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自由地写作
听一位老师讲作文,讲的是议论文,把一篇文章拆分开来,开头、中间、结尾,抽丝剥茧地分析,条理清晰,步步到位,如果按照这些模式,填写进去相关内容就是一篇文章了。一些名词也不时地出现:溯因思维、类比思维、归纳、演绎等等,有理论,有实例,有高度,善于操作,对于初学作文的学生来说,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引领运用。
作为基础训练,这样做,也是一个必经的步骤,就像练习书法,开始时要描红一样,可以领会用笔的基本笔法和字的间架结构,包括部件的比例,笔画的长短粗细、穿插避让,字形大小、位置等。分析、模仿,能让学生快速地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快速达到基本的写作要求。
如果能在这样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写作上有更大的推进,那是写作的幸事,入门之后,每个人会有自己的特点,加上自己的经历和知识积累的差别,以及对写作的认知程度和个人的性格差别等因素,写作会出现百花齐放的情形,我们说,这是作文教学应该有的局面。但是,我们经常看到千篇一律的作文,不管是平时的训练,还是中考、高考的作文,大多模式一样,少有创新,更不用说灵动了。其实,在高考作文的评卷标准中,“创新”一项和“内容”“表达”三分天下,但很少有人能有新的设想,所谓的创新不过是语言上的修饰和个别体裁上的另类。
当然,考生为了稳妥起见,不敢在决定自己命运的考试中冒险,保持平时的训练成果,最起码得个最基本的分数,以免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高考前,许多老师也会千叮咛,万嘱咐,所以,我们就会看到大量的看似说理严谨,结构紧密,内容丰富,运用了许多修辞的模样差不多的文章了,就像那些韩国的明星,一个个靓丽非凡,却又似曾相识。其实,这还是学生的实力不够,没有自信。如果平时有着深的写作功力,就不用有这些担心了。
我还是喜欢能够自由地写作,我也给学生讲写作方法,特别是开始时,但以后就不会对学生有太多的约束。一则材料,感悟的角度不一样,掌握的素材不一样,立意的角度自然不同。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可以选择不同的体裁,有人感性,文笔好,可以写成散文或是记叙文;有人理性,对问题认识深刻,思维逻辑性强,可以写成议论文;有人对社会和人生世事的观察透彻,说故事能力强,可以写成小小说。只要是在规定的范围内,尽自己所长,各展才能。
至于平时的练笔,就更不要有太多的限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入文,平凡小事照样可以表现深刻主题,表达语言或质朴或华丽,故事情节或平实或曲折,可以叙事,可以抒情,可以议论。因为写的都是自己见到的、想到的,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情感真挚,见解独到。每次交流时,大家都很兴奋,因为可以随着一篇篇的文章看到五彩缤纷的生活趣事,体味到情感的五味杂陈。阅读课上,大家一起交流阅读感悟,更是角度多样,见解不凡。
能够自由地阅读、写作,丰富了生活、学识,也提高了大家的写作水平。看到大家的作品获奖,发表,真心地为他们感到高兴。
我不喜欢应试作文,可我们又必须面对考试,高兴的是我们的学生有深厚的阅读基础,也有着丰富的写作技巧,有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独特的认识,有流畅的文笔,考试也难不住他们。而且,没有了那些程式化的东西,学生的作文更能放得开,更能写得生动、深刻。
考试不是限制写作的理由,没有必要为了得一个基本的分数就把学生给限制住了,要给学生更广阔的空间,他们才能有更高的创作欲望,写出更好的文章。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自由地写作,写出自己真正的才情,把心底的情感和思想化作笔下的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