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90分钟完成全天工作
一炜:
这周,我们的翻译计划又加入了新的小伙伴——汤婷,一个喜欢素食、追求个人成长、崇尚极简主义和环境保护的理工科妹子,目前在德国工作。
现在每周有更多译文分享给大家啦。今天的文章就由她翻译完成,希望大家喜欢。
-------
90分钟完成全天工作
作者:Steve Pavlina
翻译:汤婷
在美国,一个普通上班族每天只有90分钟是真正用来工作。
工作日里的其它时间,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各种分心事情上:看新闻,上网,和同事聊天,吃零食,喝咖啡,收拾文件,处理不重要的邮件,无谓的拖延,玩游戏,还有做白日梦。
然而,从全世界来看,美国上班族的工作效率还算是最高的之一。在其他很多国家,人们每天完成的工作量甚至更少。
虽然很多公司已经在员工的时间管理和效率工作上投入了不少,但几十年来,这种情况一直都没有太多改变。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科技来提高工作效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东西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我们还在用工业时代的模式来要求今天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如果每小时的工作产出都大致相同,比如机械性的重复劳动,那用时长来衡量工作量是合理的。
但是,这对知识工作者就不太适用了。对他们而言,高效的1小时和低效的1小时有多大差别?从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和成果来看,前者的效率很容易就是后者的10倍。
用自己20%的效率去工作,然后花大量时间耗在办公室里,这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不花90分钟去真正工作,然后就下班呢?
如果我们只花90分钟就能完成全天的工作,那会是什么样的状态?这90分钟会是怎样的呢?
1、工作模块
对于这高效的90分钟(就叫“工作模块”吧),以下是一些建议:
1)确认主题:
与其随机开始工作,不如给这个工作模块明确一个主题;这能让我们大脑的注意力集中于一处,所以也会更高效。
确认的主题可以是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某一类工作比如集中处理信件,总之就是任何能让大脑注意力集中起来、并且坚持下去的事情。
2)确定目标:
把工作模块看作向终点的冲刺。那么,终点线在哪?它是什么样子的?
给自己定一个清晰的目标,只需要坚持90分钟就完成,这有助于我们集中注意力。我们并不一定每次都能实现目标,但不用纠结。目标是用来让我们保持专注的,所以专注在上面就好了,然后坦然接纳自己偶尔的失败。
这里是定目标的一些例子:发布新的博客文章; 整理收件箱,清空未读邮件; 计划并安排下周所有的工作模块。
3)列出实施步骤:
列出具体的实施步骤,这对于有些任务是很有用的;但对于步骤本身就很清晰的任务,这就没必要了。
在构思撰写一篇新文章时,我就不会列出实施步骤,因为这个过程我已经了如指掌。但是,对于一个新项目,我会头脑风暴列出具体步骤,这是为了能更容易地开始。
一个例子: 删除垃圾邮件;然后,迅速处理所有能在2分钟内处理完的邮件;然后,整理其它需要回复的更长邮件,排出优先级;最后,回复其中对我最重要的邮件,直到90分钟结束。
我意识到,对于那些90分钟里没来得及处理的邮件,继续处理就有点浪费时间了。所以我就直接把它们归档,以便清空收件箱。
4)确保零干扰:
尽一切努力,确保我们在此期间不被干扰。如果有必要,可以提前告诉身边的人,下一个90分钟自己不希望被打扰。如果可以的话,把门锁上。
如果在当前的工作环境下无法确保不被干扰,那就换个地方用这种方法。在知道自己不会被打扰的情况下,你会变得更高效,达到更深的专注度。
5)高效工作:
快速思考,快速行动。如果发现自己慢下来了,那就加速!不妨设想自己在参加持续90分钟的比赛,必须要求自己保持高速运转状态,在这之后才可以休息。通过练习,这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6)确保没有分心事情:
在这90分钟内,必须做之前计划的工作,而不是其它事情。
让手机处于离线状态;关掉所有会干扰到我们的提示消息;如果这期间不需要上网,那就断网;不要查看邮件;不要喝咖啡或者吃零食;只在必要情况下才去上厕所。
2、避免半吊子工作状态,做到充分休息
许多人工作时都处于半吊子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天要花7~8个小时来完成90分钟的工作量。
大家在工作时间里效率低下,开始得晚、结束得早,中间被各种分心事物影响,不断被干扰。大多数时候,其实都不是在全心在工作。
与其整天这种状态,不如去真正用心工作,然后再真正充分休息。这样做会更加高效,即使你只用了以前一半的时间,甚至更少。
不用急于从一个工作模块跳到另一个。在你完成一个模块后,庆祝一下自己的成就,评估一下成果,调整一下精神状态,看看自己感觉怎么样。
如果感觉自己还处于精力充沛的状态,那就只需要短暂的休息。比如,花5~10分钟来伸展一下身体,去趟洗手间,再吃点新鲜的水果;然后,轻松进入下一个模块。
如果确实累了,那就吃点东西,或者小睡一下。
如果感觉想活动一下,那就去散个步,做点运动。
如果需要恢复一下内在能量,那可以去冥想,进行社交活动,或者读一些鼓舞人心的文章。
那到底需要休息多久呢?答案是,直到准备好进入下一个工作模块为止。
有时只需要休息几分钟,有时就需要几个小时(尤其上一个模块强度很大的话)。重要的是,消除疲劳和恢复精力,直到你准备好迎接下一个模块。
尽你最大努力,别让休息时间被无关紧要的事情占用,比如阅读邮件。
我的建议是,把那些零散的任务打包成一个工作模块。如果只是偶尔花一分钟看封邮件,那也可以,但处在工作模块中时绝对别这么做,除非这封邮件对完成任务是必要的。
我们要意识到:即使一天只完成1个工作模块,那也达到了一个典型美国上班族全天的工作量;如果能完成2个,那就超过了大部分人;在特别高效的时候,我们甚至能完成5~6个工作模块,这其实就像用1天完成了原本需要1周的工作量。
3、一天完成一周的工作
做编程工作的那段时间,是我人生中最高效的时期之一。那时候,我通常从早上9点工作到下午5、6点,中间1个小时午餐时间。为了便于全神贯注,我把这些时间都细分成了短的工作模块。
每天开始工作时,我会先确定好目标,比如列出程序中需要添加的新功能。如果有必要,我会在工作薄中进一步列出实施步骤;之后,写代码,测试程序,修复bug,直到满意为止。完成一个特定目标通常需要45~90分钟。
由于是游戏编程,需要亲自上手去玩,以便测试新功能以及整体游戏设置。所以,这就让我的大脑从算法和代码中释放了出来,得到了休息。
当完成这样一个循环时,我就会很有成就感。这时我会伸展下身体,列出新的任务项,重复上面的过程。
每天上午,我能完成大概3个这样的循环,下午则更多。在这段时间里,我的项目进展特别迅速,每天都能添加许多新功能。
通过这种方法,我在几天内就能完成一个新游戏的框架。如果借助如今更好的游戏开发平台,工作甚至还能更快。
午餐期间,我会完全进入休息状态,恢复自己的精力。
我很少和同事一起吃,而是自带食物到公司外吃。我会开车到附件的公园,坐在草地上,背靠一棵树,静静地享受午餐,忘掉工作,完全放松。
吃完以后,我会躺在草地上,小睡20分钟;或者,盯着天空发呆,享受着微风,听着鸟叫声,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然后,我就开车回公司继续工作,下班之前再完成几个模块。
检测,训练,试验
如果不习惯这种工作模块和休息时间交替的节奏,也许就要花一些时间去适应它。一旦你尝试过这种流畅的感觉,我估计你就会相当喜欢。毕竟,花90分钟完成一天的工作,这不仅高效,而且还相当鼓舞人心。
一旦我们适应了这种节奏,这种工作方式就会良好地运转起来。不过我们可能会发现,每次45分钟或者60分钟的循环更适合自己。你可能还会发现,不同的时长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类型。比如, 有时我感觉很好,会一次性持续工作2.5个小时甚至更长,尤其是在写作的时候。
有些人喜欢把工作模块和休息时间都计划好,坚持在规定的时间开始和结束工作,一切都按部就班。有研究表明,这种每天设定相同时间的方式,有助于我们大脑更好地工作。
比如,我们的工作模块可以是5:30~7:30、8:00~9:30、10:30到中午、下午1:00~2:30,以及3:30~5:00,模块之间都有1小时的休息时间。这效率已经非常高了,相当于完成一个美国普通上班族一周的真实工作——而你其实只工作了7.5个小时。
也有一些人倾向于更灵活的安排方式,即根据精力状态来确定每个工作模块和休息时间的长度。我通常就是这么做。
一个适度而又高效的日程里,每天应该至少包括3个工作模块。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轻松地完成大量工作。许多有创造力的工作者每天只工作3~5个小时,但这期间他们都处于深度专注、零干扰的状态。
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每天工作8小时才会让我们更有效率。对于体力劳动者和一些重复性工作来说,这可能是正确的;但对于知识工作者和创造性工作来说,这就不适用了。
通过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保持高动力状态,许多人找到了非常流畅的感觉,最终获得了更好的工作成果。
试试这种方法吧,你就再也不想回到以前那种低效的工作状态了。
Steve Pavlina
201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