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宰相村风水=出过59位宰相的裴柏村
中华宰相村”即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距县城25公里。
这是一个历史上人口从没有超过千数来人的小山村,村里有个裴氏家族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盛名久著、人才辈出的一大世家。先后出过59位宰相。在唐朝的289年当中,平均每隔17年就从这里走出一位宰相。创造了中华文明的一大奇观。
从秦汉至明初,这个家族先后培养出59位宰相,七品以上的官员多达3000余人。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真牛啊!更值得注意是,在这3000多名官员中,居然没有出过什么贪官污吏,这在封建社会中是难以想象的。为此,人们将裴柏村誉为“中国名人第一村”、“中国宰相村”。
千余年来,伴随着我国古老的文明发展史,裴氏家族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均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做出了突出贡献。这里信手拈来几例:
唐朝开国元勋裴寂,也就是我在前些时候写的博文《两个宫女灭掉一个隋朝》中,曾提到的那个隋末任晋阳宫副监,在隋末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之际,他高瞻远瞩,顺乎民意,施展谋略,鼎助李渊起兵晋阳,建立了李唐王朝。后又劝渊称帝。武德年间以恩德冠于群臣,任尚书左仆射,改司空。
一代贤相裴度,在唐代政治家中,他的名字世代传颂,名垂青史,完全可以和名相魏征等相提并论。他竭尽毕生精力一次次地削平藩镇割据势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他督师进讨淮西,破蔡州,擒吴元济,河北藩镇大惧,多表示服从政府,使唐代藩镇叛乱暂告结束。裴度为相历经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晚年辞官退居洛阳,以诗酒琴书自娱,著有《书仪》、唱和诗《汝洛集》。诗文大家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曾撰写诗文颂扬他的功绩。他的一些事迹,甚至被编成传奇小说,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他那著名的警句:“君子藏器于身,择主而后动。”更是成为名传千古的座右铭.
著名的法律学家隋代名臣裴政,他在断狱时,“用法宽平,无有冤滥',深得民心。又因敢于直言进谏,多所匡正,享誉朝堂内外。隋文帝继位后,裴政等人受命制定隋朝新律《开皇律》。裴政博采魏、晋、齐、梁等南北朝时各家刑典,取其可用之处,废除了前世的枭首、鞭笞等酷刑,把刑讯时惯用的大棒、毒杖、车辐压踝等酷刑全部革除,并规定民有冤屈,县不受理时,可依次上诉郡、州、省,仍不理者,可直接向刑部申诉。《开皇律》从内容到形式,比历代任何律令都显得格外开明,是一部划时代的古代刑典,为后世立法奠定了规范格式。明代大思想家王夫之高度评价道:“今之律,其大略皆隋裴政之所为也”,足见其影响深远。
政治家兼水利家裴耀卿,唐宰相,履职期间,力治江淮,改善糟运、沿河置仓,逐段运粮,并开车道数十里,以避三门之险,致力整顿漕运,保证了南粮北调的水道畅通,三年中运米七百万石,省运费三十万。解决了唐王朝延续了几十年的关口粮荒问题,在开元年间传为佳话.
南北朝时期的“史学三裴”裴松之、裴骃、裴子野,皆以注史享有盛誉。裴松之为陈寿《三国志》作注65卷,博采群书,史料翔实,流传千古,开注史之先河。宋文帝称赞他“裴世期为不朽矣!”他的儿子裴骃为司马迁《史记》作注,写成《史记集解》80卷,流传于世。他的曾孙、裴骃之孙裴子野撰写编年体《宋略》20卷,其叙事、评论都超出了沈约所著《宋史》水平。唐代小说家裴铏著《传奇》一书,在书中首先提出 “传奇”这个专有名词,其以后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小说文体,深得世人喜爱。裴氏家族中还包括东晋小说家裴启、北魏文学家裴伯民、东魏诗人裴让云、唐代史学家裴光庭等。
其他诸如曾供职于周、隋、唐的三朝元老,为政廉谨,颇负清名,被称之为一代廉臣典范的裴矩,善于用兵、平定北疆的大军事家裴行俭,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代表国家,率领友好使团出访日本的外交大臣裴世清等,都在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令人称道的足迹。仅隋唐两代活跃于政治舞台上的裴氏名臣就不下数十人。
欧阳修曾感慨道:“宰相世系以裴为首,岂不盛哉!”
纵观裴氏家族,正史立传与载列600多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多位。先后出过59位宰相,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刺史11人、融史211人,太守77人,郡守以下不计其数。裴家还多次与皇室联姻,出过皇后3人,太子妃3人,驸马21人,历史上有117人考取进士,其中,11人高中头名状元。这些数字简直让人惊奇,堪称世界奇迹。
为什么裴氏家族千余年来,能够将相接武,代有伟人,创造了中外历史上的一大奇观。古往今来不少学者,如宋朝大思想家欧阳修,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都进行过探究。在他们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当今新研究的成果,是不是主要有以下几大因素:
首先,裴家祖上选迁的这个地方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环境,应该算作是风水宝地。公元126年,裴家的第25代裴晔,为了寻找一个适合家族居住的地方,跑遍了整个河东,而裴柏村成了他的最终选择。天下之大,为何偏偏选中此处?裴柏村地处群岭环绕的一个小岭凹内,紧靠涑水河,三面环山,坐北朝南,群岭巍峨,松柏苍郁,紫霞萦绕,荷香弥漫,完整而不封闭,独立而又自然延伸。村子被九岭围绕,每一道土岭最高处都有一棵挺拔的翠柏,合在一起有个好听的名字“九凤朝阳”。
这种地势地貌就是古代堪舆家眼中的“风水宝地”,最适宜家族繁衍人丁、哺养英才,注定要出具有经天纬地、治国安邦之才的大人物。于是裴晔举家迁移至此,并把裴姓和当地的柏树各取第一字组成村名,故得之以“裴柏”。自此以后,闻喜县裴柏村就作为裴氏祖地而被裴氏后代列入家谱和被历代史家用入正史。也就是从裴晔定居裴柏村开始,裴氏家族才掀开了灿烂辉煌的家族史页,公侯将相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裴氏家族非常“重教修德”。追溯裴氏家族经久兴隆的原因,关键在于他们重视教育,严肃家风。封建社会战争不休,帝王取仕大凡以战功大小分座次,但在裴氏家族众多的官宦之中绝大多数都是以德业文章进入官场的。裴氏子嗣学之浓,德之馨诠释了家族兴旺发达的真谛。裴氏曾有家规,子孙考不中秀才者,不准进入宗祠大门,有劣迹的官员死了不能进祖坟,谨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知义”。59个大将军也都是饱读圣贤之书,满腹经伦之辈。唐代裴柏一个小村就出了5名状元,不能不说是一个文化奇观。
在裴氏家族中,虽不乏以门荫入仕的,但更多的是靠自我奋斗,勤奋努力而跃上高位的。 裴行俭也算是官二代了吧,朝廷看在他父亲功劳上,曾给他在弘文馆补了一个学习名额,也就是从政之路的预科班,算照顾了一下。但他却以此为耻,执意自学考试步入仕途,最终成为一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可见自强不息是裴氏家族兴旺发达的主要动力。否则,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早就该悄然无息,哪里能光耀数百上千年呢?
我是在2014年6月在万荣县驱车至临汾市时,顺路考察了宰相村。我们找到了本村的一位裴家后人作导游,因为他参加过裴家的考古工作,所以从他身上我们了解到不少资料。如当时我质疑现在的村址不是古代的村址,就得到了他的证实,并给我们说出了唐宋时原址,明清时原址的大概范围。
在未去宰相村之前,就有这样的疑问:一个小村子能出59位宰相,如果按北方的习惯,一般祖坟都是埋在村附近的山脉上,而这么小的范围内,一般真穴少者一个,多者几个,一个家族得一二穴,能出几个宰相就不错了,怎么会出几十个宰相呢?从这位从事过考古的裴家后人交谈中,终于得到释疑,原来裴柏村的裴氏在古代就是风水世家,当初选村址时就是裴家的第25代裴晔跑遍了整个河东,才找到这里的,后来裴家成为山西的几大家族之一,受封范围60里,而裴家安葬先人,可以任意在这60里范围内的山脉上选择,并不拘束于某一山上,活动空间较大。这本是太行山的一条分脉,龙气大旺,60里内精华处处。而裴家历代传承着精湛的风水术,习此术者为本家族选地某福,把这60里内的龙穴一个个发掘出来使用,造就了裴氏家族将相辈出的奇迹。
这里要说明的是,中国风水学的鼻祖、《葬经》的著作者“郭璞”(郭景纯)是闻喜人,他就是裴家的女婿,所以裴家后人说郭璞的风水术就得益于裴家的点拨。
另外,裴柏村对面的村子阜底村,是南宋名相赵鼎故里。赵鼎因推荐岳飞,反对投降,主张抗金,最后绝食而亡,是一位大忠臣,所以裴柏村所出的59位宰相,再加上对面村子的一位,这小小一片地方就出了60位宰相了,可知这一带龙脉之贵。
1,卫星大局图.
图1,裴柏村是太行山的一条分脉,自干龙分出,潜入平垣中,再复起山脉,至裴柏村东北面大过峡,然后开帐结回龙之局。
2,卫星古今居址示意图.
图2,村西开帐中心出脉,龙虎大环大抱,古宗祠是挨着中心脉而建的,村子亦在中心脉一带居住。明清代村子向外移,现代则更移往外边公路边居住。
3,裴柏村卫星平面图.
图3,近年一条高速公路横穿村后,刚好将唐代之前的旧址隔开,山里已经无人居住。
4,裴柏村卫星仰角图.
5,远看裴柏村龙势全景图.
图5,在一字文星上远看村后龙势,可惜当时有薄薄雾霾,只能雾里看花了。
6,村后出脉示意
图6,村后来龙主星是挂角出脉。
7,远观大势.
8,看村后出脉.
9,拉镜头看出脉主星.
图9,朦胧看不清,希望下次再来时天清气爽,再补佳图。
10,古宗祠复原图
图10,从古代复原图中看可知原来的宗祠是建在中脉的。
11,写有宰相村的围墙.
12,宰相村简介
13,于青龙山上侧看村址.
14,于青龙山上侧看村后来龙.
15,于青龙山上拉镜头看村后来龙.
16,于右帐侧看中出脉.
17,于中出脉处看.
18,在村后高速公路上抓拍的村子明堂图.
考察裴柏村后,我综合了一下信息作几点分析:
1,行龙贪狼,左辅,车马仓库随行,回龙开帐,大贵之格。村西中心出脉,龙虎大环大抱,堂前有一字文星案,符合藏风聚气之局。
2,古人选址有居高不居低的习惯,晋代至唐宋代裴氏基本是紧靠中脉地带居住,承受吉脉,所以大出人才。明清代时村址有所移向下,开始逊色,至现代村址都靠向外边的公路发展,龙虎环抱已经力薄,村里虽然考上大学的听说也有十几人,但官场上已经不复风光。
3,原来的宗祠是挨着中心出脉,承受贵气,但内堂水不是很收,人对财的观念较随意点,所以在历代3000多名官员中,居然没有出过什么特别的贪官污吏。
4,因为裴氏已经把周围的真龙穴用得差不多了,所发年代已经久远,而古墓亦大多受挖掘和破坏,加上村子西边下脉处建了高速公路,把古村址和现代村址分割成两边,则阴阳二址都有所破坏,所以现代要再出高官是很难了。
这次考察因为是顺路经过,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只是观察了一下村子,没有去寻找裴家历代古墓,计划下次有机会到山西时再抽时间详细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