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透视|中邮人寿2020净利下降,高依赖邮银渠道,偿付能力再下滑
中邮人寿2020年净利润下滑26.13%,业绩下滑被认为是高度依赖银保。
撰文/郜融莲
出品/每日财报
作为中国邮政的“亲儿子”,中邮人寿可谓背靠大树好乘凉。而中邮人寿也颇为争气,曾连续五年实现业绩增长。然而,2020年,中邮人寿净利润却骤降26.13%,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也再度出现下滑。
作为与银行关联的保险公司,中邮人寿的销售极其依赖银保渠道。据年报显示,2019年,中邮人寿前五大产品销售渠道均为银邮代理,占其年度保费的94.22%。
近日,66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公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中邮人寿位列第7名。
值得一提的是,中邮人寿是前十名中,唯一一家净利润出现下滑的险企。其2020年实现保费收入819.96亿元,同比增长21.40%,而净利润则下滑26.13%至12.47亿元。
其实在2020年之前,中邮人寿的业绩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往上冲,此次的业绩下滑是公司近5年来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
据年报显示,中邮人寿2016年至2019年保险业务收入逐年增长,分别为296.49亿元、410.79亿元、576.63亿元、675.40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35亿元、3.68亿元、5.16亿元、17.78亿元。
业绩向好的同时,中邮人寿此前被市场所诟病的高速增长的退保金也得以控制。
2014年,中邮人寿的退保金猛增十倍至121.74亿元,自此以后,公司的退保金就没有下过百亿。2016年,这一指标达到了巅峰时期的195.85亿元,此后慢慢得以控制,降低至2019年的123.68亿元。
此外,作为与银行关联的保险公司,中邮人寿的销售极其依赖银保渠道。据年报显示,2019年,中邮人寿前五大产品销售渠道均为银邮代理,占其年度保费的94.22%。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作为中邮人寿的关联方,邮储银行多次因保险业务被罚。据《每日财报》不完全统计,2020年,邮储银行共因保险业务被银保监局处罚8次,合计81万元。
成立于2009年的中邮人寿是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各省(区、市)邮政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国有全资寿险公司,总部位于北京,2009年8月4日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2009年9月9日正式挂牌开业。
《每日财报》还注意到,近年来,中邮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并不尽如人意。2015年-2020年,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300.3%、228.6%、165.95%、167.38%、162%和167%,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44.68%、189.78%、141.97%、152.43%、162%和111%。
为了解决每况愈下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中邮人寿开始了漫漫增资路。据《每日财报》不完全统计,中邮人寿自2012年起开始共经历了7次增资。其注册资本由最初成立时的5亿元,翻了42倍。
2012年中邮人寿迎来首轮增资,注册资本金从5亿元变更至20亿元。但是此举并未完全缓解该公司的偿付能力压力。此后,大股东又在2013和2014年接连增资20亿元和25亿元,中邮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才得以缓解。
好景不长,2016年中邮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再次下滑,于是大股东再度慷慨解囊,第四、五次分别增资15亿元和20亿元。但中邮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仿佛是付不起的阿斗,越增越跌。
自己的亲儿子也不能放任不管,中国邮政只好在2018年再度启动增资计划,非公开定向增资50亿元。
2019年7月,公司的四家股东即中国邮政集团、北京中邮资产有限管理公司、中国集邮总公司、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按比例出资65亿元,无新增股东,股权结构不产生变化。增资后,中国邮政集团仍为中邮人寿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0.92%。增资金额越来越多,偿付能力充足率却不见起色。
此外,《每日财报》还注意到,去年年底,中邮人寿有9名董监高履新。
多名新高管上任能否扭转中邮人寿净利下滑的情况呢,《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