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赌书泼茶,那段最好的时光

多年前读昆德拉的小说,对其中一句印象深刻:“窗外的世界更加美丽,而他如果为此抛弃所爱的女人,世界会因为他付出了抛弃爱情的代价而弥足珍贵。”

窗外的世界与窗内的生活,真是如此一种关系么?

想到林觉民那样的志士,出于自觉的家国情怀割舍儿女情长,境界不可谓不高。他与妻子陈意映的爱情故事,也因此打上伟大的荣光。

可如果不是出于某种主义的崇高信念,不是志于某份改良社会的革命理想,单纯为个人名利离开二人小世界,走向窗外的大千世界,虽然谈不上对错,最终,似乎免不了憾恨。从女性角度出发,也免不了叹一句何必。

即便是那些千古佳话,也存在这般憾恨。因为男女的人生观在本质上悖向而行。

1.

李清照:赌书泼茶,那段最好的时光

李清照与赵明诚,一个是宋词之宗,一个是金石专家,才子佳人,门当户对,情趣相投,这些据说是理想婚姻的三大要素,他俩都满足。

两个人都曾是文艺青年,渐渐上了年纪,又都是文艺中年。

赌书泼茶,被史书记为文坛佳话,又被后来的文人作为典故写进作品:“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是纳兰性德怀念妻子的悼亡诗,用来形容故事中的故事人的故事,同样恰如其分。

李清照在晚年时,为自己和丈夫赵明诚合撰的《金石录》补写了一篇序言。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后序,也是写在后来光阴里的絮语。

宋朝党争不断,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卷入党争漩涡里的人。他罢相不久便去世,家人受其牵连,赵明诚带着李清照回老家青州。

这个变故让她因祸得福,在青州度过了悠闲快乐的十年。

俭省度日,衣食无忧,他俩将积蓄和时间用于金石事业。一起校勘、刻写、整理成册,慢慢建起书库,书库越来越庞大,然后分门别类,登记在册。

“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每天晚饭后,回到归来堂,煮上茶,两人开始玩一个小游戏:

说一个文史典故,看谁先指出典故在哪本书的哪个具体位置。谁赢,谁先喝茶。李清照记性好,常常是她赢。她却因为“得意忘形”,把茶水泼洒在衣服上反而喝不得,于是又一阵欢笑……

面对这样的好时光,李清照直言“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穷一点,苦一点,都也没关系,只要能够自在生活,做喜欢的事。

赵明诚不这样想,他想“穷遐方绝域”。作为男人,他对仕途名利也有执着追求。所以后来一有机会,就去建康走马上任。

兵荒马乱的年代,两人于战乱中分道而行。

再后来,赵明诚因病辞世。李清照从此踽踽独行,于乱世中四处漂泊,遇人不淑,走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晚年。那些哀婉精巧的词作,是从忧愁孤寂的境遇中孕育而生。

“甘心老是乡矣。”不知她自己怎么想,不知赵明诚若知妻子此意是,否有所愧悔。

作为一位女性读者,每每读到这一句,都会感到耿耿于怀。不仅仅为易安居士。

2.

管道昇:珍馐美馔,总不如清闲

赵孟頫因为多才多艺,被誉为“元人冠冕”,又因其书法造诣甚高,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他的妻子管道昇巾帼不让须眉,擅长诗书画,与东晋卫铄并称“书坛二夫人”。

共同的艺术追求,赋予他俩共同的探讨话题,一起品诗做词,一起临摹古帖,一起欣赏宋人的山水佳作。

鉴赏金石文物时,会聊起李清照与赵明诚这对佳偶,遥想二人赌书泼茶的情形。相较之下,他俩的婚姻生活,与前辈何其相似。

他是她艺术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她是他人间烟火里的解语花。

管道昇喜欢画竹,不拘一格,擅于创新,笔锋如飞燕。勤学练习,加上丈夫指教,书画水平日渐提升。她却自谦:“侍吾松雪十余秋,傍观下笔,始得一二。

她认为,自己是女流之辈,没有师承,很难达到一定境界。服侍丈夫十多年,站在旁边看多了,学到一点皮毛。

她在一幅墨竹图上题写:“操弄笔墨,故非女工。然而天性好之,自不能已。窃见吾松雪精此墨竹,为日已久,亦颇会意。”她说操弄笔墨原不属女工,自己生来喜欢写写画画,丈夫恰好精通此道,天天在一旁看,耳濡目染,也就识得其中意趣。

赵孟頫自号松雪道人,管道昇口口声声称他“吾松雪”,夫妻间的恩爱,她对他的崇拜,溢于言表。简直就是秀恩爱。

凉风如水的秋夜,他俩坐在桂树下举杯对饮。酒至微醺,她会唱渔歌,空气中除了桂花的幽幽暗香,仿佛飘来仙风道气,令人心旷神怡。如此生活,可谓神仙眷侣。

自古及今,太多婚姻败在一个色字上——色衰而爱弛。当管道昇玉貌不再,赵孟頫动了纳妾之心。

他做了首小词表明心迹,举例说谁谁有桃叶桃根,谁谁有朝云暮云,娘子你“只管占住玉堂春”。

管道昇没有听之任之,也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作了一首《我侬词》,绵里藏针地表达出白头偕老的心愿。据说,赵孟頫读过这首词,再也没有提起纳妾之事。

无独有偶,当年司马相如发迹后,想纳茂陵女为妾,卓文君凭一首《白头吟》换得他的回心转意。

一首诗,一阙词,就能挽回男人驿动的心吗?

世人对赵孟頫的气节有所诟病,因为他后来归顺元朝,入仕当官,又深得忽必烈赏识,最终做到翰林学士。管道昇妇凭夫荣,被封为魏国夫人,享尽荣华富贵。

眼看自己丈夫越做越大,自由却越来越少。管道昇并非贪图享乐的庸脂俗粉,她写了一首词给丈夫,委婉表达心志:

身在燕山近帝居。归心日夜忆东吴。

斟美酒,脍新鱼。除却清闲总不如。

宦海里沉浮多年,赵孟頫其实和妻子有着相同的愿望:

侬住东吴震泽州,烟波日日钓鱼舟。

山似翠,酒如油,醉眼看山百自由。

多次请求下,赵孟頫得以辞官还向。烟波浩渺,一路向南。

归途中,年近花甲的管道昇病逝舟中。无尽的遗憾,似那利剑也斩不断的流水。

3.

柳如是:偕隐林泉,有什么不好吗?

在明朝文坛,柳如是与钱谦益这对老夫少妻谱写了别样的爱情故事。

柳如是出生卑微,老天赐予她一副好皮囊,与聪慧的头脑,她凭此成为秦淮名妓中的头牌。

多少富家公子,纨绔子弟,黄冠炼客,湖海名流,在她那里来来去去,都无非红尘过客。

历经坎坷,尘埃落定,她最终的归宿是江左大家钱谦益。

他贪爱她的容颜,她仰慕他的才学。二人于虞山脚下相逢作揖,一个称对方如是君,一个称对方牧斋兄。

钱谦益甘愿冒乡风民俗之大不韪,以匹嫡之礼,将心爱的如是君风风光光迎娶进门。

他为柳如是耗费巨资,在虞山为她另筑一屋,取名我闻室。如是,我闻,合起来就是佛经中惯用的一句话:如是我闻。室内悬挂有条幅: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在此,他俩吟诗作画,对酌赏月,琴瑟和鸣。有时也一起游山玩水,恩爱绸缪,缱绻无限。

传闻有一天,钱谦益对柳如是说了句:“我爱你乌黑头发白个肉”,柳如是回答得很顽皮:“我爱你雪白头发乌个肉。”

人是文化的产物,人也始终被时代浪潮裹挟着前行,要么逆水行舟,要么随波逐流。

他俩结婚没几年,明清两朝的矛盾白热化。有一夜,借着酒兴,柳如是劝说夫君,于国破之日,两人应当一起殉国。

在家国情怀面前,他俩出现了原则性的分歧。柳如是宁可玉碎也不愿瓦全,钱谦益饱读兵书,满腹经纶,始终怀揣政治抱负。

何种人生观,指引一个人选择何种道路。和赵孟頫一样,钱谦益在国破之后,做了别朝的官。

当他北上京城去做清朝官员时,柳如是写信劝阻:

“妾以为相公富贵已足,功名已高,正好偕隐林泉,以娱晚景。江南春好,柳丝牵舫,湖镜开颜,相公徜徉于此,亦得乐趣。妾虽不足比文君,红佛之才之美,藉得追陪杖履,学朝云之侍东坡。”

身为“女侠名姝”,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柳如是的勇气与操守胜过男人,也活得清醒通透。

在她看来,丈夫的富贵功名已经足够,是时候退出官场,归隐山林了。江南山清水秀,恬淡生活,有什么不好吗?

她说自己文采虽不如卓文君,貌美不及红佛,却愿意像王朝云服侍苏东坡那样,余生相伴,不离不弃。

身逢乱世,难以实现岁月静好,两人始终在时代浪潮逆流向前,直至壮志未酬的钱谦益在红豆山庄忧愤离世。

失去牧翁袒护,柳如是不愿忍受族人欺辱,以白绫悬梁自尽。这样的收梢,让人不甚唏嘘。

不管李清照生命里最好的时光,还是管道昇向往的清闲,或者柳如是渴望的归隐,都让我重新想到昆德拉那句话。

窗外的世界果真更美丽?更值得耗尽一生精力与性命去孜孜追逐吗?

男人理性地将爱情作为生活不重要、乃至是消遣的一部分。而女人,却感性地将爱情视为生命的全部。

“不让岁月倦了等待的心,我的世界随你到天涯遥远。历尽万水千山是否心意相连,不求生生世世不想朝朝暮暮,但愿平平淡淡携手游人间。”

歌里是这样唱是,也只有歌里唱得这样好听。

傳承古琴艺术 弘揚傳統文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