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舒方阵:战争史上的划时代变革,宣告从“车战”走向“步战”

谈及春秋时代的军事,“车战”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文献记载的“万乘之国”、“千乘之国”、“百乘之国”,说的就是衡量一国实力的标志,兵车越多代表国力越强,驾乘战车作战成为这一时期战争的基本特征,大约相当于二战时以坦克数量衡量国力,以坦克为陆军战力。

到了战国时期,虽然还有文献以“万乘之国”形容秦国等,战车也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但总体已经变革为以步兵为主,战争方式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么,从车战到步战的巨大革新,到底是如何出现的呢?本文就谈一谈魏舒开启的春秋军事变革。

车战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

1979年,在河南周口市淮阳区东南4公里的大朱村,考古专家发现“淮阳平粮台城址”,这是一座拥有完整陶质排水管道的上古古城,学者判断是太昊之墟、神农之都的古宛丘都城。在这座遗址中,专家还发现了车辙痕迹,距今至少4200年,说明当时已有车子。

兵车始于何时,如今已经无法考证,但有学者推断,夏代已开始使用战车进行小规模车战。《吕氏春秋·简选篇》记载:“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战于郕,遂禽。推移大牺,登自鸣条,乃入巢门,遂有夏。”商汤灭夏时,使用的就是兵车,说明至少夏朝晚期已经出现兵车。

到了商周时期,兵车越来越丰富,编制也越来越成熟。武王伐商时,“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说明当时作战方式是以兵车为核心,配以一定数量的甲士和步卒。根据周代史料记载,每一辆普通战车上正常编制为甲士三名,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车之长,称“车左”(又名甲首);右方甲士执戈矛,并有为战车排除障碍之责,称“车右”(又名参乘);居中的是驾驭战车的御者。与普通战车不同,主将的兵车,乘法比较特殊,主将居中,御者居左。根据《司马法》记载,春秋时期一辆战车3人,配备7名车下甲士和15名步卒,共计25人,因此根据当时一些著名战争中的兵车数量,大致能推算出参战兵力的总数。

不过,兵车本身车体笨重,驾驭困难,尤其在狭小不平的地带劣势明显。而且,春秋之前往往都是堂堂正正的野外作战,但到春秋晚期变成了要塞战、攻城战,于是曾经野战主力的兵车,越来越不适应形势,越来越无用武之地了。

车战变革:鱼丽之阵为之续航

西周晚期,狄戎南下入侵,攻破了镐京,杀死了周幽王,之后狄戎长期困扰着中原各国。公元前714年,居住在郑国北方的山戎(上图,山戎遗址分布图),趁中原诸侯混战之际南下攻郑,当时“春秋小霸”郑庄公(下图,剧照)率军抵御山戎入侵,战争地点在河北的北部。

所谓山戎(又称北戎),狄戎的一个分支,活动地区在今河北省北部,生活在燕山一带,史书记载,山戎以“射猎禽兽为生”,“随畜牧而转移”,以林中狩猎和放牧为主的游牧民族,非常彪悍可怕。《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唐虞以上有戎、猃狁、荤粥,居山戎巨手图腾于北蛮。”也就是说,在唐尧、虞舜的上古时代,在中国北方地区,可能就已有山戎一族,历史非常悠久。

山戎以步兵为主,机动灵活。郑国兵车众多,但受制于崎岖的地形,郑军灵活度明显比不上山戎的。其实,一旦道路稍不平坦,以当时简陋木轮的兵车,也很容易损坏,因此当时队伍里都会带很多后勤人员,尤其是造车的木匠之类,随时修理车辆。于是,郑庄公担心山戎迂回突袭自己,说“他们是步兵,我们用战车,担心他们迂回袭击我们”,公子突针对山戎“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下相救”的弱点建议,以一部兵力佯败诱敌,将郑军主力分作三部,埋伏于山戎军追击必经道路附近,最终郑庄公击败了山戎,史称“郑抗北戎之战”。

虽然这一战打赢,但在于山戎的近战中,兵车碍于地形很难充分发挥,这给郑庄公刺激很大。不久之后,郑庄公改进了战车与配套步兵的排列方式,创造了“鱼丽之阵”。

《左传·桓公五年》记载:郑庄公以“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阵。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儒葛。”简而言之,就是将步兵环绕战车进行疏散配置的一种阵法,尽量发挥步兵的作用,以战车冲阵,步兵环绕战车疏散队形,弥补战车的缝隙,有效地杀伤敌人。最终,在儒葛之战中,郑庄公打败周天子的联军,并一箭射穿周天子的肩膀。

可以说,“鱼丽之阵”兼顾了机动性、防御性与杀伤性,是郑庄公对以往车战的一次续航改进。然而,在一些狭窄崎岖之地,“鱼丽之阵”还是无法解决兵车的缺点,于是春秋晚期的晋国魏舒开启了一项重要军事改革。

魏舒方阵:开启中国步战时代

春秋晚期,北方山戎多次劫掠晋国,于是晋国决定攻打山戎。公元前541年,晋国派魏氏家族家主、六卿之一的上军佐魏舒(又称魏献子),与上军将荀吴率军进攻无终(山戎国名)及和其他一些狄戎,双方在大原(今山西太原西南)相遇。

山戎以步兵为主,晋军以兵车为主,但大原位于太行山区,山峦重叠,道路崎岖,地形险狭,环境明显更利于山戎作战方式。如果晋军以传统方式作战,即便战胜山戎,估计也会损失惨重。魏舒分析了敌我情况,认为“彼徒我车,所遇又厄,以什共车必克。困诸厄,又克。请皆卒,自我始”,大意是山戎步兵我军车兵,在山地作战,兵车机动困难,我军难以取胜,建议“请皆卒”,车兵都从战车上下来,不开车了,大家都当步兵。其中,或是因为思想固化,或是不愿丢掉贵族面子,荀吴的宠臣不肯舍车就步,魏舒当场把他斩首示众。

魏舒的具体做法是“毁车以为行,五乘为三伍”,毁车是放弃车辆,下车结为步兵方阵。每一辆兵车上有3人,5乘就是15人,将这15人编成3个5人队,就是“五乘为三伍”。之后,将新编的若干5人队与原有轻装步兵合编,作为战斗的基本单位,使原来以两、伍、专、参、偏为编组的战车阵形,变成以前锋、后卫、左翼、右翼、前拒为编组的互相配合的步战阵形。(下图,魏舒方阵示意图)

于是,晋军在和山戎开战之前,放弃了传统车战作战方式,破天荒地以步兵方阵迎战山戎,魏舒认为“困诸厄又克”,采用步兵克服了地形问题。擅长步战的戎狄军队,耻笑晋军的失常之举,但魏舒利用敌军的骄傲和麻痹,趁对方不备,便挥军出其不意地冲向敌人,在崎岖山路上机动快速的作战方式,让山戎措手不及,最终魏舒大败敌兵,取得了“大原之战”的胜利。

需要说明的是,魏舒虽然临时变阵,首次进行纯步兵作战,但晋国经过上百年征战,早就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而且,晋军素质非常高,典故“好整以暇”说的就是晋军,更是严格执行春秋时期的“士不教、不得征”(必须经过训练才能征召参战)原则,想想上个世纪还有拉壮丁的现象,对比一下春秋时期对士兵的要求,后世对兵事的严谨态度退化的简直让人无语。另外,每一辆战车配备的22人步兵,以前是以战车为中心,但实际上也有一定的步兵方阵经验,只不过如今将3个车兵也改为步兵,因此在常年征战的经验与晋军高素质的情况下,魏舒临时变阵并不是考前抱佛脚。

经过郑国、齐国、晋国、燕国的多次打击之后,山戎彻底没落,到了春秋末期被消灭掉,后来就不见史书记载。

大原之战的胜利,《左传》总结的原因是“崇卒也”,就是崇尚步兵。关于魏舒方阵的历史意义,毋庸置疑,它春秋军事史上的重大变革,标志着中国战争方式从“车战”向“步战”的主流作战方式的根本转变,是车、步转变的划时代的标帜,之后步兵逐渐成为战争头号兵种。

由于魏舒率先认识到步兵优于车兵,加之魏国山地众多,于是魏氏步兵很快天下闻名,战国初期的重步兵“魏武卒”更是雄霸天下,让魏国成为战国第一霸主。不过,在魏舒100多年后,同样是与狄戎作战,赵国一位君主认识到了胡服骑射的威力,于是一场军事变革又开始了。

参考资料:《左传》、《史记》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