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西关“甫”字地名,排到十九甫!“甫”的含义是什么呢?
江西地名研究
广州西关“甫”字地名,排到十九甫!“甫”的含义是什么呢?
广州荔湾,又称西关。行走在荔湾老城区,大家对“甫”一定不陌生,“甫”字地名,排序能排到十九甫。
“甫”是什么?
西关多水,地名多“甫”。学界对“甫”存在颇多说法,笔者倾向于“甫”取“土步”义,即指河涌的上落土步头。因为“甫”本身就靠着河涌。好多“甫”字号,还会衍生出一些加上“水脚”“水巷”的地名,更证明各甫旁都有河涌流经。
🔺六、七、八甫水脚
“甫”比“马路”还早出现
“甫”字地名,曾经排序排到十九甫,就是没有“第一甫”。只因地处通向越秀山脚兰湖的水道,习惯上称通津,所以就叫第一津了,粤语歇后语亦有:“第一津——冇谱(甫)。”第一津接下来,沿西濠水向南流,依次是第二甫、第三甫、第四甫……第八甫,然后涌水转向西流,又有九、十、十一甫,再转向东南是十二到十六甫,再由南转向西是十七甫、十八甫,再转北往东为十九甫。
🔺旧时地图
如今,随着“甫”所依附的西濠、西关涌、大观河等地纷纷隐身,带“甫”的路名已渐次变少。第一津到第八甫,今已易名光复北路、光复中路。
“甫”的出现,其实要比路早。广州西关开始大规模修建马路,是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比马路、比骑楼街更早出现的“甫”,原先也是可行人、行车的路,但没那么宽、那么直,地面都不是水泥沥青。
民国初年,西关商业网中,每个行业往往都集中一处、成行成市,方便了市民的行街购物。各个“甫”就很有特色:第二甫卖的是刀剪利器,第三甫则集中卖鲜花,第七甫多开报馆,上九甫的绒线铺排成一片,下九甫绸缎店一间接一间,还有,十二甫卖棺木,十七甫卖金饰珠宝玉器,十八甫的茶室令整条街溢满茶香。
“特色”甫
第九甫
一个“甫”嫌不够,还要分成“上”“下”两截区分的,是第九甫。以德星里为界,一条马路分出了上九甫和下九甫,为什么要这样分,史籍上找不到说法。不过,从它实际形成,并一直延续至今的“西关商廊”地位,人们更愿意“上下九”一起连着叫。
上下九商廊形成很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又迎来新兴旺,皆因抗战胜利后,逃离战火而各走他乡的商人纷纷回省城开业,并都选中了这条骑楼街。其地段上的行业分布也各有特色,上九路北面多是金铺,南面是花纱棉布庄;上九路北面多聚鞋店和床上用品店,南面则以绸缎店居多。信孚服装、纶章服装、同章服装、永安百货、永华家具、鹤鸣鞋帽、大陆钟表、锦华床上用品、皇上皇腊味、西南大酒家(今广州酒家)等一批位处上下九的老字号,以其本分、公平、货真价实的营商品格,深受老广州人的爱戴。进入20世纪50年代,妇女儿童百货商店、花木兰(后改名向阳花)糖烟酒店等的开设,马上又成口碑。
第十甫
“甫”与“甫”,有时分,有时合。其中,常被混为一谈的,是第十甫。它紧连着上下九,两者构成“西关商廊”的整体。要辨别第十甫,最好办法是闻其味,因为进入商廊这一个环节,饮食店铺就成为最大特色。清光绪六年(1880年),萄萄居茶市就在今第十甫路20号挂牌开张,到1891年又挂上康有为所题书法并易名陶陶居。不远处的连香楼也早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开店卖饼,清宣统二年(1910年)更名莲香楼并让莲蓉馅料的食品迅速走红。到1938年,这条路上又有趣香饼家亮相,所主打的各式各样的“广式糕点”,使得这一“甫”以香味四溢形成特点。还有欧成记面食、伍湛记粥品(后迁至宝华路)、南信双皮奶等各具特色的名牌食肆沿路两旁排列,形成“百步之内,必有美食”的格局。
🔺第十甫路
第十八甫
历史上的十八甫曾商铺林立,属于“西关商圈”的最核心组成,因为旁边就是十四甫码头,在商品流通、集散的功能上属于近水楼台。明清年间,十八甫北曾经形成一个比较大的陶瓷市场,因为水运方便,路通财通,大量的陶瓷产品经水路运到这里存放、交易、再运走。当时已驰名天下的石湾陶瓷,亦靠输送到省城的这个集散地,而远销天下。陶瓷,广州话叫“缸瓦”,故这个地方就叫缸瓦栏。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洪水暴涨,整个市场被水浸没,水最深时达到2米。经此一劫,缸瓦栏就做不成市场了。不过,地名则一直保存至今,用了个好听的谐音:光雅里。
🔺第十八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