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苑】说完灯

“送灯”和“完灯”

文/王志健

大荔特别是沙苑一带有着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春节民俗,每年正月“送灯”和“完灯”就是其中的一项。

送灯

从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春节起,娘家人(女子的父母或已婚的哥哥、弟弟)要选择在正月初六到十二日中的一天,要给出嫁的女儿“送灯”。“送灯”就是送红灯笼、小蜡烛(电灯泡代替了蜡烛)、手电筒,还有鹣鹣(古代传说中的比翼鸟)馍。“送灯”寓意前途光明、幸福美好。正月十四到十六,女子便把灯笼挂在自家大门上,以示吉祥。

等到女儿有了孩子以后,娘家人便把送灯笼和鹣鹣馍转送给女儿的孩子了,给每个孩子都要送灯笼和小蜡烛,孩子们在正月十四到十六的晚上(十四试灯,十五正灯,十六烘灯)挑着灯笼玩耍。每年送灯这项任务,通常是由孩子的舅舅来完成的,所以就有了“外甥打灯笼——照就(舅)”这句歇后语了。并且一送就要送12年。中途是万不能停止的。

在过去蒙味的年代里,老人们认为在火树银花的元宵佳节,如果黑灯瞎火就意味着家庭后嗣无人。送灯的连续性寓意着香火不断。

 完灯

直到孩子12周岁时,外婆家最后一次给孩子“送灯”也叫“完灯”,也是最隆重的一次送灯,此后就停止了年复一年的送灯和鹣歉馍的习俗,同时也标志着孩子从童年进入少年,送灯、玩灯到此终止,故称“完灯”。

我曾以帐房先生的身份,参加过农村多次“完灯”习俗活动,那时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人也比较穷,“干礼”以五角钱、一元线为起点,舅舅家干礼最重,把钱用红头绳串起来(这种形式也称“钱排子”、“线串子”),以单数九、十三(农村称串单不串双)为基数,串5角钱(5乘9为4元5角、5乘13为6元5角);串1元钱(1乘9为9元、1乘13为13元)。如果谁家的钱排子为13元,就表示谁家有钱,或亲戚关系密切。

完灯期间还夹杂着开“长命锁”的习俗,当日“完灯”活动结束后,由孩子的父亲和相好的朋友,过去骑上自行车、后来骑摩托车、现在开上小轿车把孩子的“长命锁”挂在八鱼乡(今羌白镇)阿寿村的一棵老槐树上。我见过这棵老槐树,树上悬挂的“长命锁”,少说也有千二八百把。

近年来,“完灯”习俗越来越隆重,而且波及影响到大荔洛北灌区和旱塬一带,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舅家除蒸一对“老虎”花馍外,还要送台灯或手电筒,有的送文具、书籍等学习用品,亲朋好友大都赠送衣服、被面等礼品或行“干礼”现金一般几百元、四五百元、最高千元或万元,更有甚者数万元);有的请主持,搭舞台,搞演出,敲锣鼓,请乐人,唱歌跳舞,好不热闹,攀比奢侈之风越来越重,愈演愈烈。此风当刹,此风当止,此风休矣。

人们延续着古老的“完灯”习俗,为孩子们送上美好的祝福与期盼。 2019年,我的孙女今年年满12岁,到了“完灯”时节。在这个问题上,儿子、儿媳和我都主张不搞“完灯”,但民俗难违,亲戚相劝,坚持不过或小过,搞个简单的“告别童年、走进少年”仪式,孩子的外婆家和我家,两家亲戚小聚吃了个便饭(正月初六)。仪式内容:告别童年,走进少年。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热爱祖国,热爱校园。书山学海,敢于登攀。随后我以儿子儿媳的名义撰写了三副对联:“完灯为女盼成凤;小就迎宾庆过年”。“今日小精灵又聪又慧;未来大抱负有作有为。”“告别童稚风华茂;拥抱青春智慧丰。”意在勉励孙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步步登高”。赋诗一首:

完  灯

诗文传扬正能量,

人民乐享福安康。

破除陋习树新风,

培养子孙成栋梁。

有德有才忠诚党,

五星红旗永飘扬。

正月十五话完灯

文/田健民

完灯之说古今传,

地域风俗不一般。

古时礼仪有讲究,

今日庸俗人为难。

家家酬客设酒宴,

声势浩大似平凡。

礼金愈重互攀比,

铺张之风何其延?

说完灯

文/刘志义

贺岁完灯,民俗传统,

如今完灯,铺张之风。

搭台唱戏,锣鼓咚咚。

设席摆菜,车水马龙。

张灯结彩,鞭炮齐鸣。

司仪张罗,亲朋相迎。

'大小红包,礼金不等。

成千上万,数百普通。

为娃卸锁,钱串红绳。

奓人为难,图娃高兴。

孩童幼雅,世事不懂。

虚荣攀比,大脑洞空。

只认钞票,不识孝敬。

只求享乐,私欲加重。

只知玩耍,学业放松。

理想事业,胸无远景。

奉劝父母,传好家风。

勤俭节约,热爱劳动。

尊长善孝,和谐家庭。

教育子女,学习用功。

争做栋梁,家国效忠。

中华美德,世代传颂。

(0)

相关推荐

  • 华州人送灯笼的习俗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人送灯笼的习俗 作者 时三文 春节在喜庆.祥和.热闹的气氛中一天快似一天,转眼之间又到了正月初五,华州人将正月初五称为"破五",其意为 ...

  • 元宵节绘本推荐《打灯笼》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 ...

  • 孩子出生后戴的长命锁,其实有很多讲究,今天的人都忘了

    历史客栈原创视频:孩子出生后戴的长命锁,其实有很多讲究,今天的人都忘了 ----下面是文字版---- 在很多地方,都有给孩子戴"长命锁"的习俗,孩子出生第一百天,家长都会买一把长命 ...

  • 潮汕习俗,入新厝阿舅送灯

    长辈给晚辈送灯除了灯笼,还伴随着花馍或者孩子的一些玩具,一些讲究的人家,还会挑着成双成对的灯笼送给已经结婚的外甥或者外甥女,寓意美好生活.送灯习俗不是特指舅舅送,只要是舅家人都可以.这是一个中国传统两 ...

  • 【大荔文苑】彭拥军:农场要通天然气了

    儿时在澄县的新城村老家,从记事起到上完小学四年级,每天放学回家,母亲她们若没把饭做好,坐在地活前拉风箱的事,无疑就是我的了!干锻工的父亲,为了补贴家用,在我儿时起,就支起炉子,和伯父.叔父他们一起烧火 ...

  • 【大荔文苑】秦金平:战友情缘

    战友情缘 文/秦金平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5月1日,艳阳高照,天气炎热.吃过中午饭,我独自骑着电动车到沙苑湖观景游玩,骑到创业路口,等待红绿灯的间隙,手机铃声响了,打开手机接电话.电话是战 ...

  • 【大荔文苑】黄远青:祭礼

    在去西汉村家访的时候,偶然遇见村民们正在出殡埋人.在灵车经过的村头.巷口.路边,有一些年龄长者摆了一张张饭桌,上面放着四碗菜肴.四个馒头.一柱香.一卷烧纸.灵车经过时,老者点燃了烧纸,插上了清香.他们 ...

  • 【大荔文苑】王成:乡村道路,越来越好

    5月中旬,下寨镇街道附近的龙池村利用麦收前机会,准备将几段总长有2000米左右的生产路改成水泥路面.我们为这个村的发展叫好. 平常情况下,下寨镇街道的群众早晨锻炼经常会沿着通往龙池村的南北街口(即刀削 ...

  • 【大荔文苑】刘玉丰:“积福之说”不是无稽之谈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的话语从我记事起就一直在听.那时生活在农村,照看我和同伴的都是太奶奶.奶奶以及相同年龄的农村老太太或者妇女.他 ...

  • 【大荔文苑】刘玉丰:痛苦都是自己想出来的

    老一辈人都说我们这一代是生在了福窝窝里,不愁吃不愁穿,还不用下苦.但是我们这一批80后如今已经到不惑之年,回望从20岁开始到现在自己的奋斗历程,确实是没有遭遇过饥饿之苦和穷困潦倒之苦.那我们都很幸福地 ...

  • 【大荔文苑】李冬花:岁月的礼物

    文化的积累点点滴滴,心境的成长一日千里. 昨天,我们是风华正茂,八九点钟的太阳.今天是岁月的洗礼,博阅读万卷的成熟和沉稳. 当提笔写每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们都传承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渊源.虽然说岁月给我 ...

  • 【大荔文苑】秦金平:那片槐树林

    那片槐树林 文/秦金平 "春天百花已尽开,唯独槐花晚自来.日前,正是槐花盛开,槐香飘逸的时候,也是天气不热不冷的季节,人们游沙苑,捋槐花--,也是我想起了家乡那片槐花林一一我的家乡坐落在洛河 ...

  • 【大荔文苑】王成:520,与婚礼有关的日子

    2021年5月20日,天造地设的好日子.三个祥和.阳光明媚,便于拍摄照片.清晰度高的好时光.阳历好,谐音"我爱你"(5-2-0)阴历是四月初九.三六九好日子.今天婚礼的人特别多.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