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132期【原创】向世界讲好泉州故事系列14 重磅来袭① 您所不知道的开元寺 中国汉地唯一遗存唐密轨制的佛寺
《天下之货仓》新书推介 详情请见130期 欢迎预订 多谢支持
【向世界讲好泉州故事】系列十四
本文4938字 插图20幅 视频1'10'' 阅读12min
【向世界讲好泉州故事】系列之十四:重磅来袭①
您所不知道的开元寺
中国汉地佛寺唯一完整遗存唐密轨制的佛寺
俯瞰泉州开元寺 (图源:陈一鸣/摄)
关于介绍、研究开元寺的文章不计其数。本文所要探究的是作为文化遗产,开元寺在中国2.8万余座汉传佛教寺院[1]中究竟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
从文献史料可知,开元寺是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匡护法师主持创建,其所在之处为黄守恭所献的一处桑园。作为开元寺轴心的大雄宝殿初建时,“尝有紫云覆寺至地”[2]故名紫云大殿。又有“桑开白莲”之说,故名莲花道场。唐·永昌元年(689年)“升为兴教寺”,再改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额“开元寺”。
开元寺是中国汉地佛寺唯一完整保存唐密轨制的佛寺
隋唐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期间成立的主要佛教宗派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都是由中国僧人直接创立。而密宗则是唐开元间由印度高僧金刚智、善无畏、不空在长安所创立,史称“唐密”。泉州开元寺的密宗曼荼罗轨制便是唐密所传。
从严格意义上讲,泉州真正体现唐密历史应是唐玄宗改额开元寺的738年,密宗传来中国已22年,深受唐玄宗的支持。密宗以毗卢遮那佛为主尊,那么唐玄宗赐给泉州开元寺的佛像应是毗卢遮那佛。开元寺与众不同的就是自此保留千年之久的密宗轨制:
其一是天王殿的密迹金刚与梵王,依佛教密宗规制配置,有别于其他佛寺的四大金刚;
泉州开元寺天王殿只有金刚与梵王两座神像,而一般寺庙的天王殿有四大金刚。(图源:宋元郎/摄)
其二为开元寺紫云大殿供奉的密宗五方佛,为国内罕见,居中的摩诃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密宗主尊。五方佛是密宗金刚界五智所成之五如来,全国佛寺供奉五方佛仅三处(另两处是山西大同辽金佛寺华严寺(华严宗)和善化寺),且开元寺历代住持皈宗不一,有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宗派,而紫云大殿千余年来保存密宗规制不变乃中国佛教一大奇观;
泉州开元寺紫云大殿的五方佛 (图源:成冬冬/摄)
其三是始建于宋·天禧三年(1019年)[3]供奉密宗最高神袛卢遮那佛、密宗胎藏界四菩萨等五级戒坛,是国内唯一保留密宗曼荼罗轨制的最高级别戒坛,国内现存设有戒坛的佛寺还有两处,北京戒坛寺和江苏句容县宝山龙昌寺,前者戒坛仅为三级且无曼荼罗轨制,后者则为律宗;
泉州开元寺甘露戒坛的五级戒坛 (图源:宋元郎/摄)
泉州开元寺甘露戒坛供奉的密宗最高神袛卢遮那佛、密宗胎藏界四菩萨等五级戒坛。(图源:宋元郎/摄)
其四是西塔第二层门楣上所刻的梵文六字大明咒(六字真言),为观音菩萨微妙心印,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为十方诸佛所赞叹。是密教中表示佛、菩萨等诸尊所说真言之梵字矣。
泉州开元寺西塔的梵文六字大明咒 (图源:宋元郎/摄)
开元寺是中国五代最为鼎盛的佛寺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开始禁佛,后周世宗限佛影响最大,“所存寺院凡2694所,废30336所,僧尼系籍者61200人。” [4]这一时期,佛教中心向南方迁徙。此时,“南方十国以吴越、闽、南唐为代表。”[5]
太祖王审知及其弟泉州刺史王审邽热衷奉佛。也许是王审邽之子王延彬生于开元寺的缘故,王审邽对开元寺尤为看重.。乾宁四年(897年)十一月,王审邽重建开元寺,佛殿、钟楼、经楼落成。紫云大殿除正中的御赐佛像、密宗最高神祇毗卢遮那佛外的其余四方佛便是王审邽增塑。也就是说,名闻天下的开元寺五方佛自五代始。为庆贺开元寺重建落成,王审知特地“缮经三千卷,皆极越藤之精,书工之妙”,并举行隆重仪式,“驾以白马十乘,送以府僧,迎以郡僧,置兹之楼”,[6]迎送佛经入重修后的揭经楼。四十匹马列阵送经,这是何等隆重壮观的场面!后梁贞明二年(916年),王审知又“以木植浮海至泉(州)建塔”,建成七层木塔,号无量寿塔,俗称西塔。
王审知之子王延钧“遣官弓量田土,定为三等。以膏腴田地尽入寺观,民间及得其硗窄者,先后如王延彬、陈洪进诸家,多舍田入寺……故寺田产米比民业独重焉”。[7]王延彬在开元寺创千佛院,延僧省僜居之。唐·天复元年(901年),王延彬主政泉州,大修功德,大兴土木,为外地来泉之高僧在开元寺建造清吟院、清凉舍、浴室院、泗洲院、法兴院、法华院、罗汉阁、千佛院、金自院;又创净外白衣院、上方院。此外,在开元寺还创建兹恩院、天佑院、建法院和报劬律院,延请僧人居之。后唐·长兴元年(930年),王延彬嗣子王继崇任泉州刺史,创建清隐院,延禅僧师寂住持。王氏政权之后,后晋·天福二年(937年),节度使留从效创建六祖东院,延请僧如岳居之。南唐·保大中(943—957年),漳州刺史董思安被副使刘从愿鸩死,其妻及子全武,在开元寺捐建栖隐禅院,以荐冥福。
开元寺“历五代至宋,更创支院百区(《八闽通志》作二百一十七,《开元寺志》作一百一十七)”。[8]其地范围南临西街通衢,北至大寺后,东至台魁巷,西至孝感巷。原额田分布于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以及仙游、莆田、龙溪、长泰等县。
开元寺在五代汉地佛寺萧条之际进入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鼎盛时期,在中国佛教史上实为罕见,这当然与王氏政权崇佛“加持”和海上贸易繁荣、社会经济昌盛不无关系。
开元寺与海外贸易关系
如果说可以推翻ICOMOS关于“开元寺在中国有重要地位,但是其与海上贸易线路的联系并未很好的证明”结论的话,开元寺重要名胜“桑莲古迹”是重要的实物证据。这株1300多年的古桑是我国最古老的桑树,被称为“世界桑王”,载入《世界植物之最》。它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Audrey Azoulay女士在2018年第42届世遗大会开幕致辞中提到的巴林王国著名的“一棵树”[9]早了900多年。
巴林“一棵树”( 图源: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泉州开元寺千年古桑 (图源:宋元郎/摄)
泉州开元寺东翼供奉泉州紫云黄氏始祖黄守恭的檀樾祠(图源:宋元郎/摄)
开元寺原是黄守恭的七里桑园,所生5子以织机经、纶、纲、纪、纬为名,足见黄氏不但大规模种桑养蚕,而且熟悉甚至直接经营丝绢的织造。泉州所产的“刺桐缎”以质地精良、花色丰富而著称,自唐时既有外销,宋元更是大宗出口产品。
元·至正二年(1342年),伊本·白图泰来到刺桐,他在《游记》中记载:“彼大洋所至第一城,即刺桐也……刺桐城极扼要,生产绸缎,较汗沙(杭州)、汗八里(北京)二城所产者为优”[10]。他还特别提到,当时在印度时,曾看到元朝使臣赠送印度苏丹的礼品500匹锦缎,其中100匹就是刺桐城织造的“刺桐缎”。[11]
开元寺另一处可以证实泉州海外贸易关系的就是“南唐·太保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泉州开元寺的陀罗尼经幢 ( 图源:宋元郎/摄 )
开元寺现存的陀罗尼经幢遗物有纪年为唐·大中八年(854年)的六角形宝箧印陀罗尼经幢构件。经幢序文言及宝箧印陀罗尼经从印度传入中国的经历。另一座是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泉州清凉院僧智贤募缘所创的“北宋·天圣陀罗尼经幢”;最独特的是采自太湖的石灰岩雕刻的“南唐·太保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这是1982年从拜庭“宋代二塔”其中一座的塔腹中所发现的南唐·保大四年(946年)泉州最后一任刺史、王审知之孙王继勋所建造的经幢。其铭文刻有许多官员,其中“州司马专客务兼御史大夫陈光嗣”、“州长史专客务兼御史大夫温仁俨”,“军事左押衙充海路都指挥使兼御史大夫陈匡俊”、“榷利院使刘拯”等人的官职是史书所缺,且“专客务”、“充海路都指挥使”、“榷利院”等官名和机构,是真实记录五代时泉州海外贸易发展的珍贵实物材料。
从开元寺拜庭“宋代二塔”之一的宝箧印经石塔塔腹出土的五代“南唐·太保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泉州海交馆藏。
“宋代二塔”比西塔易石早173年
开元寺拜庭最引人注目的是左右两旁各有一座方形宝箧印经石塔,通高各5.48米,形制相同,俗称“宋代二塔”。从左塔须弥座铭文可知:“宋代二塔”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早于西塔改石塔(1228年)173年。
泉州开元寺拜庭的宋代二塔,为典型的 “宝箧印经塔”,又称阿育王造塔。(图源:宋元郎/摄)
两座石造的宝箧印经塔,从下而上是基台、石函、塔柱、塔盖和刹顶。塔上的浮雕保留浓厚的印度佛教艺术风格。塔柱四面圆龛刻有“舍身饲虎”“割肉救鹅”“挖眼给梵”“舍头献梵”等佛教与婆罗门故事。塔盖四周芭蕉角翅则浮雕“太子出游”等图像。183年后(1238年)东塔改石塔时,其须弥座的佛本生故事显然受其影响,但其艺术风格已经汉化。
值得注意的是,1982年在宝箧印经塔塔腹中同时出土银质鎏金观音像,背面刻“泉州右南厢宣明坊女弟子柳三娘,与夫主梁安共舍宝塔一座,永充供奉,合家人口等增延福寿。时绍兴十五年六月”,其铭文“合家人口等增福延寿”深刻反映泉州佛教到了南宋时世俗化的程度。
关于开元寺的核心价值合并到下期,下期建议作者聊的是:东西塔是中国古代石构建筑的巅峰杰作。欢迎诸位看官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