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见识,就是你的层次
《三十而已》里有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片段。
剧中的顶级富豪王太太,花重金买了一幅《睡莲》,顾佳问她:“这是真迹吗?”王太太说:“废话,挂赝品多掉价,正品,梵高的《睡莲》。”
《睡莲》是梵高的,那《向日葵》是莫奈的?
这两位印象派大师,王太太傻傻搞不清楚。
有钱可以短时间买到最漂亮的裙子、最贵的包、整出最漂亮的脸,打造出最豪华的面子,但是一个人的里子、见识,却需要长久的积累。
一个有见识的人,也许没有走过很远的路,但一定读过很多书。
今天的书,会让你成为琴棋书画、天文地理、历史八卦,随便什么都能聊的人。
2017年,清华大学新生录取通知书里,有一本校长邱勇的赠书——《艺术的故事》。
这本书1950年出版,已经有70年历史,影响了一大批爱好艺术的普通读者和专业人士,被誉为“西方艺术史的圣经”。
美国美术协会主席卡特·布朗评价它:“此书值得一读再读,就像美酒佳酿那样,愈加品赏,愈觉其味隽永。”
作者贡布里希是英国艺术史家,艺术心理学和艺术哲学领域的大师级人物。
他生于“艺术之都”维也纳,先后获得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学校的荣誉博士学位,任牛津大学斯莱德美术讲座教授,也是哈佛、康奈尔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
出于对艺术的贡献,1972年,他被英王授封勋爵。
什么是艺术?如何欣赏一幅作品?
艺术的风格流变历经了哪些过程?
这本书按照时间线索,从冰河时代的岩间壁画开始,将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印象派表现主义、现代艺术等不同阶段的重要艺术家、伟大艺术作品和创作技法向读者一一呈现。
了解艺术,你看到的不只是艺术史,更是欣赏艺术的门道:
为什么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大多数是裸体?
为什么画像不是画得越像就越值钱?
有的画家一生贫困,死后名声大噪,而有的画家,靠给自己画像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火遍时尚圈的“莫兰迪色”,为什么显得很高级?
领取「十点听书会员」免费体验卡,在《艺术的故事》精读里,你将得到答案。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但是大多数人只是喜欢听,如果要谈,这是爵士、还是蓝调?雷鬼还是朋克?嘻哈还是摇滚?
话题基本上就终结了。
我们常常怀念90年代满大街都播放同一首流行歌曲的年代,《浪漫的事》、《心太软》,老人小孩都会唱,好像也没有代沟。
今天的孩子,对音乐的研究更深了,每个人都喜欢不同的流派,他们喜欢的嘻哈、电音、重金属,常常让父母摸不着头脑,就更谈不上共同语言了。
孩子喜欢《乐队的夏天》,你只觉得太吵闹。
代沟就是在这些小事上拉开的。
《如何假装懂音乐》,是中国最早也最具影响力的音乐自媒体“坏蛋调频”主理人王硕和储智勇二十年乐评生涯的集大成之作。
他们用轻松幽默讲故事的风格,带领读者回顾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世界流行音乐的百年发展史,简明扼要地讲了30多种流行音乐的风格,是一部通俗易懂的不可简明音乐百科。
每一种不同的音乐风格,都有它产生的历史环境和背景,被不同的人群欣赏。
要聆听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不如就去听他喜欢的音乐,了解这种音乐的风格和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