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敏 · 摹龙眠《维摩演教图》小记

李公麟,字伯时,晚年告老隐居于桐城龙眠山下,而自号龙眠居士,北宋熙宁间中进士,崇宁五年逝世。自唐至宋,上有画圣吴道玄,而李公麟则可说是宋代绘画无可争议的巨擘。同时代的邓椿曾道:“郭若虚谓吴道子画,今古一人而已,以予观之,伯时既出,道子讵容独步耶。”及至元代,汤垕仍怒赞曰:“李伯时宋画人物第一,专师吴生,照映前古者也。”

李公麟《五马图》局部

画功精绝,名动千古,宋代以降师法龙眠者不可以数计。宋元间凡有师法李公麟者,不论优劣,多托以龙眠之名流传于世。《宣和画谱》列在李公麟名下画作有107件。靖康之变后御府所藏画作焚毁散失殆尽,而南宋以后“李公麟”的作品反倒越来越多,画史有载计约二百七十余件,远远超过宣和御府之藏。而至今天,可信的仅《五马图》、《临韦偃牧放图》两本,还仍有多本被以往史家学者所鉴定在其名下的数卷佳作,如《龙眠山庄图》、《维摩演教图》、《西园雅集图》等。

董逌评李公麟:“伯时于画,天得也,常以笔墨为游戏,不立寸度,放情荡意,遇物则画,初不计其妍蚩得失。至其成功,则无毫发遗恨。此殆进技乎道,而天机自张者耶!”少年时考中进士,一生历任各种官职,而终回归山林。早年师法吴生,精工于物象,然则李公麟的画作着意不在于外物,而是呈现放情荡意的情趣。邓椿提过李公麟“学佛悟道,深得微旨”。

李公麟尝自述道:“吾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性情而已,奈何世人不察,徒欲供玩好耶!”这种放然恣意的绘画主张,一是发自文人士夫内在不拘放纵的性情,与其晚年的修心向佛不无关联。

维摩演教图 纸本水墨 34.6cmx207.5cm 北京故宫藏

《维摩演教图》明清以来传为宋李公麟所作,画作本身是根据《维摩诘所说经》创作的人物故事画,画维摩诘与文殊师利论辨的情景。

《维摩演教图》即取材于此,描绘了假病在家的维摩诘向奉佛祖释迦牟尼之命前来探病的文殊菩萨宣讲大乘教义的场面。图中维摩诘坐于锦榻之上,左手持扇,右手举起伸出二指,娓娓而谈,长髯幅巾,面目清癯。

天女散花

狻猊出香

舍利佛抖花

文殊菩萨体态雍容端庄,法衣鬘髻,脚踩莲花合掌对坐,似乎对维摩诘的说法心悦诚服。表现了维摩诘所具有的高深机智及其对佛教教义的巧思善辩。

画中天女往弟子舍利弗身上撒沾衣不坠的花瓣,令躲闪不及的舍利弗连忙振衣抖拂。维摩诘见此,即指出应视万物皆空之义。

周围天女、神将、比丘和老叟亦各具神态。画作衣纹密致流畅,圆劲婉转顿挫有致。神将铠钾和座榻纹饰一丝不苟,衣饰领口、袖边及发髻施以淡墨,运笔既有变化又富实感,可谓类画中的佳作。

《宣和画谱》列于李公麟名下的作品中道释题材约三十余件,关于维摩诘的仅“维摩居士像一”而无《维摩演教图》记载。又从画作本身来看,此卷画心卷首题签与跋中文字及可相互独立,因而此画可能曾另有名字,入清内府后或经重裱方同现有的跋文相匹配,使其得“李公麟《维摩演教图》”之名。该图卷后有明人沈度、董其昌和王稺登跋语。

最早将此画同李公麟相关联的是明代沈度,卷后沈度在跋曰:“永乐丙戌岁,予客燕台真如寺,老僧元觉出示李龙眠演教图真迹,随索予书心经附后,自愧玉石难并,固辞再三,老僧索之甚笃,勉强净手谨书一通。是夕上元日也,云间沈度。”

沈度心经

关于这幅画的作者归属,徐邦达先生就提出:

此图白描画法流利精致,为宋人佳作,未必是李公麟所画。也有专家认为是元人画。传世的李公麟作品风格多样,水平高低不一,真伪混杂。正如王稺登所言:“李伯时人品画法名重当世,故一时效之者众,鱼目夜光,慧眼自辨”。《五马图》和《摹韦偃牧放图》为历代鉴赏家公认的李公麟代表作。对照二图《维摩演教图》在技法上明显逊色,笔墨简洁含蓄不足,当是师承李公麟的白描人物画,或是《维摩诘图》的摹本。类似作品在明清人的著录书中多有记载。后人把这类画不加筛辨全都挂在李公麟名下,凡白描人物皆李公麟绘矣。但此图又不同于元代何澄、王振鹏、张渥等人的白描画法。因此将该图定为宋人画是恰当的。

即便此作非龙眠亲笔,但画作本身仍是十分的精妙绝色百代难遇,而致后世多托其为李公麟之名。然吴生不复,宋元间凡有白描法人物、佛道、鞍马者多师李公麟。陆陆续续有千年之久的现象级文艺界网红,非伯时莫属。

家敏生于云南官渡古镇,斋号绘事堂。日日浸润滇域造化之境,云烟供养。师古人之事,则对宋元经典多有临习,可谓转益多师,其在审美境界、笔墨语言上更具表现力。经年慕龙眠居士之名,己亥岁末临习其名下画作《维摩演教图》一本,遂以记之。

张家敏临摹《维摩演教图》

款识


张家敏

绘事堂弄管


作者小记:

古云绘事后素。

传统白描作品中,线条语言浇筑了意境的轨迹,构建了艺术的精神。

通过阅读、临摹《维摩演教图》,我直接感受了以毛笔勾线叙事如何可能及其表现手法的多样细节。

和读图不同:读图时,视觉交流的获得只在瞬间,而临摹活动时耗久的多,环境、心境甚至呼吸的一点点细微变化,都抽离着笔轨的行进……于是确信了勤奋练习,熟能生巧才可能带来心手双畅的状态。观《维摩演教图》一气呵成,线条精熟,不知笔者定稿前起了几遍稿。

和摄影不同:《维摩演教图》记录了一则经变故事,并无具体人物原型写生,其笔墨造型的取舍、夸张亦是无中生有的。摄影捕捉画面,绘画中笔墨语言则被画面捕捉:以浓淡线条区别皮肤与衣物造型;粗细/紧持线条区别结构变化;疏密/聚散的线条营造出空间感和装饰。画面中人物正襟危坐,看向神态自若、娓娓道来的的长须老者,营造一片静谧专注的气氛,基于这静谧气氛,舍利佛抖花造型(位于维摩诘与文殊菩萨之间)显得别开生面;同样是安坐造型,画面左侧诸菩萨神情肃穆,颤笔表现衣纹,右侧维摩诘身后众侣神态则舒展一些,行云流水描表现衣纹,左右各自鲜明的线造型对比出拘谨、放松的不同气氛。

舍利佛抖花

长卷和小品不同:两者结构截然不同。

尽管笔墨语言造型中的取舍、留白特性明显,长卷大图《维摩演教图》留有丰富的细节描写——衣纹、家具、器具、狻猊出香、不同的人物面孔……其丰富的层次变化、题材并呈是小品画难以承载的,其构成具有无限可分性,虚实之间饱含无数细节,蕴藏诸多小品元素。

进而感观长卷于小品,如闻交响乐于独奏;读小说于诗词。

临罢,身心放松,颇感小成。然而复观全图,顿感原作轻盈有力,线条起收干净、空灵,游刃有余;而我临得硬重迟缓,通畅不足,许是我笔墨苦行不到,专注却失活,用力过猛之故。于此不由对绘事前辈由衷钦佩,反省自观,再行积累。

庚子冬月 家敏记

(0)

相关推荐

  • 维摩演教图 纸本水墨 34.6cmx20...

    维摩演教图 纸本水墨 34.6cmx207.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根据<维摩诘所说经>创作的人物故事画.画维摩诘与文殊师利论辨的情景.画作运笔既有变化,又富实感.衣纹稠密流畅,圆劲 ...

  • 名作欣赏 | 李公麟《维摩演教图》

    卷  纸本水墨  纵34.6厘米  横207.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作者简介 李公麟(1049-1106年),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城(今属安徽省)人.北宋画家.神宗熙宁中进士,官至朝奉郎.好古博 ...

  • 发 现 | 宋人「香」事

    台北故宫有一套传为刘松年绘制的<十八学士图轴>,其中一件名为<品香>的立轴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 四名文士围坐于长方形的案几,他们的目光在案几中央相汇,那里摆放着一盏青铜色的香炉 ...

  • 《婆城文学》总第296期

    <婆城文学>总第296期(2021.07.30) 目录 婆城小说 一玄长篇旅游言情小说<穹窿八部>之<古砦迷雾>(连载之46) 婆城诗词 本期上刊诗人:黄建国 婆城 ...

  • 中国传统工笔画,国宝级白描《维摩演教图》的临摹过程

    中国传统工笔画,国宝级白描《维摩演教图》的临摹过程

  • 【名品视界】李公麟 《维摩演教图》

    李公麟 <维摩演教图> <维摩演教图>卷     北宋  李公麟    纸本  墨笔 34.6X484cm    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维摩演教图>卷,无作者款印.画 ...

  • 明代佛画精品《维摩演教图》赏析

    名称:维摩演教图(明人画) 材质:设色 绢本 墨色 尺寸:纵:113.5 横:41.8厘米 藏地: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此图取材于佛教<维摩诘经>,描绘的是称病在家的维摩诘向奉佛祖释迦牟尼之命 ...

  • 《维摩演教图 》代表着宋代白描人物画的最高成就

    <维摩演教图 >纸本水墨 34.6cmx207.5cm 北京故宫藏, 以下为<维摩演教图 >局部高清分解赏析 是根据<维摩诘所说经>创作的人物故事画.画维摩诘与文殊 ...

  • 度母课堂 | 杨梵老师大学组作业点评(维摩演教图局部作业)

    指导老师:杨梵 作  业  一 半夏师兄,注意右手这里面交代一定要细致,要仔细再看一下,每个手指它都有一定的一个表情:下边的大线条的用笔,一定不要画太快,不要出那么多飞白. 作  业  二 清歌师兄这 ...

  • 线条的不二法门 | 白描《维摩演教图》赏析

    ▲开启艺术 三远堂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文/张越 对于中国画的初学者来说,白描是一项训练造型综合能力的速写.而速写能培养我们敏锐的观察能力,使我们善于捕捉生活中美好的瞬间. 这次我谈谈<维摩演教图 ...

  • 国画白描人物,百世经典线描!|李公麟|维摩演教图|人物画|图卷

    北宋李公麟线描人物-维摩演教图(局部) 李公麟 (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汉族,庐江郡舒县(今属于安徽舒城县)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