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国保--古建筑(4)
本篇目录:
*************************************
215 21.源影寺塔
金 河北省昌黎县
216 22.泊头清真寺
明 河北省泊头市
217 23.普利寺塔
北宋 河北省临城县
218 24.涿州双塔
辽 河北省涿州市
219 25.南安寺塔
辽 河北省蔚县
220 26.释迦寺
元、明 河北省蔚县
221 27.腰山王氏庄园
清 河北省顺平县
222 28.古莲花池
金至清 河北省保定市
223 29.庆化寺花塔
辽 河北省涞水县
224 30.万荣稷王庙
金 山西省万荣县
********************************************
21.源影寺塔
源影寺塔位于河北昌黎县城内西北隅,因塔所在地有一“源影寺”而得名。源影寺塔为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其建筑结构精细,造型优美,古朴壮观。远望古塔,雄伟壮观,特别是在晚霞辉映时,更显得瑰丽多姿。
源影寺塔,同始建于上千年前的昌黎县城一样历史久远。它是典型的辽金时代的佛塔建筑,高12丈有余,十三层八面密檐实心砖塔。与不知何年何月开凿的泉井紧邻的塔基,筑有以须弥座承托着的雕饰秀美的平座,平座上有仰莲两层,托起用青砖雕刻的天宫楼阁;天宫楼阁直至塔顶,各层斗檐卷刹飞扬,显得异常古朴、秀美。源影寺塔究竟是始建于辽代还是金朝,已很难考证个一清二楚了,迄今只清楚历经明、清两朝多次重修,才使其保留至今。
源影寺塔塔身平面呈八角形,一共十三层,高约40米,是一座用砖砌的实心塔。全塔由塔基、平坐、莲台、塔身、密檐、塔刹等组成。平坐的栏板上雕有各式各样的图案。塔身共一层,上面有用青砖雕刻的“天宫楼阁”。古塔下还有一水井,深约20米,长年有泉水流出,泉水清甜可口。源影寺塔其建筑结构精细,造型优美,古朴壮观,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此塔为砖结构楼阁式,平面方形,高33米,共8层。首层塔身南面辟门通塔心室,外壁各面略向内凹作弧状。一层塔身共有佛像1016尊。二层塔身坐于斗拱出挑的平座上,各面分别浮雕四尊罗汉像,转角处饰有力士。二层以上为密檐六层,各层檐下均有砖块制造的斗拱。
塔尖为凌空傲立的风磨铜顶,远远望去,分外耀眼夺目。
2001年,源影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2.泊头清真寺
泊头清真寺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清真街南端,是一座木制结构古建筑群。由主寺和女寺两部分组成,主体建筑为三进庭院,坐落在东西向中轴线上,三进院分设正步、正冠和静步三块石头,主殿建筑面积1595平方米,采用卷棚式建筑形式,中间高前后低,殿内被金丝楠木的柱子分割成不同的空间,北配殿陈列百鸟松条几;寺内存有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重修时的匾额,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的“清真寺恩功记”碑,另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民国十九年(1930年)重修的砖刻 。
泊头清真寺座西朝东,是一座木制结构古建筑群,既有阿拉伯风格,又有中国建筑特点,集建筑、雕刻、彩绘、书法等于一体,
正门门楼阔三间,高10米,单檐歇山,古棚出厦,琉璃瓦顶,朱门铜饰,门媚楷书“化肇无极”,“清真寺”黑地金字悬于上方,另两侧各有便门一个,继之青砖布瓦,雕花围墙,门脸建筑颇有气势
大殿(丹埠)位于泊头清真寺西端,两边各有汉白玉石桥通向南北讲堂,南讲堂为阿文小学,北讲堂为阿文大学;北讲堂东侧有北跨院,设有沐浴室、烧水间十六间;大殿由前抱厦、前殿、中殿和后窑殿四部分组成,南北宽29米,东西长55米,呈凸形,号称“九九八十一间”,面积为1159平方米,采用卷棚式建筑形式,顶部飞檐四出,中间高前后低,殿内被金丝楠木的柱子分割成不同的空间,北配殿陈列百鸟松条几。
中院位于泊头清真寺中部,南北配殿各六间,且与义学石在一线,面向后坐进数尺,留下较大空间以突出大殿,正面则为3—4米高的彩画透雕三屏门、衣殿阁,出四跳斗拱层数多,出檐深度大。
2001年6月25日,泊头清真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3.普利寺塔
普利寺塔又名万佛塔、临城县舍利塔,坐落在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城关东北部,是我国惟一保存的北宋方形密檐式仿木砖塔。据普利寺建于北魏太武帝年间,距今已有1580年的历史。唐朝时重修。北宋皇祐四年在寺内建舍利塔,因落在寺内而得名普利寺塔,明朝时曾经修葺此塔。
该塔坐北向南,塔的基层砖墙上刻有974个小佛像,内壁四周砖刻佛像40个,故又名千佛塔、万佛塔。塔内有井,井内葬有志云异僧佛牙舍利,故又称舍利塔。塔居城北岗南,依坡就岗,塔基为高10米、南北长28米、东西宽23米的石砌方台。塔身呈正方形,砖砌而成,高33米,九级八檐,大型飞檐斗拱,顶端有金属塔刹,每层四角原均有玲珑铁钟一挂,晚风徐徐,叮当悠远,“普利晚钟”为临城八景之一。
2001年6月25日,普利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24.涿州双塔
涿州双塔,是涿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涿州市老城内东北隅(现属双塔办事处天桥街辖区),两塔均为舍利塔,南北对峙,南塔称“智度寺塔”,北塔称“云居寺塔”。双塔皆因寺而得名,但寺院不知毁于何时,各仅存佛塔一座,合称“涿州双塔”。
双塔均为八角形砖仿木构楼阁式舍利塔,彼此相距300米。南塔五级,通高44米,始建于辽太平十一年(1031年)。智度寺塔为须弥式塔座,塔座上有乐伎、瑞兽等砖雕。五层塔身的外部形制相同,东、南、西、北四面均以八角形间柱分隔为三间,当心间开有券门;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面,也以间柱分隔为三间,当心间做破棱盲窗。各角悬铁铃,塔刹为白色圆球状。塔内中空,一层和五层设塔心室,一层塔心为穹窿顶,穹窿顶藻井的辽代团龙纹彩绘完好。二层至四层设单环外壁,踏垛穿塔心而上,每层除四面的券门外,还设多处通风采光口和登塔阶梯有小窄梯相连。
2001年06月25日,涿州双塔作为辽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
北塔云居寺塔六级,通高56米,始建于辽大安八年(1092)。双塔时代特征明显,颇具辽代建筑风格,外部形制和智度寺塔基本一致,只是南塔略显粗壮雄伟,北塔偏瘦高而更秀美匀称。北塔的塔刹也瘦长一些,称蕉叶宝瓶刹。塔内的结构和南塔不同,为双环壁加中心柱式结构,即塔内仍设一道正八边形墙壁,其内再设中心塔柱,塔柱与内环墙壁间形成夹层回廊,楼梯在内回廊内穿折而上。第五、六层因塔内面积小而未施中心柱。塔内也有多处通风采光口通向塔外,但因有中心柱存在,塔内狭窄晦暗很多。登到第五、六层可以俯瞰涿州古城全景。
2001年06月25日,涿州双塔作为辽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
*************************************
25.南安寺塔
南安寺塔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城南西侧。是一座始建于北魏佛教盛行时期,重修于辽代的8面13级实心密檐砖塔,因坐落在南安寺,故名南安寺塔。此塔上下浑然一体,巍峨矗立,宛如一幢造型精美、典雅庄重的阁楼。该塔除底部东侧有一处1926年(民国十五年)军阀混战时留下的弹痕外,整个塔身,虽历经风雨和沧桑,但仍保存完整,不失为中国古代的重要建筑。该塔后来寺毁塔存,塔名仍沿旧称。塔高28米,塔基为石条叠砌面成,塔身置于莲花座之上。塔身第一层较高,各隅皆有塔柱,四周相间设拱形隔扇门与小窗,顶部雕盘龙,盘龙之上又有砖斗拱。二层以上变低。各层都悬有铁马,微风吹过,叮咚有声。塔顶雕饰莲花,承托刹身。
2001年06月25日,南安寺塔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
***************************************
26.释迦寺
释迦寺位于河北蔚县城南关,俗称卧佛寺。释迦寺殿宇规模宏伟,寺中有天王殿、中殿、卧佛殿等。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省古建筑研究所等单位考证,均认为释迦寺中殿具有元代的建筑特点。寺院主要建筑大部分都分布在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卧佛殿,另有东西配殿和部分禅房。
天王殿,始建于元,清代重建。单檐硬山布瓦顶。面宽三间,进深三间。门后东西建有钟鼓楼(已毁)。殿内四大天王像、弥勒佛像、护法神韦驮像均为2016年重塑。
中殿面宽3间,建筑形式为单檐歇山布瓦顶。建筑面积为141.05平方米,屋顶相当平缓、檐头和4个翼角都翘起,从侧面看更为明显,此殿的出檐为1.5米,外围檐下斗拱比例和造型都处理得非常巧妙,使中殿更加庄重肃穆。
大雄宝殿建于0.9米高的砖砌月台上。大雄宝殿装饰华丽,各部件制作精美,
其样式与蔚县城内明代灵岩寺后殿藻井相近。
2001年06月25日,释迦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
***************************************
27.腰山王氏庄园
保定腰山王氏庄园始建于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腰山镇,是王氏先祖王锡衮所建,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腰山王氏庄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清代将军府邸和巨商的豪门巨宅。该庄园建筑既不同于皇宫官府,又不同于一般民居,是我国北方居民建筑的极品。故有“皇家建筑看故宫,民间建筑看腰山(王家)”之说。
保定腰山王氏庄园是中国古建筑史上一处罕见的超规制清代城堡式民居建筑群。庄园总占地面积279亩,房屋1000多间,作为核心建筑群的“仁和堂”是一个由10个四合院组成的大套院,成为异常珍贵的古建文物。庄园文化蕴含丰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又是一处难得的影视拍摄基地,从建国以来已先后拍摄《野火春风斗古城》、《天下第一楼》等多部电影电视剧。
王锡衮祖居辽宁省铁岭市南关,属满洲八旗中的正黄旗武官。其先祖王杲本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外祖父,官居大明王朝建州右卫指挥使,威震一方。其后人追随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后来又追随清世祖皇太极征战四方,冲锋陷阵。王锡衮从军后始随多尔衮,屡建战功。
清顺治元年,王锡衮一家人随满清一起入关。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王锡衮受封于京西南的保定腰山,其因受封圈占了周边州县大量土地。后来,王锡衮利用受封圈占的土地,发展农业、广收地租、创建庄园、设立商号、开办油坊、酱园。随后的王家几代人,代代精英,继续苦心经营运作,大力发展创办家农商兼营,积累了巨额财富,继续大兴土木广建庄园,为修建庄园提供了雄厚财力。
鼎盛时期的保定腰山王氏庄园是个高墙围护的城堡,有成套住宅50余套,各类房屋500多间,庄园占地近300亩。当时收租范围更是达到保定的定州、满城、蠡县、高阳、博野等地,其商号遍布保定、北京、天津、内蒙、新疆及江、浙等地。从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到1948年土地改革前,无论三百年的沧桑如何变化,腰山王氏庄园一直是当地的豪门巨宅,富甲一方。
保定腰山王氏庄园建筑上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她精美的雕刻,这些雕刻有砖雕、石雕和木雕,内容全部以“福、禄、寿”为主题,通过所雕物体的谐音来组成吉祥的祝福。在王锡衮的住处仁和堂,二进院砖雕十分出色,正厅西墀头砖雕是人物、牡丹、桂圆、狮子和金钱豹,营造的是动物和人和谐相处、大富贵、大团圆的极乐境界,下边角柱雕刻有13个小动物,上部有“马上封侯”、“辈辈封侯”,下部有老虎、金钱豹、壁虎、白菜、蝈蝈,意为倾国之财,松树上雕刻出了质感,松针阴阳相背,异常讲究;正厅东墀头砖雕,有人正在拉弓射箭,有公鸡正在打鸣,意为功成名就,下边角柱石雕刻有“三羊开泰”。
有关专家考察后认为,王氏庄园属于北方四合院范畴,仿北京王爷府建造的,它既不同于山西乔家大院,又不同于广东客家民居。王氏庄园建筑技巧也很高超,譬如说磨砖对缝的运用,当年磨砖要求外大里小,里面抹灰,外面严丝合缝,为了粘结牢固,白灰膏里还掺入了鸡蛋清和糯米汁。仁和堂正门对面的大照壁,就全部是磨砖对缝的工艺,长约9米,这么大的照壁在中国北方的民居中十分罕见。这里还是一部近代史的直观教科书,王氏家族和庄园的兴衰,折射了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兴衰;这里还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民俗博物馆,房屋建制、装饰运用、生活场景,都凸显了封建社会大家族的礼教习俗。
2001年06月25日,腰山王氏庄园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
***************************************
28.古莲花池
古莲花池位于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市区中心,始建于金元之交的公元1227年,原名雪香园,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原为金末元初著名军事将领张柔的居所。它历经私人、官府、书院、行宫和公共园林的历史变迁,以其浓重的历史积淀,为中国十大园林之一。
古莲池不仅以“林泉幽邃,云物苍然”闻名,更因与莲池书院同处一址而声名远播。总面积为2.4万平方米,其中池水面积7900平方米。池水以中心岛为界分为南北两塘,蜿蜒曲折的东西二渠将两塘沟通一体。南塘呈半月形,外围峭壁环峙,松柏滴翠。北塘呈不规则矩形,四周玉石堆岸,杨柳垂丝。水心亭居其中。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园中诸景建制小巧玲珑,优雅别致,拙中见巧,朴中有奇,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的精华。莲池实为中国北方古代园林明珠,前人曾用“几疑城市有蓬莱”形容她,有"城市蓬莱"、"小西湖"的美誉。
古莲池初名雪香园,为元代汝南王张柔建造,建成于公元1234年。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深池清水,繁茂荷花,明代以后的志书,就把它随俗称为“莲花池”。到了清代,兴建了莲池书院,一时间人才济济,扬名中外。莲池又辟为皇帝的行宫,皇帝多次出游驻跸。古莲池几经修建,达到了极盛。园内琼楼玉阁,典籍文物,珠玑珍玩,以及奇花异卉,仙禽灵兽,画舫楼船,芙蕖香荷,尽托于山山水水之间,交织成画,交织成诗。山、水、楼、台、亭、堂、庑、榭参差错落,组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美称。
浏览一下濯锦亭、高芬轩、红枣坡、不如亭、六幢亭,以及响琴涧、响琴榭、响琴桥等建筑,也各有佳妙,传有史话。“莲叶托桃”,是园中亭顶的独特造型。绿色翻卷的大莲叶正中,托着一只大红桃。
古莲花池再现"蓬莱"胜景
莲池园藏石刻可谓一大景观。仅北塘北侧的碑刻长廊,就长达3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这里有一段艺林翰墨佳话。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直隶总督那彦成将珍藏的褚遂良《千字文》、颜真卿《千福碑》、怀素《自叙帖》、米芾《虹县诗》、赵孟頫《蜀山图歌》、董其昌《云隐山房题记》、《书李白诗》等七种真迹和旧帖,镌刻在38方石头上,定名为《莲池书院法帖》,赠送给莲池书院,为莲池碑刻的发端。迄今,游人仍可欣赏这些格调高逸、技法超绝的书法瑰宝的永恒之美。
1921年,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亲书了“古莲花池”横匾,该名沿用至今。莲池园林以池为主体,临漪亭为中心,主要建筑有水东楼、藏书阁、藻咏厅、君子长生馆、响琴榭、高芬轩、寒绿轩及临漪、濯锦、洒然、不如、六幢、观澜等亭,宛虹桥、曲桥和元建白石桥等,构成"湖中有景,景中含诗"的优美画卷,使人领略到古典园林之美。
环抱着一座奇石林立的假山,山顶有体态空灵的四角小亭,往下可眺望荷叶参差,碧讨滚滚的北塘,故曰“观澜亭”。山下篇留洞,有乾隆皇帝手书即景诗刻石。
直隶图书馆为一座两层西式楼房,建筑面积240平方米。1908年,直隶省提学使卢靖筹款,在古莲花池东部建立了“直隶图书馆”,卢靖亲笔书写了馆额"直隶图书馆"。收藏图书2000余种,供平民借阅。是长江以北地区最早建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社会已超过百年。
2001年06月25日,古莲花池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
***************************************
29.庆化寺花塔
庆化寺花塔位于涞水县北洛平村北 2.5 公里的龙宫山南麓 , 矗立在原庆化寺山门外正南约 100 米的山 崖平台之上。现庆化寺已毁 ,仅存此塔。花塔为砖结构 , 通高 13 米 , 围长 19.2 米 , 八角形基座 , 基座上须弥座 高 3.4 米 ,束腰各角皆雕力士一尊。
每面均设壶门两个内雕吹、拉、弹、舞等形态各异的乐伎 , 束腰以上用双抄五铺作专雕斗拱承托平座 , 平座勾栏各角用柱 , 每面用间柱一根。栏板为几何纹饰 , 上托素面平座 , 平座上为塔身 , 高 3.6 米 , 四个正面辟拱券门 , 拱顶的两角处各雕飞天一尊 ,其余四隅各设 直棱假窗。塔身各角施半圆形倚柱 , 上撑第一层塔檐斗拱 , 斗拱 以上是砖雕橡飞 ,其上覆布瓦顶。第一层檐以上至塔顶是由八层 砖砌小佛龛构成的圆形塔檐 , 每个小佛龛上部雕有 3 个寿桃 , 列成三角形。
自第二层至第七层 , 每层 16 个佛龛 , 第八层缩为 8 个 , 共计 120 个小佛龛。再向上逐层收敛 , 形成圆形塔刹。该塔始建年代不详 , 但从塔的造型及建筑风格分析 , 当属辽代遗物。
2001年06月25日,庆化寺花塔作为辽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30.万荣稷王庙
万荣稷王庙位于山西省万荣县太赵村。南向,南北长74米,东西宽46米。现存正殿和戏台。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斗拱用五铺作重昂,形式颇为独特。殿身构架形式及用材不依法式,但简省合理。据梁架、斗拱特点和部分柱础造型推断,正殿的木构部分应属北宋遗存,清同治四年(1865年)曾重修,近年对外檐斗拱梁架施以彩绘。
戏台创建于元代至元八年(1271年),后拆毁,现存建筑为民国十年(1921年)重建。戏台做法精巧,体现当地特色。戏台前沿砖基中心原嵌有元代至元八年小碑一方,记庙内“修盖舞厅一座”,是中国戏剧史上金元杂剧活动的重要史料,现移嵌在正殿内东墙上。
原据庙内大殿梁上题记可知大殿屋架曾在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修缮过,因将其定为金代(1115年-1234年)建筑。然2011年修缮工程中于无梁殿明间下平槫攀间枋外皮上发现一处已不明显的墨书题记,经表面湿处理后“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四个大字清晰可见,由此推断万荣稷王庙正殿创建年代应在北宋时期。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斗拱用五铺作重昂,形式颇为独特。殿身构架形式及用材不依法式,但简省合理。
2001年06月25日,万荣稷王庙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