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套在名利的枷锁里,也别活在别人的目光里
真的,失意别沮丧,得意别猖狂。
把自己认为是人生赢家或失败者,都是人的虚幻感。
不要套在名利的枷锁里,也别活在别人的目光里。
在现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随心随性的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可以的话,再给社会贡献点自己的价值。
痛快一场,悄然离去。
我看过太多人,你方唱罢我登场,闹哄哄来去无踪,最后无非是一缕尘土,空留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1
锒铛入狱的企业家
前几天去会朋友,惊闻我们共同认识的,当年一位煤矿的民营企业家锒铛入狱,在老家俗称“煤老板”。但这位煤老板与人们印象中蛮横无礼,脑满肠肥的暴发户不同。
能源行业的确有暴富的机会,大多数人暴富后即膨胀,财富转瞬即逝。能将财富稳稳握在手里,不断使其增值,涉足多个行业,发展成集团公司,还是要靠个人能力。
毕竟,防得住旁人虎视眈眈,看得清市场处处陷阱,穿越人性的诡谲黑暗,跨过时代的浪涛冲刷,需要足够的智慧。
我认识他时,他已经是位60多岁的老者了,大概一生该经历的都经历了,所以早已返璞归真。
他总是穿一件最普通的灰色帆布夹克,一双布鞋。见谁都面带慈祥,用和善的眼神认真的看着你。
我是在参加朋友的饭局,认识他的。他总是很认真的听我们年轻人讲话,听完之后,又根据你的谈话内容给你反馈。
和他聊天,你能感受到真正的被尊重。
他没把你当做年轻人,居高临下的包容你;也不以长者自持,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而是把你当做一个有个人想法的人,认真的理解你的观点,诚恳的和你讨论。
只有脑子聪明,智慧的人,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尊重,也就是这样开放而不自满的心态,才能使一个人不停止生长。
当时在朋友的饭局见过几次,这个老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花白头发,半弓着背,一身旧衣,诚恳沟通,面面俱到。
如果不是周围一群中年人围着他,想跟着他挣钱,我还以为他是个老农民。
从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上,我能感觉到,他手里有一个普通人难以企及的财富帝国,哪怕分出一丝一毫,也够普通人一家生活。
前天会老朋友,谈起了我们共同认识的这位老者,我说:“这几年煤炭领域反腐,那个王总(化名)怎么样了?”对方说:“被查了,进去了。”当然,内幕我们都不知道,也就没再谈。
我又问:“当时那些人们呢?” 朋友说:“各谋生路呗。”
好一个呼啦啦大厦倾,好一个食尽鸟投林!
且不说具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昔日热闹时, 前呼后拥,花团锦簇,如今一切化为泡影,恍若黄粱一梦。
世事飘忽变幻,人生偶然无常,什么都会失去,只是如今失去的早了一些。
世事枯荣难料,只是每个人悟道早晚不同。
聪慧的人,一叶可知秋;愚钝的人,一辈子困在当下的虚幻中折腾的伤痕累累。
这让我想起了苏轼的早期悟道。
苏轼第一次和弟弟、父亲一起京师赴试,名震朝野时,家乡传来了母亲病故的消息,父子三人马上回乡。
昨日还金榜题名,鲜衣怒马,在繁华似锦的京师;今日便悲痛服丧,泪送至亲,在荒凉破壁的故园。 苏轼在大喜大悲之间,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富贵本无定,世人自荣枯。
嚣嚣好名心,嗟我岂独无。”
他在虚幻之感中,第一次对自己的仕途功名产生了怀疑。
当苏轼回乡悼母后,怀着寂寥的心情踏上回京赴任的归途时,路过应试时借宿的渑池县寺庙,却被告知,当初曾彻夜探讨佛法的僧人奉贤,竟然圆寂归天了。
而兄弟两留在墙上的题字也看不清了。
岁月飘忽,生死难定的虚无感又一次萦绕而来。苏轼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人生何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这句清逸之作,蕴含着彻悟人生底蕴的禅机。
鸿雁掠过长空时,根本无心去留意留在雪地流水中的痕迹。
万事万物全都虚幻不实,人更应该消除执着的心,明了世间万物变动不居,生灭无常的规律。
卸下执着的枷锁,才能自由的起舞。
2
晚年惶恐的官太太
我有一个亲戚,因为丈夫聪慧有才,90年代初期,平步青云,顺利的当了官。而夫贵妻荣,这位女性年轻时傲慢的不可一世。
任何时候都在见缝插针的夸自己,贬低别人,一辈子尖酸刻薄,背后造谣诽谤。不允许别人在任何一个方面比自己强,不然就用恶毒的语言攻击你。
一辈子永远都在嘲笑他人,嘲弄他人,传别人闲话,说的最多的就是:“某某某,素质差得呢,脑子差的呢,比我差多了。”
总是喜欢主动对人小恩小惠,但对人付出一分,会对外宣传十分。被动受其恩惠的人,在这样的氛围中,自觉矮几分,仿佛一辈子还不清债,被道德绑架压的抬不起头来,一旦声辩就是不懂感恩。
总之,她需要别人羡慕,但又不想让别人和自己相同。仗着自己当官的丈夫,一辈子张扬跋扈,狐假虎威。周围的人被折磨的及其压抑,却又敢怒不敢言,
她深知自己没有素质与文化底蕴,所以对外塑造一个极假的人设,一辈子都在努力维护这个虚假人设,整天为了圆自己曾经说过的谎言和闲话而绞尽脑汁。
一辈子极其膨胀,膨胀到像一团阴影笼罩在整个家族头顶。强势而恶毒,刻薄而不容置疑,永远居高临下,目中无人。
可当反腐越来越深入后,丈夫退休后,她突然像变了一个人。
傲慢的神情不见了,患上了满脸堆笑,不是真诚的笑,是谄媚的笑;当初恶毒的语言不见了,嘴上像抹了蜜一样甜,但让你觉得是虚假的恭维。
再后来,身边的官员纷纷落马,她眼神中难以掩饰的惶恐,面容带着昼夜难眠的疲惫,见人紧闭双唇,战战兢兢对所有人都像防贼,彻底不和人交流了。看到她这个变化后,我觉得非常可悲。
一个可悲的女人,由于没有足够的智慧和善良的心性,一辈子没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没找到人生的准则,在精神错乱中度过一生。 在时代的浪潮下,由懦夫变成狂徒,由狂徒变成了疯子,又从疯子变成了哑巴。
就像一片风中树叶,被命运的大手随意玩弄,狂风吹上了天,又踩在泥里,最后支离破碎,经脉尽断。
得意莫猖狂,无论是否有落败的那一天,都只是过程,说什么高低贵贱,不过是世间人们狭隘的评价体系罢了。
人最可悲的莫过于,为了外界的虚荣活着。得意时,快乐来自他人的羡慕,失意时,最关注的是他人的鄙夷。
如同风口烛火,任何变动都能让自己飘忽不定。最后在虚荣中聒噪了一辈子,折磨了自己,伤害了别人。
到老了才发现,安静祥和的心境和真实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但一生的时间都在蒙昧中虚度了,醒悟时为时已晚。
其实,每个人都会经历势单力薄的青少年,如日中天的壮年,热势褪去的老年。
所以,年轻时无需自卑,中年得势切勿狂妄,老年无需悔恨,一切都只是过程。
看清人生的虚无,才能不沦为外在的境遇的傀儡,虚荣的囚徒。才能不活在虚荣里,懂得真正的自尊和尊重他人。
3
看清世事虚幻后的热爱
历代中国士人,做到随缘自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需要在现实的波折和仕途的困顿中,随时调试精神世界,保持自己的人格完整,超脱的情怀和安宁心境。
苏轼在贬居黄州的五年里,每隔一两天就要到安国寺焚香默坐,深自审察。所以他会说: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在时代的变幻,肉身的腐朽,人心的诡谲面前,个人的努力微乎及微,唯一能把握的,就是淡泊出世的心。
看清了无常,看清此身只是奔流江河中浪花一朵,才能在这毫无规律,瞬息万变的虚幻中,把握自己,抽身而出。
世间无常,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世间的一切,都是生灭流转的过程。不仅世事是虚幻的,短暂的,就连人生也是虚幻的,没有什么事可以计较和执着的。
自自然然为人,平平淡淡是真,在平凡的生活中自在一些,把富贵,功名看的淡一些。
毕竟富贵难长久,功名身外物。而心灵的表里悠然,无所附丽的自然状态,才是人生真正的智慧。
苏轼有一首洒脱超俗的《哨遍》:
“噫! 归去来兮, 我今忘我兼忘世。
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
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
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
……
富贵非吾志。 但知临水登山啸咏,
自引壶觞自醉。 此生天命更何疑?”
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中国士人,当遇到人生中的困苦磨难时,很容易掉入消极的佛老思想中聊以自慰。
但消极避世并不可取,既然认为世间一切虚幻,已经放下执着,就没必要刻意逃避。
真正的智慧,是看清虚幻之后,尽心尽力去做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情,同时不纠结结果。
苏轼虽然命运多舛,但是他爱学习,善于思考,学识渊博,性情开阔,所以能够将一切忧愁幻化成诗,能够在看破生活的苦难之后,用出世的精神更加热爱生活。
所以,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社会的观念里,用不着刻意低调,也用不着趾高气扬。
世间的无常,和人心的冷漠,不值得我们压抑自己的性情,去迎合他们,在意他们,或者躲避他们。
来到人间,随心随性的大闹一场,然后离去,就好了,这才是看透了人生真相,既然热爱生活。
最成功的人生,莫过于长久的拥有心底的安详,踏实,舒畅。
何处无月,何月不照人?
重要的是,抖落尘埃,洗尽铅华,让如昼的月光照亮你。
东坡有语: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