆汁淤积型肝炎肝硬化,我是六年前接手的,当时消瘦,肤色黧黑,瘙 ...

  • 经方为何不言补?

    经方为何不言"补"? <伤寒论>的治病思维与脏腑辨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经方如何体现补法?     从宋代以来,医生已经成为一种挣钱的行当.要挣钱,卖保健品最安全最来钱. ...

  • 黄煌:经方为何不言补

    昨天的欧洲中医经方学会群内很热闹,德国的张莉医生对一个用泻心汤治疗嗜睡疲倦的中年男子的案例很感兴趣,进而提出了以下的问题:<伤寒论>的治病思维与脏腑辨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经方如何体现补法? ...

  • 大医张仲景名方,补阳补到根本上,请为家人收藏

    医家言:阴虚阳亢多动风,阳虚阴盛多动水. 阳虚动水,水气不化,一般可用苓桂术甘汤一个经方:苓桂术甘汤治疗.如果病及于肾,阳气虚衰,心悸头眩站立不稳,身体振颤.站立不稳而欲仆倒在地,则要打怪升级,用真武 ...

  • 明代大医张景岳一张补肾方治阳痿子介绍给大家

    赞育丹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配方组成]熟地八两,蒸捣白术用冬术,八两当归枸杞各六两杜仲酒炒仙茅酒蒸一日巴戟肉甘草汤炒山茱萸淫羊藿羊脂拌炒肉苁蓉酒洗去甲韭子炒黄,各四两蛇床子微炒附子制 ...

  • 补虚第一大经方丸

    此为补虚之品,可常期保健服用,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的原始祖方,此古方补中有通,通中含补,有发有收,有宣有散,实为补虚第一大经方丸.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组成]薯蓣90克当归桂 ...

  • 大医张仲景名方,补阳补到根本上

    医家言:阴虚阳亢多动风,阳虚阴盛多动水. 阳虚动水,水气不化,一般可用苓桂术甘汤一个经方:苓桂术甘汤治疗.如果病及于肾,阳气虚衰,心悸头眩站立不稳,身体振颤.站立不稳而欲仆倒在地,则要打怪升级,用真武 ...

  • 炙甘草汤:补心第一方 – 经方派

    总是说<伤寒论>,它真的是宝,从桂枝汤方到葛根汤.小青龙汤.小柴胡汤,对太阳病.少阳病.太阴病等,张仲景给我们开了多少千古名方,到现在仍旧适用. 所以说<伤寒论>一书奠定了辨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