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报的不同,源于认知的差别
佛法并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符合因果法则的真理,既然能得到自在的果地,必有其自在的因地。因地是什么呢?即是观。观是对宇宙人生的看法,即是人的认知。因为众生所拥有的人生格局不尽相同,所以对宇宙人生的认知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佛法讲一个人的认知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果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之所以有这么多众生相,归根结底即是认知不同,穷人有穷人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富人有富人的认知与思维方式。
举个例子,穷人与富人在一起聊天,有人给他们俩各倒了一杯同样的茶水,富人看到别人给他倒茶,内心马上生起了感恩之心,相由心生,面孔立即生起了笑容,连声道谢。别人对他的印象就会越来越好,他的人缘也会越来越广。
同样给穷人倒了一杯水,穷人定晴一看,怎么没把水倒满,内心因此而生起烦恼,嘴巴不说,心里却想这人真小气,给别人倒水还不倒满,面孔随即生起嗔怒之相,因此而丧失人缘。
如此日积月累,富人的人缘越来越广,财产也越来越多,穷人却变成了孤家寡人,当然也越来越穷。现在人们常说,成功需要机缘,在他们看来机缘是偶然遇到的,其实机缘并非偶然,而是我们自己的福报所必然感召的。
由此可见,人生在果报上的差别,其实都来源于认知的差别。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