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记忆法》读书笔记(十八)

第四章 遗忘与保持

二、遗忘的规律

向两个人出示同样的试题:“什么是准则?”如果两人都无法答复,那就是发生了遗忘。

假如题目改成下面的选择题:

准则是:①人们的言论、行为等所依据的原则。

    ②人们制定出来的规定或公约。

    ③人们共同遵循的风尚、习惯。

有一个人判断是①,另外一个人记不起来,无法判断。那么,前者是发生了不完全的遗忘,后者属于完全遗忘。

遗忘情况的发生是由于在识记时大脑细胞接触到的刺激较弱,过后又未得到加强,或者受到了极强的干扰,无法重新兴奋。干扰情况稍轻的就表现为不完全遗忘,需要给予一定的提示才能回忆出来。

刺激与干扰的强弱决定遗忘的程度,从这一点出发,进一步分析影响遗忘程度的各种因素,掌握遗忘的规律,以采取相应措施。

遗忘的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1.学习目的与兴趣

对任何人来说,最先遗忘的都是对自己没有重要意义的、引不起兴趣的材料。因为材料不吸引自己,当然很难使大脑神经细胞高度兴奋,无法留下深刻印象。爱好文学的人与搞服装设计的人同看一部电影,搞服装设计的人过后能裁出演员穿的服装样式,而爱好文学者能记住许多美妙的语言,但要是问后者哪个角色穿什么领子样式的服装,一般是记不住的。

心理学家们做过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实验,给两组大学生阅读同一篇1400字的论文。实验开始时,主持人对这两组被试验者作了不同的说明。他对第一组说明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毕立即考试,同时还告诉他们两个星期后还要测验一次,检查记忆效果。对第二组只说明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后立即考试,在考试完后才告诉他们两个星期后还要测验一次。结果第一次考试两组成绩大致相同,但两周后的测验,第一组记忆成绩远远高于第一组。由于第一组在阅读时已明确准备两周后测验的目的,其结果就大不相同。这说明目的与欲望关系极大。有些学生能很快将书背得滚瓜烂熟,老师检查很满意。可是隔几天后再测验默写,他却记不完整了。因为他当时仅仅想到要通过老师的检查,没有定更远的目标。

目的和兴趣往往是一致的。想当音乐家的人,对音乐课特别感兴趣,乐理知识记得也好。通常当学生不喜欢某学科时,老师讲什么他都记不住。假如某次启发使他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或老师的引导使他产生了兴趣,其遗忘率就逐步下降。

2.学习材料的性质

一个会游泳的人隔了十年再下水仍然会游泳。因为这种动作性的“材料”是很难遗忘的。一般规律是:形象的材料比抽象的材料好记,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好记,图形材料比文字材料好记。因此正确的记忆方法应尽量地利用形象、图表和对无意义材料进行有意义加工,抛弃死记硬背。

3.识记材料的数量

背100字的课文比背1000字的课文容易,这是不言而喻的。那么是不是背1000字要用背100字的10倍时间呢?下表是心理学家来温做的一个实验材料,它表明记内容量大的材料,花的时间相应要多一些。

上表说明,识记100字的课文用9分钟,识记1000字的课文时,平均每100字用了16.5分钟,识记1万字的课文时,平均每100字用了42分钟。显然,随着识记量的增大,大脑负担加重使记忆功能下降。同时,大量的内容材料在整个识记过程中产生互相干扰而造成遗忘。所以,相应地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因此,有的学生为应付考试,复习时不把一大堆材料记完就不休息,这是不符合记忆规律的。正确的记忆方法应当将太长的材料分段记忆,但不可机械地割裂材料。假如是一篇文章,先要从总体上把握全文的层次,再分层次记下来,中间适当休息。不过要注意掌握,层次不宜分得太碎。

4.过度学习遗忘率低

记材料时是刚好能背诵就停止,还是多背诵一两次呢?这主要视学习材料的难易而定。简单易记的材料,只需能背诵即可停止,如背诵骆宾王的诗《鹅》。繁难一点的材料,在能够背诵后最好不立即停止,而多背诵几次,即是进行过度识记。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试验过让被试验者对规定的内容进行不同程度的学习,在4小时以后再回忆,其回忆的百分率差别很明显,详见下表。

回忆率是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而增大的,但有一定极限。在难度适中的情况下,以刚好能成诵所需的诵读次数为100%,那么学习程度达到150%时,回忆效果较好。例如背诵一段课文,诵读四次后就能背下,可多诵读两次,使学习量达到150%,以后回忆效果就好多了。但若学习量超过150%,回忆率并无明显增长。一般情况下,能背诵后再完整回忆一两次就行了,也就是要求稍有过度的学习。

5.记忆材料的序列位置

试读一首诗然后回忆,能记得最好的一定是前面和后面的诗句,而中间的较模糊。同样,对自己上星期日、星期六做过的事,较容易记起来,而上星期三的事,却不那么容易回忆。即便是与人接触,第一印象和最后分别时的情景也比中间的谈话过程更容易回忆出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波斯特曼的实验表明,一般对中间项目的遗忘量是头、尾两项的两到三倍。这种现象主要是抑制造成的。大脑在记忆时有这样的特性,记忆前面的材料会影响到记后面的材料,对后面材料的记忆也会干扰前面材料的巩固。心理学上称之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头的材料只受到后面来的倒摄抑制。处在末端的材料只受前摄抑制。而中间的材料是处在极不利的位置上,既受前摄抑制也受倒摄抑制。(见图)

要尽量避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可做如下处理:一是将长材料分组记忆,使处于前后两端的材料增多,中间部位材料减少。例如一系列的9个词,只有两个处于两端。要是分成三组,就有6个词处于两端,相应的受抑制的干扰就少;二是在要记的材料较多时,可将最重要的放在识记的开始与结尾时处理。正如有经验的领导人,在开会时总是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会议开始或结束时来讲;三是遇到必须完全记下的重要材料,在中间部分多花一点精力。例如例如较长的外语单词EXERCISES(练习),可分成三节,EXE、RCI、SES,用心记中间的RCI,两头是不难记的.

记忆心理研究还表明,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干扰程度与材料的性质有密切关系。先后识记的两种材料性质相近时,抑制干扰大,例如刚学完汉语拼音就去学英语,容易读错;而两种材料性质差异较大时,抑制干扰小。因此,应该将性质差异大的材料穿插学习,如学校将文科课程与理科课程交叉安排授课。在记同一课内容时,也应尽量排除抑制干扰。例如复习英语单词,不要一口气读几百个A字头单词,又读几百个B字头单词,而是岔开来,先读5个A字头的,再读5个B字头的……周而复始,效果更好。

(0)

相关推荐

  • 过关自查表丨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过关自查表

    第四单元要识记.过关的内容单元首页人文主题☆家人.<静夜思>是一首古诗,浅显易懂:儿童诗<夜色>和散文<彩虹>用孩子的视角,童趣的语言进行表达:<端午粽> ...

  • 常见的遗忘原因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反映的心理过程.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操作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像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在一定的条件下这 ...

  • 《快速记忆法》读书笔记(二十八)

    第六章 通过身心锻炼提高记忆力 人的能力到底有多强,其记忆力可以发挥到什么程度,在目前仍无定论.但是可以肯定,人的能力远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让我们从一些简直不可思议的现象谈起:一个人从大火中抱出一位1 ...

  • 《快速记忆法》读书笔记(八)

    第二章 快速记忆的方法 <快速记忆法>读书笔记8 八.分门别类  有条不紊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人们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现象的总结,对有某种相似点的人或事物,我们 ...

  • 《快速记忆法》读书笔记(十)

    第二章 快速记忆的方法 <快速记忆法>读书笔记10 十.观察特点 记人快准 任何一个人在生活中,无论衣食住行还是工作.学习,都要与别人发生关系,都要与其他人打交道,记人便成了必不可少的事. ...

  • 《快速记忆法》读书笔记(十二)

    第三章 记忆法在学习中的运用 二.记语文知识 学习语文要记住作家与作品,为了不混淆,最好将作品与作者用新奇形象"扣"在一起.如: <白杨礼赞>与茅盾--白杨树上挂满了矛 ...

  • 《快速记忆法》读书笔记(十四)

    第三章 记忆法在学习中的运用 四.记政治知识 中学政治课要求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名词解释量很大,有人曾按教学大纲要求统计出中学政治名词解释共348条.这些词条内容大都是抽象的,宜多采用逻辑记忆--中心词法 ...

  • 《快速记忆法》读书笔记(十五)

    第三章 记忆法在学习中的运用 五.记地理知识 地理知识中的大量数据可以用换字法记.如下列几个地理方面的世界之最: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世界最高峰,爸爸试试电死山. 死海,海平面以下39 ...

  • 《快速记忆法》读书笔记(十六)

    第三章 记忆法在学习中的运用 六.记理科知识 与文科相比,学习理科更需要逻辑推理,需要对概念的正确理解,不能光靠死记硬背.但这并不等于说只需理解,不需记忆.因为所有的推理都依赖于大脑原来贮存下来的知识 ...

  • 《快速记忆法》读书笔记(十九)

    第四章 遗忘与保持 三."温故"须有方 <论语>中的开篇就有孔子的一句教人复习的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了学习要经常复习.复习正如辛勤的田 ...

  • 《快速记忆法》读书笔记(二十)

    第四章 遗忘与保持 四.顺利回忆的方法 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由于种种因素影响,不能顺利地回忆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有时,记得好好的东西一下就回忆不起来.有些材料过去记得很熟,长时间不使用,需要回忆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