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写兰亭序,出了这么多“错”你都知道吗? 2024-04-29 05:19:22 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三个最经典的摹本,分别出自唐代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和冯承素之手。其中,冯承素所临摹的神龙本被公认为最好、最接近王羲之真迹。一、破锋。笔毫似乎分了岔,导致笔画中间出现细长的空白线,比如下图“同”的左边一竖、“觞”(觴)左边的“角”、“岁”(歲)上面的“山”(其实王羲之写的不是“歲”,而是它的异体字,能看出区别吗):二、断笔。也就是笔画不连贯,出现中断,比如“可”的一横、“足”的一捺、“揽”(攬)字里的“臣”(王羲之其实对“攬”进行了部分简化):三、贼毫。指个别笔毫不听指挥,四处游走,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下面这个“暂”。冯承素摹本最精绝的地方,在于他充分保留了王羲之的修改痕迹:“于(於)今所欣”改为“向之所欣”“是(或者足)可悲也”改为“悲夫”“岂不哀哉”改为“岂不痛哉”“外寄所托”改为“囙寄所托”,囙是因的异体字“有感于斯作”改为“有感于斯文”王羲之使用的毛笔跟现在不太一样,笔芯是硬毛,外围是软毛,写起来比较硬,常有几根笔毫不听指挥,而且在雅集时即兴作书,于是就出现了这些“瑕疵”。最精彩的一处修改痕迹还要数下面这个:王羲之最初写的是“一揽昔人兴感之由”(一看到古人发感慨的由头),思考再三后在“一”上多添几笔,改成了“每”,变成“每揽昔人兴感之由”(每当我看到古人发感慨的由头)。除字间距外,冯承素对行间距的把握也极为精彩。通览全文,你会发现文稿开头部分行距宽松,结尾部分却比较拥挤: 赞 (0) 相关推荐 超高清放大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 2017-03-28 微距拍摄下,冯承素摹本<兰亭序>纤维毕现,摄之毫厘,让人震撼! <兰亭序>细节之藏逆.角度.力度.用墨-高清镜头下,又是一片新景象. 也许你会有更新.更 ... 惊天秘闻:王羲之写兰亭序? 王羲之在干什么呢? 王羲之,为什么要加一个点? 加点之后,有什么变化? 有什么感受? 这个字,起了什么变化? 王羲之,到底在干什么, 王羲之到底在研究什么东西? 是研究空白, 还是研究重心,还是有什么 ... 王羲之《兰亭序》单字放大后每一个字都美得令人窒息!珍藏版(1) 王羲之兰亭序书法赏析:兰亭集序全文单字高清放大行书字帖 <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的盛游之事.全篇写的从容娴和,气盛神凝.被后世学书者尊崇为&quo ... 千古骗局,《兰亭序》原来不是王羲之写的! 王羲之行书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但是,郭沫若认为,<兰亭序>不是王羲之写的,而是他的七世孙王智永写的. 郭沫若认为<兰亭 ... 那个临摹王羲之《兰亭序》的冯承素,写起楷书也不差,不信你看 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序>,已经不是真迹了,是由唐代摹书高手冯承素双钩而成的.这个"神龙本",可以说是尽可能地还原了王羲之的真迹原貌,历来被书家推崇.如果没有这个&quo ... 王羲之《兰亭序》中,20个运笔极难的汉字欣赏,若能写好书艺超群 原创清雅阁2020-07-19 05:55:00 前言: 声明: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头条,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 谢! 中国文字发展至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虽然不知道书法 ... 王羲之《兰亭序》竟然是用这种笔写的! 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那么,大家一定好奇:王羲之日常书写最爱用什么笔?我们从其作品比如被高度还原的<兰亭序>及文献中挖掘出不少 ... 原来《兰亭序》不是王羲之写的,从这里发现端倪,但比丑书更美 写在开头:书法能培养一个人良好的性格和气质以及文化素养,提笔即可学书法,带着家人一起学书法,特别是小孩,形成家庭学习传统书法的氛围,营造书香门第之家.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被公认为是王羲 ... 孙晓云临王羲之《兰亭序》,学古而自出新意 曾经在一次书法讲座上听一位老师说孙晓云的书法笔法非常简单,"小鸡啄米"笔法而已,当时大家哈哈一笑,不以为然,后来仔细看了孙晓云的书法,才知道其笔法并不简答,简答的"小鸡啄 ... 王羲之在兰亭序中的笔法极其复杂,秘密在哪?张旭说出4个字窍门 原创学书法2019-10-13 09:19:41 王羲之写的<兰亭序>,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为什么偏偏是<兰亭序>,而不是其他的名帖?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