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槊和枪的区别

刚才看视频,一位大师讲:矛、槊、枪的区别。说矛尖是短剑形状,槊尖是长剑形状,枪尖是什么什么形状,带枪缨......
其实枪和矛的根本区别在杆,不在尖。
枪和矛非常容易区分:
硬杆的是矛

软杆的是枪

这是最大的区别。至于枪尖矛尖什么形状,有没有红缨,都不重要。长矛完全可以有红缨,长枪的枪尖也完全可以做成剑形。
历史上是先出现的矛,后出现的枪。矛在商朝就有,枪得等到宋朝。从时间上也能看出来,矛,一定是早期武器,制造简单。枪出现的更晚,必然更先进。矛的硬杆就是典型的原始、简单。大刀长矛,这个矛一定是硬杆,普通老百姓简单制造的武器。大刀也是大刀片子,大铁刀。
至于矛尖是剑形,那是因为从商朝到唐朝只能做出这种造型。不是能造各种形状的矛尖,剑形最好用。而是只能造剑形。

硬杆的矛出现的早,是一款比较简单的武器。槊属于矛的一个分支,特别长的矛叫槊。丈八长矛就是槊。槊尖也是剑形,但更细长,利于破甲。
但矛和槊有个毛病,也是硬杆带来的毛病。
小说演义、影视剧里的武将是丈八长矛舞的上下翻飞,连挑多少敌将。在现实中完全不是这样。古代打仗,骑马作战,马跑起来冲锋,产生的冲击力,不是人体能承受的。再强的武将也是人,是人就得受人体血肉之躯的限制。
当你骑马冲锋,长矛刺中敌人的那一刻,手是握不住的。马的速度,敌人铠甲的低挡,产生的力,人手、手腕无法承受。如果硬握长矛,首先是握不住,其次手和手腕也得受重伤,虎口开裂,手腕骨折......
所以,古代骑兵的长矛是一次性的,在刺中敌人的一瞬间,立即松手。矛留在敌人身体里,自己人直接冲过去。然后再拿其他武器继续作战。不能像电影里那样,刺中一个,拔出来,再刺。
当然,打完了回来找自己矛,下马拿矛和敌人厮杀是另外一回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蒙古骑兵拿的也都肯定是矛,硬杆、落后,一次性。
有些人会觉得一次性是不是太浪费,这是多虑了。你的部队要是每个人都能刺中一个敌人,那就打赢了。打完了可以回收,也可以叫输家100倍的赔偿。
矛杆是硬的,马上作战产生的冲击力,人无法承受。东方人靠手法解决,刺中的同时松手。

西方人肯定会在工艺、制造上找办法。西方的长矛跟电线杆子似的,非常粗,非常长。所以很多人都被它的外表蒙蔽了。它的矛杆也是硬的,但非常脆,非常不结实。当长矛击中敌人的时候,冲击力会立即把长矛震断。然后骑士把剩下的半截矛扔掉。他们是靠这个解决震手的问题。其实也是一次性。但不能回收。
槊也是一样,脱离不了矛的桎梏。隋唐时期,槊很流行。但仔细看那时候的武将作战记载,往往都是槊刺中以后,双方发生扭打。也是刺中立即松手,借着冲击力,人抱在一起。

蒙古骑兵的弯刀是不开刃的,依靠马的速度,收割敌人。
到了宋朝,制造工艺进步,产生了软杆的枪,这比矛就先进多了。骑兵的长枪杆是软的,刺中敌人的一瞬间,枪杆弯曲:缓冲。大幅度减少冲击力,这才能做到不用松手。刺中敌人以后,枪能缓冲一下,随后又能把敌人弹开,骑士可以借力把枪再抽回来,继续使用。
矛和槊只有刺的功能,非常单一,直直的,一条线捅过去。软杆的枪花样就多了,枪杆一抖,枪尖变成一团,敌人很难挡。跟弧线球一个道理,按直线看你以为打不到你,结果枪杆一弯,枪尖能扫上。
步兵在马下打架,不涉及马冲击力的问题。但枪的使用技巧也要比矛丰富。
矛和槊是简单粗暴的武器,适合猛将,张飞、尉迟敬德这些人。到了罗成这里,就得花枪了,你得玩出花。

而且到了宋代,工艺进步,能做出各种形状的枪尖,功能非常全面。但只要是软杆,尖做成剑形、长剑形、三棱形......不管做成什么形,它都得叫枪。只要是硬杆,不管尖是什么形,都叫矛。
矛槊的硬杆,枪的软杆,都涉及到很复杂的制作工艺,这里就不详谈了,有机会再说。
小说里的岳云使用的是双锤,但实际上他的兵器是铁枪。使铁枪的还有王彦章。铁枪,是短枪,一米左右。这种武器能砸能刺,适合力大的猛将贴身近战。要说三四米的铁枪,铁杆,谁都扛不动。但是,铁枪只是民间故事的一种不专业叫法,严格地讲,这种武器不能算枪,说它是矛也不太严谨。只能算特种武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