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拳时如何轻松做到沉肩、坠肘、塌腰?

所谓的沉肩、坠肘、塌腰是一个长期修炼养成的行为习惯,是需要亲身体会而论的,塌腰就是塌腰,不会成为塞腰,沉肩就是沉肩,不会成为端肩,坠肘就是坠肘,不会成为托肘,所以不同的只是个人的自身感受而已!那么有没有衡量功法理法的标尺呢?传统武术练功就是亲身感受的过程,然而现在的人都在不断的从言语中、文字中去寻求“答案”,而忽略了自身的亲身感受过程。这就叫做:光说不练!

沉肩

单手向上举起,与耳平齐。一个二十分钟,你自然就会体会到什么叫“沉肩”了。如果你身体感知能力有限,反应能力比较木讷,还是体会不到什么叫“沉肩”,那么这时你把手往上够,去摘星揽月亮,然后放掉“往上够”的意念,上肢放松,保持自然上举的姿势,反复多次,必然就会理解什么叫“沉肩”了。

坠肘

随便找一本你爱看的书,双手拿住,或站桩或打坐都随意,过一个小时,你体会、观察你的肘尖是不是向下的,而且书本的重量都是坠向肘尖的。如果你一小时中真的看书看进去了,事后发现自己的肘尖外撑,那么请允许我在这里膜拜您一下,你就是活神仙。其实肘尖外撑也可以坠肘,姿势是不妨碍坠肘的,所以外形不是评定坠肘的标准,坠肘只是一种感觉!但是就坠肘这理法也要花上一定时间来体会的。

塌腰

初学(行拳)的人是很难做到。初学者首先是很难放松,其次是总提着气,想要体会什么是塌腰,坐胯等等,如果不明道理不遇明师指点,那可真要看各位的造化和悟性了!

告诉大家一个方法,满坐在床边,双脚离地。这个姿势瞬间就能体会到什么叫塌腰,不过我建议最好多坐一会,并记住这感觉?然后把它应用到行拳中去!不过初学者长期的生活习惯,很难一次做到位,但随着习拳时间的增加,逐渐的就放松下来,骨骼自会调节,气息也会从胸口下落于丹田。这时你就明白什么叫真正的塌腰了!

最后再告诉大家一个最快学会的沉肩、坠肘、塌腰的方法,其实只要学这一个动作就够了——那就是站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