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史最重要的一个字,王羲之都放在首位

'永'字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与意义,'永字八法'几乎成为每一个习书者必须知道的知识。传统观念认为,写好永字是考验习书者(特别是初学者)基本功的一个重要依据。所以了解永字、写好永字、用好永字显得很有必要。下面结合教学中的所得来谈谈'永'字。

说说永字故事

'永'在现代汉语中是'长久'的意思,'永远'是常用的词汇,其实这并不是'永'的本意。'永'在篆书中写作' ',与' '(水)相近,《说文解字》释'永':'长也。象水坙理之长。《诗》曰:'江之永矣。'长也,指水流长,形容水势长流的样子。江河日夜不停地流淌,长年累月地奔腾,'川流不息'的确道出了江河永不停息的特点。

当年孔子站在河边曾叹息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随着语言的发展与变迁,'永'字便由'水流长'再引申到'长久'的意思,久而久之,引申义便成了'永'的主要义项。

自隶变至楷后,笔法逐渐完备,法度愈加森严,'永'字因备八法之势而受到书家的关注。
相传东晋的王羲之始对永字八法作总结,历代书家皆对此予以青睐。也有人说是隋代智永所创,智永本为羲之七世孙,后来远离尘世出家为僧,取法号'法极'。他酷爱书法,书宗二王,传家法,为了学好书法他立下誓言:'书不成,不下楼',在河南永欣寺苦练书法三十年,用坏的毛笔装了八竹簏,遂葬之曰'退笔冢'。
精微堂

妙算毫厘得天契,始知真放本精微 ——苏轼 专注文房用品传承,创新!
13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据说他对永字情有独钟,觉得'得永字而增智慧',因此又取名'智永'。僧智永与其兄惠欣皆出家云门寺,据传是王羲之旧宅。后来梁武帝以二僧德高,便以二僧之名,各择取一字,取名'永欣寺'。后来的许多书家都认真研究过'永'字。
其实对于永字的关注,周汝昌先生考证,大约起于汉末两晋之间。自汉末至晋,皇帝年号以'永'字开头的甚多。比如:东汉:永平,永元,永初,永宁,永建,永和,永嘉,永兴,永寿,永康,永汉。三国(吴):永安。西晋:永平,永宁,永安,永兴,永嘉。东晋:永昌,永和……如此一来,永字的使用频率极高,人们的关注研究也随之加强,逐渐经过书家总结,最终成为'永字八法'。

谈谈'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中的八个字:侧(点)、勒(横)、策(提)、掠(长撇)、啄(短撇)、弩(竖)、磔(捺)、趯(钩),比较生涩难懂。笔者以为在讲解中应力求简明扼要地诠释,生动形象地比喻,把其中最关键相关的意义揭示出来即可,不必夸大其词,故弄玄虚,试析之:
点为'侧',为什么叫'侧'呢?因为在篆隶中点画大都平正而放置,稳健有余,动感不足。至楷书,点才斜侧起来,正如卫夫人所说:'点如高峰之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点的形态很多,但其基本特点是'斜侧有神','如鸟之翻然侧下',故以侧称之。
新品:仿绢布蝉翼毛边
纸细腻,不洇墨
点图下▼

交易担保 墨相文坊 仿绢布蝉翼毛边,给你古人写字的感觉 小程序

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原意指马缰的末端衔在马口,取其不平不直,形状相似。横画在书写时,起笔和收笔需要勒住笔锋,不宜顺锋滑过,以免轻飘板滞故名。横取上斜之势,如骑手紧勒马缰力量内向直贯于弩,如卧笔横拖或下斜则疲沓无力。
竖为 '弩'。弩,有力的意思,竖画取内直外曲之势,如弓弩直立,虽形曲而质含无穷之力。在书写时笔锋犹如拉弓射箭,力足而有弹性。
短撇称'啄',为什么?啄,鸟类用嘴叩击并夹住东西,主要是指写短撇的动作如鸟啄物,简洁迅速,短而爽利,故以啄称之。
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状似燕掠檐下。取其舒展飘逸之通感。写掠画应如以手拂物之表,行笔渐渐加速,出锋轻捷爽利,有潇洒利落之姿,但力要送到末端,否则就会飘浮无力。
提为'策'。策,马鞭也,在这儿做动词用。以鞭策马,着马即起,用力在本而得力在末,正如提画之运笔,着纸即起,轻快出笔,势足锐健。
捺为'磔'。裂牲为磔,此指笔锋开张也,写时要笔锋轻落,右出后缓行渐重,至末处微带仰势收锋,要沉着有力,一波三折,势态自然。
钩为'趯'。趯,跳跃状。作钩时,先蹲锋蓄势,再快速提笔,顺势出锋,力聚尖端。如人要跳跃,需先蹲蓄力,然后猛然一跃而起。
……

看看永字结构

对于写字教学,笔者一直坚持'读字、说字、写字'三步教学法。读,就是看,古人为什么用'读'字呢?
大概是因为古人'读书'是很下工夫的,所谓'心到、眼到、口到',要求极为严格,故借'读书'之'读'用于观察字形,谓之'读帖'以表示对看字的严格要求。
说,是把看到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是口语训练的好机会,对师范生尤其重要。写,是最后一步,有了看的基础,就有可能写准确,孙过庭所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确为的论。那么'永'字该怎么'读'呢?不妨先看三个点:(图一)
图一
上方一个昂首点。此点位置有两个特点:一是位居中竖正上方,这样使整个字端正挺拔而不歪头曲背;二是点与下边主体部分留有空白,使点跳起,神气十足。若二者缺一便不美观,二者皆失,其字甚丑。孙过庭《书谱》说'一点成一字之规',非虚语也。
中间一个聚集点。这是永字的中心所在。在中竖的中上部,使整个字上紧下松,舒展大方。正如人体自身,上短下长。若此点居中或偏下,则如人腿短小,比例失调,形状难看。
下边一个立足点。此处是钩的所在,如人脚立于地上(钩为趯 ,如人踢脚,猛然抬起),撇捺分展左右,不可下垂拖长与钩一线,否则,如人穿衣服长拖于地,不简洁利索,失去神采。
看完三点,再注意一个大局和一个细节。启功先生有诗句云'运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从纵横上说,'永'字是一个略高字形,写宽扁了不美观,这是大局。从聚散处看,中心聚集处要注意分寸,不可太紧。一般是左离右靠,若都靠上去则局促憋闷,呼吸不匀,这是细节。
读帖看字很重要,眼要如'庖丁之目',目无全字。用眼之时重在用心,心若不到,眼手徒劳,古人云:'心摹手追',可谓言真意切。

写写永字形态

'永'字有许多美好的形象。《兰亭序》中的第一个字便是'永'字,体态端庄,潇洒大方;(图二)《伯远帖》中'永'字舒展洒脱,最具晋人风韵;(图三)智永《千字文》中的'永'字秀丽雅致而风骨自在;颜揩中的'永'字气势开阔,颇具正大气象;柳书中的永字锋棱俱在,风骨铮铮……
图二
图三
在书写过程中,要采用摹临相结合的办法,在准确的基础上求熟练,启功先生说:'工夫是准确的重复',若写不准而机械重复,只会南辕北辙,巩固错误。写准了一种形态之后再多看历代名家所书'永'字,以提高眼界。
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眼高是手高的前提。临准了可以叫'复制美',在这基础上可以逐渐'创造美',有了正确的方法加上持之以恒的毅力,就一定能写出一个漂亮的'永'字来。
当然,对于'永'字我们有研究的必要,但又不能将其神化,所谓'只要写好了永字其他的字就不用练了'显然是夸大其词。并且在'永字八法'中撇画有两个,但折画没有总结,也属遗憾。
一个汉字便是一种文化,学习一个'永'字也能探测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许是书法之所以具有无限魅力的原因之一吧。

作者:刘慧龙

来源:慧龙书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