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读139、孔子的“仁”是什么

先说说孔子的仁是怎么来的?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十五岁就致于学,为什么?生活环境所迫嘛, 为了改善生活环境而学嘛!19岁在季氏做'委吏'、'乘田',做得怎么样?孟子说:会计当、牛羊茁壮长。意思是尽到了自己的本职,做委吏料量平,出入账都对得上。做乘田,牛羊都长得好。从这一点就看得出孔子是个务实的人。

三十岁创办私学,教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既然敢创办学校,教书育人,首先肯定六艺是精通的,要不然半吊子能教出来什么!也不会有人来求学。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务实、精通六艺的人,为什么要选择教学?而不是去社会上作为一番?

难道是社会环境没有他的立锥之地吗?可以说这样的人放在二十一世纪那也是宝贵的人才啊,哪个公司不想要这样的人呢?况且那个落后、人才稀缺的朝代。而真正的答案就是孔子自己说的:三十而立。我们一般人理解的'立'的主语是财富、社会地位,是成家立业。假若孔子的'立'也是这样,那么他应该在季氏家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才合乎逻辑。史书上也没有孔子被赶出季府的记载,这说明孔子是主动辞职不干的,选择办学、教学是主观行为,而不是被环境逼迫的。学费是一束修,就是一捆干肉,收干肉能发家致富吗?显然不能,孔子办学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发财。

通过逻辑推理,再来看什么是三十而立?'立'的不是成家立业,而是'志于学'。通过教学提问、思考、解答从而教学相长, 增长学问。是这样吗?子曰:'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是乐乎。'这是学习的快乐。'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也,不如丘之好学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向老子问学周礼、向师襄子学琴、向檀子请教、向渔夫请教……,都是'志于学'的表现。

孔子有教无类,为什么?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人生经历,有不同的问题和观点嘛,有教无类可以让他了解到更多知识嘛。可以说孔子都是从事实出发,在平常中探索、学习,了解世界、了解人类。以至后来子贡问: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孔子用一个字概括了一种人生,可以说这是庞大的阅历后,高度的总结啊。

孔子十五致于学、三十志于学,跟他的童年经历不无关系啊,一个在困境中成长的人,感受最多的当然是磨难和痛苦,因为人痛苦才有志于学去除痛苦的心愿,这和佛家离苦得乐是一个道理。

再来看孔子的仁是什么?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德、仁',是让人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君:古代译为最高统治者,《仪礼·丧服》篇讲:君,至尊也。曾参在《大学》里把一个普通人到平天下的君子的进化过程和逻辑关系写得很清楚了。简单地说我们绝大多数人是活在得失价值系统下的,被孔子称为'小人','小人'通过修身超越、突破'得失价值系统'变成君子,也等于思想行为站在了'小人'之上,到达了食物链的顶端。

因为他已经看透了人性,看透了人类社会的本末,通过人性能知道一个人的优缺点,通过优缺点能知道人的行为习惯,通过行为习惯能知道做事的结果。简单的说就是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干什么,他可以推演出来。这是君子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这也是孔子为什么能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因,首先他得有能力看到别人的弱点、缺陷,才有教的可能。

当一个人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常常会引发灾难。像霸王项羽,因他而死的人以百万计,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这是个极大的数字。又如诸葛亮、司马懿对垒,故事的背后是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多少家破人亡的人间惨剧。而我们呢,日夜研究他们的三十六计、七十二般变化,背后的人间惨剧被所谓的'成功代价'一笔带过。从人类的角度来说,这是灵魂缺失、丧失人性的行为。这是孔子反对战争的原因,他看到的不是一将功成的辉煌,而是万骨枯的人间地狱。

子路问老师:听到了一个道理,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践?孔子说:那怎么行,要先问过父亲、兄长才行。冉求问:听到了一个道理,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践?孔子说:是的,听到了就应立即实践。他两问问题的时候公西华都在旁边,公西华就问老师:他两问的问题一样,为什么老师给出的答案不一样呢?孔子说:子路性格鲁莽,所以让他问父兄,以求减少行为过失。冉求优柔,做事不果断,于是要打消他的疑虑,让他放心去做。

孔子透过人性看到别人的弱点、缺陷,想办法帮别人在行为上弥补缺陷,而不是掠夺、奴役。这是儒家'德、仁'由来的原因,是曾参'止于至善'的原因,是王阳明'致良知'的原因。当人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以天下大同的思想境界去爱人,才是治国平天下的君子。

孔子仁的表现

《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弱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鲁国颁布了一道法令,鲁国人在其它诸侯国沦为奴隶的,若有人帮奴隶赎了身,这个费用可以在鲁国国库报销。子贡赎了人,不去国库报销。孔子批评子贡:子贡你这样做不对啊,你赎了人不去报销,以后就不会有人去赎人了。你领了赎金,天经地义,不领赎金会导致更多的鲁国人得不到救赎。子路救了溺水者,别人牵了头牛来感谢他,子路收下了,孔子夸子路:你做得好啊,这样以后勇于救人的人就更多啦!

照我们普通人的眼光,子贡很高尚,子路很平庸。可结果孔子批评子贡、表扬子路。为什么?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活在得失价值系统下,以'得失'选择、指导思想行为。假如哪一天其他人在国外遇到了鲁国的奴隶,他就会想:假如我今天赎了人不去报销,经济上就会受损失。去报销的话,和子贡就形成了对比,别人就会说子贡高尚,我跟子贡比就差远了。赎了人不报销经济上受损失,报销了名誉上受损失,因为'失'干脆不做了,这就导致奴隶得不到救赎,所以孔子批评子贡。子路救了人,收了好处,以后其他人遇难,路过的人会因为'得'而勇于救人,所以孔子表扬子路。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子贡问老师:君子也有所憎恶吗?孔子说:有,憎恶那些揭发、传播别人隐私的人,思想境界低而妄议高境界的人,勇猛而不知敬,独断而道不通的人。

老子说:聪明深察好议人也。一个聪明、明察秋毫的人,很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常常议论、传播别人的隐私、弱点、过错,就是揭短。因而种下恶的因,待东窗事发,通常是恶斗一番,结果都是输家,这种事在平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思想境界低的不能准确理解、认识高境界的思想言论,就侃侃而谈,传播以坐井观天、盲人摸象而得出的结论,是对大众直接的误导,也是对高境界思想的亵渎,是高境界思想传播的阻碍。现代社会这类专家、学者大量真实的存在着。是德山和尚所说的:四种果位、三种贤能、从初发善心到十地修行的菩萨、罗汉们都是些为人看守坟墓的活鬼 。因为太多的人没有看透本末的能力,盲目地信奉着低境界思想的大师们所曲解的教典,而不得正果。

勇猛而不知敬,勇猛等于非洲草源上的狮子,像楚霸王,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坑杀普通百姓、降卒数量惊人,这种丧失人性的残暴行为,居然被很多人奉为大英雄而敬佩不已。我只想说,被屠杀的人里面没有他们的祖先,要不然,他们也没有崇拜的机会。

独断而道不通,这种自以为是掩耳盗铃的把戏是大量真实存在的。像子路当法官,片言就可折狱,听单方面的言辞就可以断案。这是严重的违背事实、论道义、造成不公正,不仅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伤害,同时还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时候一到,便结恶果。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冉求为季氏聚敛财产、盘剥百姓,孔子说:冉求从此不是我的学生,你们都向他进攻吧。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齐景公有四千匹马,死之后,老百姓找不出他一点的好处来。

'卫宁公无道'、'苛政猛于虎也'、'《察微》'……。(摆渡天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