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黄维兵团有人质疑中野战力,粟裕却说:我们应该向中野学习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歼灭黄维兵团,则是淮海战役重要的一环。
与黄维第12兵团对决的,是我军的中原野战军。这一战中野打得并不容易,后来能够全歼黄维兵团,华野的助阵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此,有人认为,中野的战斗力不行,打黄维靠的是华野。
事实上,这种声音很早就出现了,早在淮海战役时,就有人风言风语,说中野打黄维兵团打的不好,中野战斗力不行。
与这种声音不同,粟裕大将却认为,中野打的很好,其他人应该向中野学习。
那么,中野打黄维打的到底怎么样,粟裕的话是真心话,还是给中野留面子呢?
其实,看一下中野与黄维兵团的对决过程,便可以知晓答案。
一、刘伯承设下口袋阵
从“小淮海”到“大淮海”,淮海战役越打越大,局势对国民党军愈发不利。
黄百韬的第7兵团被华野包围在碾庄以后,国民党军阵型大乱,驻守在宿县的孙元良兵团立刻撤到徐州城里,负责协防的刘汝明则率军南撤。中原野战军趁宿县门户大开之际,攻取宿县,津浦路司令部中将副司令张绩武被俘。
宿县一丢,徐州守军向蚌埠撤退的后路就被解放军切断了。蒋介石大为慌张,下令黄维第12兵团、李延年第6兵团以及刘汝明第8兵团向北推进,务求重占宿县。
没等黄、李、刘兵团解围,黄百韬第7兵团十万人被全歼的消息就传到了国民党军指挥部,往北推进的三个兵团中,李延年和刘汝明因为担心在野战中被解放军歼灭,故意拖延北上,只有对蒋介石忠心耿耿的黄维还直愣愣的率领第12兵团往前冲。
黄维兵团的前身是整编第18军,军长是胡琏,下辖整编11、3、10三个师,其中整编11师是国民党军的“五大主力”之一,战斗力很强悍。后来国民党军组建机动兵团,11师升格为18军,3师为10军,10师为14军,又调来85军和第4快速纵队。
所以,第12兵团一共有4个军,一个快速纵队,总兵力达12万人,实力不可小觑。
本来,第12兵团的司令人选是胡琏,但由于白崇禧不喜欢胡琏,陈诚就推荐了亲信黄维,让他担任第12兵团司令。老蒋对这个安排很满意,但第12兵团里的18军就不乐意了,他们的长官一直都是胡琏,如今突然空降了一个黄维,自然不能服众。
黄维
黄维知道自己在18军中没有多少威望,上任之初就表明了态度,自己只是暂行司令之职,司令将来还是胡琏的。可是胡琏不愿意给黄维打下手,借着奔丧的理由撂挑子不干了。
所以,从组建之初,第12兵团就人心不齐,内部矛盾丛生。
不过,黄维对第12兵团的战斗力十分自信,有五大主力之一的第18军,还配有一个快速纵队,与解放军打野战他也不怕。
黄维执行蒋介石的命令也确实到位,与能拖就拖的李延年和刘汝明不同,黄维一直在开足马力,向宿县进军。豫皖苏区的地方部队一直在沿路破坏黄维的交通设施,想方设法迟滞黄维兵团的速度,但黄维凭借高机械化兵团,还是于11月18日进至蒙城,直逼宿县。
这个时候,华野的主力一部分在围歼碾庄的黄百韬,一部分在阻击邱清泉和李弥兵团,抽不出兵力阻击黄、刘、李三个兵团。
黄维兵团进攻最猛,必须有人堵住这个口子,不能让黄维兵团影响战局。华野抽不出兵力,阻击黄维兵团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中野的肩上。
然而,中野的情况同样艰难。当年中野是最能打的主力之一,但经过“中原逐鹿”,挺进大别山以后,中野减员严重,大部分纵队只有六个团,九纵只有五个团,每个纵队还不到两万人。过黄泛区的时候,中野还丢弃了大量重武器,以至于有的纵队只有几门炮。凭借这样的人数和装备,去阻击黄、李、刘三个大兵团,实在是艰难至极。
三个兵团必须要打,但不能等到黄、李、刘汇合,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经过商量以后,决定以九纵配合华野牵制刘、李兵团,集中五个纵队的兵力围歼黄维兵团。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刘伯承设了一个口袋阵,就等着黄维往里面钻。
二、黄维接连犯失误
为了尽快打通前往宿县的道路,黄维下令18军占领南坪集,强渡浍河。第18军主力师118师在快速纵队的掩护下,向南坪集发起猛攻,却遭到陈赓率领的中野四纵的顽强阻击。
“排炮不动,必是四纵”,在漫天的炮火下,四纵战士始终坚守阵地,即使118师以20辆坦克开路仍不能突破我军阵地。
见白天攻不动,18军就等到晚上,发动了夜袭。当国民党军占领滩头阵地以后,却发现我军早已撤走。
原来,这正是中野临阵布下的口袋阵:等18军占领南坪集,渡河展开以后,中野即以四、九纵吸住18军,再以五个纵队的兵力向浍河南岸出击,将18军和后面的部队分割歼灭。
当18军渡过浍河继续向宿县进发时,黄维兵团各部队的侦察人员发现了正面和侧翼均有解放军主力运动的迹象,从后方与黄维汇合的85军也汇报说后路蒙城已被解放军占领。
直到此时,黄维才认识到第12兵团已有被围的风险。不过,这个时候黄维尚有逃脱机会,倘若他能立刻下令全军向刘汝明、李延年兵团靠拢,中野很难将包围圈扎紧。
然而,黄维在这个时候却接连犯下失误。
第一,黄维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缺乏指挥官的魄力。黄维初任兵团司令,他不敢不向国防部请示就改变行军方向,因而他让全军干等了一天,到后半夜才下达向固镇转移的命令,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第二,黄维下达的部署也有问题。黄维让战斗力较差的14军和85军掩护主力军10军和18军转移。18军军长杨伯涛接到命令以后,便看出问题所在:10军和18军的战斗力很强,本就可以自己退下来,现在浪费时间,折腾半天让各军轮换撤退,实际上是把14军和85军推给了解放军。
第三,黄维因为一件小事迟迟没有发布撤退命令。一个带着兵团转移命令的参谋莫名其妙的失踪,这并不是一件紧要的事情,黄维却坐立难安,以至于让整个兵团荷枪实弹地等待了一天。这样做的结果是撤退的时间被浪费了,全军将士也陷入心急如焚的境地当中。
其实,黄维不知道,他那位送令的参谋已经被我军俘获了。得知黄维兵团要跑,中野各纵立刻加快行军步伐,往双堆集扑去。
迟迟没有参谋的消息,黄维决定不再等下去,但这个时候天色已晚,视野很差,当地又缺少公路,到处都是水洼,不利于大兵团机械化行动。黄维决定在双堆集宿营一夜,等白天再转移。
这一等,黄维兵团就再也走不掉了。
中野已经完成了对黄维兵团的包围,并向接替10军驻守浍河南岸的14军发起突袭。14军刚到阵地不久,布防都还没有完成。中野四纵像猛虎下山一样,将14军冲垮。
14军的溃兵慌忙逃往驻扎在南坪集东南的10军114师,混乱之际,114师被迫应战,一个团被我军全歼,团长下落不明。
黄维各军被迫放弃外围阵地,到双堆集与黄维汇合。至此,中野已经彻底完成了对黄维兵团的包围。
三、双堆集血战
双堆集地处平原,地形开阔,并不容易防守,只有南北两个小土岗是高点。
不过,黄维并没有绝望,他手上的18军是五大主力之一,曾数次与解放军交战,战斗力较强,其第12兵团重武器多,还有一个快速纵队。与中野正面决战,黄维不是很怕。
双堆集地处平原缺乏高地,但开阔的平原也不利于解放军冲锋。黄维利用这一点,让四个军和一个快速纵队缩成一团,构筑环型工事,以坦克、火炮、机枪组织火力网。
黄维自称“铁核桃战术”,如果中野强攻,他坚信自己可以让中野掉几颗牙齿。
不过黄维也不准备坐以待毙,他准备趁中野立足未稳,挑四个主力师齐头并进,撕破中野的包围圈。
110师的廖运周主动请缨,请求打头阵。危难时刻敢于充当先锋,黄维十分感动,大肆夸奖了一番廖运周。
黄维做梦都不会想到,廖运周其实是一位中共地下党员。
廖运周回到师部以后,立刻将情报送给了阵地对面的中野六纵。六纵司令员王近山亲自为110师画了行军路线图,让110师顺利从六纵的阵地上通过。
110师的起义对黄维兵团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军部各级将领上下猜忌,互不信任,兵团士气遭到重创。
中野的士气则为之一振,各纵队开始对黄维兵团发起攻击。
不过,歼灭黄维的这一战打的十分艰难。
18军毕竟是国军的主力军,战斗意志很强,12兵团拥有大量重武器,还有二十辆坦克。反观中野,战斗力最强的一纵也只有三门山炮。
在强大的火力下,中野的攻坚战打的十分艰难,前几日的牺牲也很大。
粟裕对中野的困难十分理解,他曾经带着挺进师在国统区打游击,装备上的差距对战局的影响他是深有体会。
所以,粟裕在淮海战役总结中说道:
“有些同志认为中野打黄维兵团打了多少天未打下,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们有些同志忘记了:中野最先担负了外线出击的最艰苦的任务,我们同志忘记了人家的装备……中野一个纵队只有一两万人,而我们华野每个纵队至少两万人。敌人18军比5军强,不弱于74师,而10军、14军、85军也不弱。以中野那样的装备,消灭最强的敌人,是不容易的事情。人家发挥了我军作战的长处,我们应该向人家虚心学习。”
中野急袭没有取得成效以后,也很快转变了进攻思路,采取割裂、侦察、近迫作战和步炮协同的作战方式。
敌人火力猛烈,中野就挖掘掩体,先挖出卧射掩体,再挖出跪射掩体,最后挖成立射掩体。依托堑壕前进,中野迅速突破了敌人重火力防线,给黄维兵团巨大的打击。
为了弥补火力上的不足,中野还发明了“飞雷”,俗称“没良心雷”,这种土造的炸药抛射筒收效很大。
最终,在华野炮纵的协助下,中野四纵陈赓司令员统一指挥,集中优势兵力,将黄维兵团的阵地突破。
临死关头,胡琏还坐飞机空降到了双堆集,试图指挥第12兵团。然而12兵团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在中野、华野的配合下,黄维兵团4个军、1个快速纵队共十余万人被全歼,黄维和杨伯涛统统做了俘虏,只有胡琏侥幸逃脱。
纵观中野打黄维兵团的全过程,从阻击黄维,到布下口袋阵引黄维入埋伏,再到形成包围圈,中野的战术执行到位,各纵战斗力都十分强悍。
最终打黄维需要华野的协助,实在是因为挺进大别山时中野的兵员和装备损失太严重了。但中野的战斗力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粟裕大将的那段话总结的最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