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 | 通过自由的选择去从虚无中建立你的存在
本文摘自《荒谬人格——萨特》
作者:李杰
让-保罗·萨特
Jean-Paul Sartre
1905—1980
· 虚无与自由 ·
人是什么?或者说:人与物有什么区别?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种不同的说法而己。因为要说出人是什么,也就是要说出人与物的区别。但我们看看传统的回答,“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政治的动物”,“人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等等,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把人作为一种物来看待的。在这些对人的定义中,尽管人与其它的物有所区别,但仍然还是一种动物,仍然是物。人们试图将他们与动物区别开来,以找到自己身而为人的意义,但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却恰恰把自己当成一种动物了。
受过现象学良好训练的萨特对前人的教训有清醒的认识。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他小心地绕过语言的陷阱,力图不落言筌。
结果,他到达的是一片空无的境界。
于是,萨特认定,空虚才是人的真实存在。换句话说,人就是虚无,而且是一切虚无之源。
如前所述,萨特把虚无理解为一种否定性,即对存在的否定,对“有的”否定。如果我们同意他这种理解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承认,真正的否定性的起源恰恰就是有意识的人。没有肯定就没有否定,没有存在就没有虚无,虚无并不“存在”,虚无是存在的自我虚无化。根据这种思路,萨特推论说,“无论如何应该有一种存在(它不可能是‘自在’),它具有一种性质,能使虚无虚无化、能以其存在承担虚无,并以它的生存不断地支撑着虚无,通过这种存在,虚无来到事物中。”(《存在与虚无》第53页,三联书店,1987年)这种带来虚无并承担着、支撑着虚无的存在,既然不可能是“自在”,那就只可能是“自为”的存在,即人的存在。
在萨特看来,世界一切存在可以划分为两在领域,就是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为的存在就是人的有意识的存在,自在的存在即一般所谓的客观实在,但萨特宁可把它叫做“自在”的,而不愿叫做“客观”的,因为传统形而上学的主、客观划分已经让人走进了死胡同。
作为一个现象学家,萨特认为自在和自为从来就是一个统一的总体存在,共处一个统一的结构中。一般所谓的客观实在,在萨特看来不过是存在物所显示的那个东西,是一系列显示存在物的现象。它是自然浑成的,对自己是不透明的,没有任何东西作为它的原因和目的,没有什么意义,也没有意图要实现,所以萨特叫它为“自在”。它只是事实上的偶然存在,而没有其必然性和创造性。在意识对它进行干预之前,它既不是这,也不是那,只是一个混沌,一堆偶然的堆积,没有任何本质,也没有什么因果关系。它就是引起洛根丁恶心的那种存在,这种存在自在着,它是其所是,不能自我否定,也不否定任何东西,它不能带来虚无。
带来虚无的只能是人的意识,只有人的意识是自为的存在。人的身体由于其物质性,也是一个自在的存在,因此,人必须存在于世界之中;但由于人有了意识,所以他是自为的存在。意识作为自为的存在,虽然以人的身体这种自在的存在为依凭,但它却不受自在的决定。萨特称它是存在中的一个“窍”,因为绝对的意识是没有实在性的,它是存在的缺乏,是一个“虚无”。换句话说,它本来什么也不是,而只是有待于成为什么。但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有其意向性活动,把自己外化为物。
我们在前面说过,萨特的重要现象学观念之一,就是: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这意味着意识总是与它所不是的东西相联系的,意识到一个东西就是使这个东西具有意义,同时也使意识自己具有意义,意识作为自为的存在是意义的赋予者,又是意义的被赋予者。但是,当意识意识到一个对象时,就同时意识到它自己不是它所意识那个对象。我意识到桌子,我没有变成桌子,而是意识到桌子不是我。这样,意识通过对象而表明自己不是那个对象,没有实在性,而只是虚无。意识这种把自己外化于物,同时又把外物内化于自身的意向性活动,就是人的实在。
萨特与波伏娃的墓碑
有了意识,有了意识带来的各种希望、意图,才有了否定,因而也才有了虚无,所以萨特把意识的过程叫做“虚无化”的过程。自在的事物本来是一片无意义的混沌,当人的意识投射到某个事物上与之相遇时,它才显出一定的意义。由于意识本来是虚无,所以当人从自在中显出某物时,就是把它意识化、虚无化了。而且,显出一个事物同时也就是无视于其它的事物,这又是对其它事物的一次虚无化。
通过如此这般的推论,萨特认定:“人是使虚无来到世界上的存在。”接着,萨特进一步论证:为了使虚无通过人而来到存在中,人就首先应该是自由的。萨特说:“存在只能产生存在,如果人也属于这个生产过程,他只有超出存在才能超出这个过程。如果他应该能考问这个过程,就是说,使他本身置于存在之外,并同时削弱存在之存在结构。然而‘人的实在’哪怕是暂时地——消除置于他面前的存在团块。人的实在所能改变的,是他与这个存在的关系。对人的实在来说,把一个特殊的存在物置于圈外,也就是把他自己置于相对于这个存在物的圈外。在这种情况下,他逃离了这存在物,他处于不可触及的地位,存在物不可能作用于他,他已经退而超乎虚无之外。人的实在分泌出一种使自己独立出来的虚无,对于这种可能性,笛卡尔继斯多葛派之后,把它称作自由。”(《存在与虚无》第55页,三联书店1987年)
萨特在这里力图给他所钟爱并毕生为之奋斗的“自由”作一个严密的哲学论证,但出于文学家的习惯和爱好感性的天性,萨特又忍不住给了自由一个形象化的解释,说自由是人的实在“分泌”出来的一种使自己独立的虚无。这样一来,反而让我们感到有点不好理解了。这种哲学论证与文学语言错杂使用的习惯,曾经受到许多人的批评,萨特自己也承认他这种习惯有损于他的思想的表达。其实,萨特在这里的意思,简单来讲,为了使人的意识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发挥其意识化、虚无化的功能,人就必须超乎存在的必然王国之外,自由地处理他与存在的关系;尽管人的身体要服从物质规律,是不自由的,但人的意识就其本性讲,必然是自由的,所以,人的自由是人的实在本身所决定的。这就意味着,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只要你是一个人,你就注定是自由的。你可以使用或放弃你的自由,但无论怎样都是你的自由选择,就是你采取不选择的态度,你的不选择也仍然是你的一种选择,所以它是你的自由的表现。
人本身是一个虚无,除了自由,你与我都没有既定不变的“本质”,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那是你的自由;你要获得什么样的本质,那要看你怎样进行你的自由选择。面对贫穷,你可以选择偷窃而成为小偷;你可以选择锲而不舍的奋斗而成为穷且益坚的志士;面对挫折与错误,你可以灰心丧气而成为逃兵,也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教训而再接再厉。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客观条件都不能决定你是什么人,你始终是一个虚无,你必须不断地通过你的自由选择,来完成你的实在,来获得你的本质,成为你所要成为的人。人存在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本质,这种过程,就是从虚无到实有的自由选择过程。
很多人都意识到人生的虚无,但意识到虚无只是一个起点,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人应该怎样面对这虚无。伟大的思想往往都是出于怎样面对虚无的解答,而不是仅仅指出虚无。萨特的解答是:通过自由的选择去从虚无中建立你的存在,以你的行动去获取你的本质!……,萨特不仅以他的思考,而且以他的全部情感,以他的整作出了他自己的这一解答。
微课推荐
01
20位哲学家醍醐灌顶的生命策略
普通人学习哲学,并不是要做学问,而是想从哲学中获得启示,再匹配到自己的人生经验上,不断地思索、怀疑、反思······从而组织成自己的哲学,找到应对各种问题的方法。
这门哲学课程将围绕人生中有关孤独、爱恨、生死、迷惘、欲望等20个“大问题”展开,每个“大问题”分为5讲,为你讲述海德格尔、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尼采、加缪、柏拉图、萨特等20位古今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从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生命策略。
02
104堂跨越2000年哲学史的智慧课程
这门课程不追求“效率”,并非把教科书式的哲学导论直接扔给你,而是精心地把艰深的思想“研磨”成生动的故事和轻松的讲述,用一整年的时间,通过104堂课程,带你一点点了解漫长的哲学史和哲人的思想精髓。
主讲人会为你解析《存在与时间》《理想国》《沉思录》《会饮篇》等20本经典哲学著作的精华内容。涵盖古希腊罗马哲学、近代早期西欧哲学、德意志古典哲学、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内容。
03
100+部文艺作品的哲思与启示
每堂课程开始,主讲人都会以一部电影,一本小说或一首乐曲切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从鲜活的感情经验和体悟出发,再上升到哲学性的疑问和反思,让听众更轻松地打开哲学思考大门。
另一方面,好的文艺作品除了娱乐的功能,背后还包含着一种生命体验、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深刻地理解文艺作品背后的内涵,不拘泥于自我,更加了解他人,了解外部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