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的本质区别
51. 医圣张仲景说:脉浮,病在表,(如果病人无汗,身体疼痛,脉比较充实)可以发汗,适合用麻黄汤。
52. 脉浮,而且脉数,跳得快,如果病人无汗、身体疼痛,可以用麻黄汤发汗解表。
53. 如果病人经常自汗出,也没有感到身体很热,就是爱出汗,稍微一活动就出汗了,而且汗很多,这是病位在表,津液虚,可以用桂枝汤。桂枝汤里面的生姜大枣炙甘草芍药补津液,还有服药后喝一碗热粥也补津液;桂枝把能量调到体表。身体的津液充足了,能量到了体表,这时病人的自汗出就停止了。
桂枝汤是调整人体大循环的,如果人体大循环有问题,就可以用这个方子。
54. 病人体内没有病,经常在某些时间段感觉身体发热,接着就出汗了,长期不愈,这也是病在表,津液不足。在发热出汗前,喝桂枝汤,服药后到了发热出汗的时间可能就没有这些症状了,病就好了。
55.病人着凉感冒了,脉浮紧,不汗出,结果流鼻血了。如果流鼻血后病情没有解除,这时的证是病位在表的实证,因为毛孔闭合汗出不来,所以是实证,体表有淤堵。疏通瘀堵怎么办呢?用麻黄宣散的势能打开毛孔,杏仁也有宣散的作用,再加上桂枝向体表调能量,炙甘草补津液,就是用麻黄汤发汗解表。
慢性鼻炎,经常鼻塞、流清涕,平时身体没有汗,身体的津液也比较充足,这时就可以用麻黄汤。
56. 病人六七天不大便了,肠道里面有瘀堵,病人头痛,身体发热,脉应该洪大有力。这个证的大局是里有瘀堵,同时有热。这时应该帮助身体排除体内的淤堵,用承气汤。
如果病人这个时候的小便是清的,颜色不黄,头痛,身体发热,虽然几天没有大便,腹部按压做腹诊也没有硬块,没有压痛感,就不是里面堵住了,病在表,如果还有头痛,可能会流鼻血,这时可以用桂枝汤,不能攻下,否则就会误治。
腹诊很重要,多一个证可以帮助我们诊断病情。在取证时,越全面越好,这样才会提高诊病准确率。有时腹诊还会发现心下痞,如果不腹诊就容易漏掉这个证。
57.病人伤寒已经发汗好了,过了半天却感觉心烦,脉浮数,病仍然在表,但是之前发汗已经损坏了身体的津液,这时身体津液虚,就不能发汗解表,可以用桂枝汤。
这个条文很清楚的说明仲景对于表证是否应该发汗的尺度把握,学伤寒就要在这些地方思考明白。
58. 人病了,或发汗,或催吐,或泻下,或者身体出血损耗了血液,或者损耗了津液,这时如果身体没有进一步出现心烦、怕冷、恶心等症状,是身体的津液自行恢复了,病可能会自愈。
人体会有一定的能量储备,很多病不经过治疗过一段时间身体就自己康复了,这就是人体还有能量,还有免疫力,能够自愈。用药也是恢复人体的正常运行状态,恢复免疫力,然后免疫力会自行排病。免疫力就是人体的阳气,阳气是什么呢?就是人体的津液。免疫力、阳气、能量、津液,名称不同,所指的是同一个事物。
59.病人经过厉害的拉肚子,又被发汗,这是小便很少,是因为之前的拉肚子和发汗损耗了身体大量的津液,津液不足了,所以小便就少了。这个不必进行治疗,等津液回来了,小便正常了,病就自己好了。
拉肚子、发汗、催吐,都会消耗身体的津液。熬夜、运动出大汗、加班、思虑重,人体的身体运动和精神活动都会都会消耗身体的津液能量。
60. 病人拉肚子后又发汗,从里和表都消耗了很多津液,身体的能量就不足了,就会怕冷颤抖,脉微细。这时的怕冷是身体能量不足,不同于太阳表证发热的怕冷,那个是身体内外温差大造成的怕冷,这个是里面的能量虚了。
体表和体内的津液都不足了,所以血管里面的血也不充足,血管就变细了,脉微细,同时也怕冷了。这个时候病人的脉是阴脉了,人体进入了阴证。如果病人的肠胃运化能力没有受到影响,等津液恢复了,怕冷就没有了,脉也会变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