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发劲”训练——“内劲发放”与高级阶段的“外劲发放”
在太极拳训练中,“接手”是专指当对手进攻时,与之发生在我可控范围内的接触,这是以太极原理去控制对手的第一步。常见有两种情况:一是讲在推手时的接手,二是讲实战技击时的接手。二者在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指与对手的初次肢体接触。
作为太极拳的技术词汇,“发劲”的本意只是讲劲力的发放。而所发放的劲力可以是内劲,也可以是外劲。由于内劲的发放比较隐蔽,没有太明显的形体动作,因此一说发劲,人们常常自然地认为就是专指那些爆发力强、有明显形体动作的外劲之发放。这个误解表面上看似乎无所谓,但事实上却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很多人的训练。将这种外劲的发放作为太极拳训练的主体,是导致太极拳技术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太极拳以练内劲、用内劲为主,这是太极拳技术的主体,绝不可以有任何偏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外劲。在实战中,常常需要对敌人进行摧毁性打击,目的是终止格斗,这时就需要外劲的发放。外劲的使用多是属于“落井下石”性质的,也就是在完成对敌的控制以后才需要做的。如果在技击中,将以外劲发放进行的直接打击作为技术的主体,就不符合太极拳理。因此,外劲不是不可以用,在实战中也确有使用的必要,但是在训练中是绝对不能以此为主的,特别是不能混淆了它在整体技术体系中的位置,否则就不是太极拳。
从训练角度讲,外劲发放的练习,应该是在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内劲的应用以后才可以开始的,所以一般是在高级阶段训练的后期才需要加入。注意,本文所讲的发劲练习,重点是外劲发放的训练与应用。
无论是内劲还是外劲的发放,太极拳的发劲中有两个要点需要考虑。第一是发放的时机;第二是发放劲的量。发放的时机是讲在什么时间、什么位置、什么方向上发劲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从这个角度讲,在内劲的发劲练习中,更加注重的是追求最好的时机,即如何能够使用最小的劲达到最佳的效果。发放劲的量是讲自身所发出的劲的力量、速度、变化、爆发力等。从这个角度讲,在外劲的发劲练习中,更加注重的是发劲的量,所追求的是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发放出质量最高的劲。训练中,以追求时机为主体;实战中,以二者叠加为应用。
在人体先天自然之能中,松柔比用力难做。因此在太极拳改变先天自然之能的训练中,首先就是要练松柔。在实际训练中,如果先练习外劲发放等,那么松柔就更难练了。因此拳论中说“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同理,与松柔密切相关的发劲时机比发劲的量更难掌握,因此训练中,发放时机的训练比发劲量的训练更受重视。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在实践中却常常被忽略,毕竟有关外劲发放之类的练习更直观、更吸引人。
为了更好地练习内劲,更好地掌握发劲的时机,在拳架中,一般先要求松慢圆活,故对外劲发放质量的直接练习不足。为了补充这个不足,有些门派在拳架中加了一些以提高外劲发放质量为目标的练习方法,有些则采取分开练习的方法,俗称发劲练习或发劲。在拳架中加入发劲常容易造成重发放而轻柔化的倾向,同时常常导致发劲过程成为主动的蓄与发,影响听劲与松柔能力的提高。从太极拳训练的整体上看,发劲中量的练习比较简单易行。如果松柔能练好,几乎是水到渠成的事。当今太极拳训练中的误区之一,就是很多人把发劲中量的训练看得太重,以为这才是最重要的功夫,以为技击靠的是能够发出爆发力。为了避免错误,将发劲中量的练习,特别是外劲的发放练习与拳架、推手等练习分开是必要的、有效的。这正是现在拳架中没有发劲动作,以柔慢轻匀为主体的原因,这是太极拳的发展之必然。在完整的训练中,一定要在懂劲后才可以练习外劲的发放。这是太极拳技术的本质所决定,只有这样才能够更清楚地理解太极拳。
外劲的发放练习必须是在懂劲的基础上进行,在没有懂劲之前就开始练习外劲的发放,特别是爆发性质的强力发放,其强大的惯性必然会对松柔的练习带来困难,也会对感知能力产生副作用,给整体进步带来负面影响。而懂劲后,全身能够在松柔的基础上协调一致;同时懂劲后,就意味着可以有效地控制对手,使之处于失衡状态,这是外劲发放的前提;另外,只有能够准确地感知对手,才能掌握最佳的发放时机与方向。自身的协调,对于对手的控制,发放的时机方向,就是“我顺人背”“得机得势”:当所有发劲所需要的基础都已经准备好,发劲只是一个张弛的时机问题,通过很少的练习就可以理解掌握。而练习的本质就是能够对外劲的发放过程有些体会。
外劲发放时有明显的外部可见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爆发:强调的是力量大、整、猛,有如炸弹般的威力,有摧毁一切之势。
惊弹:强调的是力量的突然性,如弹簧突然被放松弹起,也可称为冷。
螺旋:强调的是力量在旋转中所表现出的猛烈性与多变性。
脆快:强调的是力量在发出时,目标明确,直奔主题,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抖擞:强调的是力量在小范围内的极快速变化。全身快速抖动、摇动,如动物身上沾水后常做的抖毛动作。
长劲与短劲,一是指与目标接触的时间长短,也就是目标受力的时间长短。譬如有些打击类的发劲,像多数的拳打脚踢,都是拳脚与目标只有瞬间接触。而推、撞类的发劲,则与目标接触的时间相对较长。二是指从发劲部分达到目标的距离。譬如寸劲,就是讲在与目标已经接触或马上发生接触时才开始启动发劲,即“沾衣发力”,因此短促、迅速,而且惯性小,易变化。
对于以上特点,训练时要分别练习,把每个特点都搞清楚。在实际应用时,每次发放都是综合性的,可以包括以上的某几个特点。
在外劲发放时,越是爆发性好、力量大,惯性就越大、越难变化。一旦发劲失误,则可能会有较大的危险。对这点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这就是为什么太极拳中要强调发放之前的控制,控制得越好,失误的可能性越小。
外劲发放时的感觉很重要,必须是已经控制住对手,对手已经处于失衡状态。这时对手已经失根,或说根已经被拔起,也可以说对手已被“提起来”“拿起来”。当对手处于这种状态时,其精神状态会出现空白,导致应变能力、自我保护能力都变得很差。这时焦点已显现,焦点就是发劲的目标点。在懂劲以后,通过大量的推手练习,可以得到这种焦点的感觉,即当对手被控制后,可以感觉到在什么位置、向哪个方向发放,能够取得最佳效果。当能够实现对于对手的控制后,发放的位置与方向可以有很多选择。其中有一个最差的,即将对手又放回到稳定状态的位置,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其中又有一个最佳的,即可以使发放的效率最高。如何选择?也就是发劲中的准确性问题,重里现轻的感觉是关键。这种感觉就是指在与对手的接触点上,突然感觉自己可以随时大松,与对手脱离接触,形成摘钩的态势。“重里现轻勿稍留”,是说一旦这种感觉出现,必须马上发放,不可迟疑。
拳架中的一些拳势可以作为外劲发放的练习,譬如做搂膝拗步中的右掌前按时,就可以在动作将要完成的瞬间发放外劲。下面是一个以此为例的喂劲、接手、发劲的综合练习。
图1
双方对立站好,对手上右步、进右手,从正前方攻击我头部,我抬起右手准备防守(图1)。
图2
我以右手顺对手进攻之势,从其右腕内侧接手并黏住他;同时抬起左手从对手右臂内侧去摸其右肩,无论接触到哪里,随即顺势沿其右臂内侧向回捋(图2)。
图3
当我左手顺对手右臂回捋时,看对手之右耳垂,上左步,左手回捋下採,使我进攻中线略向左移,顺势控制对手身体重心,使其向右侧偏斜;同时,我进右手去削按对手颈部左侧。我右手所指与我鼻尖、左足尖所指的方向一致;同时我右手的向前按与左手上的回採之劲必须相合,可使对手的中心线偏离而造成失衡,向其右后侧倒(图3)。
图4
这时焦点必然已出现,应该在对手右侧腰胯之间,使其身法、步法变化困难。我需顺焦点方向远望,同时以神领意,全身协调一致,保持上左步、左手下採、右手削按对手颈部左侧之势,直到对手完全失去平衡,被我顺势发放出去(图4)。当我右手与对手颈部左侧接触的瞬间,我可以使用发放爆发性外劲进行直接打击,由于这个部位比较危险,所以在练习中对打击的力度必须有所控制。
作者拳照(左为赵泽仁,右为张云)
赵泽仁,自幼习武,技艺出众。1967年起从学于武学大师王培生(印诚)先生之开门大弟子骆舒焕老师,并被骆师推荐到王培生师爷家中深造,被王培生师爷视为再传弟子中的佼佼者。他遵循王培生所倡导的“真东西必须能当场试验”的原则,面对各种挑战从容应对,被美国、欧洲等多家武术团体聘为高级顾问。2016年和2019年,两次应邀赴美国讲学,以其精湛的技艺,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张云,少时习少林拳,后经师父骆舒焕先生推荐,至王培生师爷家中深造近30年。移居美国后,常年传授中国传统武术。1993年受王培生师爷委托,在美国成立“印诚功法研究会北美总会”。入选《中国当代武林名人志》。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