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 '春捂',您“捂”对了吗?

《黄帝内经》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从之则苛疾不起,逆之则灾害生。”

因此看出顺应四时变化是我国古代养生的最高准则。传统医学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人生天地间,天人相应,也应符合自然规律。春生,指发生生长、生机。春季,人体阳气也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要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避免有损阳气的情况。因此民谚有“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捂”不仅是顺应阳气升发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保健良方。

冬去春来,气温逐渐变暖,阳气回升。早春寒气未消,气温低,“倒春寒”频发;仲春总体向暖,乍冷乍暖,忽冷忽热,反复无常;直到晚春气温回暖恒定。民间俗语“春季的天,孩儿的脸”,形象地描述了春季早晚与中午温差大的特点。冬去春来,我们的皮肤逐渐苏醒,皮肤纹理由紧缩到开始舒展,循环功能相对增强,皮肤末梢血供增加,汗腺分泌增多,如果此时感受大风和寒气,风寒侵入机体内部,人们很容易诱发感冒、支气管炎、关节炎、冠心病等其它系统疾病。春季大自然气温变化迅速,人体的调节系统需要逐渐适应。春季衣服如果过少,必会损伤阳气。春“捂”不是指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指根据时令变化酌情递减衣物。

春“捂”,到底怎么“捂”呢?

1、何时春“捂”?‍

春季气温多变,需要关注天气预报。冷空气来临前1至2天要春“捂”;昼夜温差>8℃,不要急于减衣;气温达到15℃时,为“捂”与“不捂”的临界值;当气温超过15℃,持续7至14天没有变化时,说明气温回升,普通人得“捂”7天左右,考虑减衣,脱去棉装改为春装。年老及体弱多病者,需“捂”14天以上,以让身体适应。

2、春“捂”注意“下厚上薄”‍

药王孙思邈论“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老老恒言》里说“春冻为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传统医学认为人的头面部及上半身部位属阳,下半身属阴,重点做好双脚和腿部保暖,厚裤厚袜不可过早脱去。上周春光明媚,很多年轻人迫不及待脱下冬装换上裙装丝袜,待到太阳落山,即使上身裹件大衣棉袄,也不免瑟瑟发抖,淋漓尽致地诠释了“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冻人”画面。春“捂”要格外注意下半身保暖。

3、春“捂”的重点人群‍

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格外注意。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性差,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儿童运动后易出汗外感。慢性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肾脏病患者、关节疾病患者、胃肠道疾病患者、冠心病患者及妇科疾病患者。

4、春“捂”有度‍

春“捂”有的人机械理解,即使气温回升,格外穿很多衣物,甚至出汗,这样如遇吹风,更易感冒。切忌出汗后立即减衣服,如果因为运动及进食热食汗出,可以安静休息,等汗液干后再调整衣物。

5、春“捂”的重点部位‍

捂“腰眼”,补肾阳。腰眼是春捂的重要部位,人体阳气根在肾,而腰为肾之府。慢性肾脏病患者会出现腰酸怕冷,尿频或精神困倦疲乏。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肾俞穴或热水袋热敷或艾灸或穴位贴敷此穴,起到温补肾阳作用。

捂“肚脐”,肚脐为神阙穴,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胃部怕冷、易腹泻的人。格外注意此部位保暖。

捂小腿和脚,“寒从脚起”,穿着上要穿厚裤穿厚棉袜,勿露脚踝,夜间热水泡脚,还可通过甩腿,按摩腿肚,扭膝和搓脚活动下身。

传统医学从对春“捂”的理解上,还有更多内涵春“捂”不仅仅是穿衣服保暖,还包括要注意饮食调理,进食清淡温性食物,勿食寒凉食物,保护脾胃阳气;春季为肝所主之时令,需调达肝气,升发阳气,因此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充足睡眠,如果风邪入侵后,化热化火导致肝阳上亢,人们就会出现烦躁、易怒焦虑等不良情绪。春“捂”养阳的重要环节是坚持运动锻炼,增加户外运动,如登山、郊游、踏青,不仅能够沐浴阳光、还能呼吸新鲜空气,从而令人身心愉悦,气血通畅。

所以,提起春“捂”,你捂对了吗?

作者:江苏省中医院 肾内科 李春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