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分地铁线全自动无人驾驶,原来的司机做什么了?
申通地铁集团说,目前,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拥有4条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保有量位居世界第一,分别是地铁10号线、15号线、18号线和APM浦江线。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当乘坐上海地铁10号线、15号线、18号线时,可能会在车厢里看到一位地铁工作人员,原来,他就是从司机转型升级的“多职能列控员”。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多职能列控员”吧↓
目前,10号线(二期)、15号线和18号线(一期南段)均建成并一次性同步开通最高等级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
在这三条“特殊”线路中,这样的工作人员共超过600人,他们原先就是地铁列车司机,而现在因为有了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他们转型升级成了“多职能列控员”。那么,什么又是“多职能列控员”?
比较来说:多职能列控员>司机。
形象点说:多职能列控员是地铁列车司机适应全自动无人驾驶模式下的岗位“升级版”。
专业点说:他是“司机+车厢巡视与服务+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紧急排故与应急处置”。多职能列控员今后有望走出地铁车厢,兼任站控或巡视多职能岗位,成为综合素质更高的复合型人才。
地铁司机转型为“多职能列控员”
作为上海地铁15号线的多职能列控员,从陈太路基地出发,手动驾驶巡道列车出库,在载客列车全自动唤醒和出库上线前进行往返交路的安全巡视。在此期间,多职能列控员需要观察列车运行情况,尤其注意轨道上是否存在异物,以确保整条线路安全畅通。
多职能列控员在15号线车厢内巡视
选拔多职能列控员的方式很特别,首先要取得手动驾驶上岗证,达到5000公里手动驾驶的要求,随后经历17个月的综合培训才能拿到多职能列控上岗证,最后进行客运服务的课程培训,才能正式上岗。
全自动驾驶减轻司机的工作强度,发车、停站、开关门,都无需司机操控,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失误,也提高列车的安全系数。他们的工作实际上是在驾驶室“动眼不动手”,工作内容偏重客运服务,工作状态可总结为“无人操作,有人监护”。
俞璡栋为问询乘客解答问题
据介绍,他们之前都当过地铁司机,但又高于列车司机。多职能列控员的工作地点从驾驶室延伸到车厢,从“单纯开车,不接触乘客”转为“监护列车与服务乘客并重”,他们肩负重任,承担着列车监护、车厢巡查、乘客服务以及应急处置等多项工作,需要一定的综合性业务能力。在列车遭遇紧急情况时,列控员会在“黄金三分钟”之内快速根据调度室指令解决故障;若全自动列车出现状况无法自动驾驶,在调度室授权的情况下,列控员会进行手动驾驶。
资料:市交通委、申通地铁集团
摄影:王雨青
编辑: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