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 | 从未远去的背影

朱自清是我喜爱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字朴素平实,“笔锋常带感情”,字字句句都很“走心”。

除了文字的清澈动人,朱自清的不凡气节也是我们怀念他的重要原因。

他一辈子一丝不苟,清清白白,实为民国时期文人之楷模。

在我们一路读来的语文课本里,鲁迅先生的作品数量应当最多,其次恐怕便是朱自清先生。

我记得的朱先生的作品就有《春》、《匆匆》、《背影》及《荷塘月色》——《背影》一篇更是可传千古的佳作——尤其是“父亲”买橘子的那段,读着读着就要泪湿双眼。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12,深青布棉袍,蹒跚13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东海,在扬州长大。

他的父亲朱鸿钧是个读书人,曾经做过一些小官。朱父对儿子管教甚严,将幼小的朱自清送去秀才那里去学习古文及诗词,这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朱自清的散文里常用叠语及诗词古句,不止内涵丰富,在韵律上也非常讲究——这与他幼时经受的严格训练分不开。

他天分卓然,“科班”路线走得非常顺利。

1916年,不到18岁的朱自清中学毕业即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7年升入本科哲学系。

1932年7月,他成为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再往后几年的1938年3月,他当上了西南联大的中国文学系主任。

与沈从文等出身“草莽”的作家不同,朱自清是典型的学者型的作家,但他的文学天才并没有因为搞研究而被束缚住。

他早年活跃于诗坛,一面创作一面办诗歌杂志。他是新文学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只因生性平和,亦以较为平和的态度看待当时的政治现状。

他很少像某些作家那样(尤其是鲁迅)发表激烈的文字,也不会投身于成规模的社会运动。他因之受到质疑与批评,其苦闷与徘徊,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有较为隐晦的呈现: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朱自清沉心于创作、教学与研究,但他的思想轨迹一直有着微妙的变化。

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的乱局纷争,给他带来了新的思考,他被震撼,被冲击,开始创作一些抨击丑恶现实的杂文。

抗日战争爆发至国共内战的艰苦岁月里,朱自清日渐成为一个从幕后走向台前的民主斗士,特别是1946年7月,他的好友李公朴、闻一多先后遇害,使他感到尤其震动和悲愤。他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积极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

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重病,依然坚决地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

一直到患了严重的胃病将死,他依然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做到了言行一致。

毛主席曾如此高度评价朱自清: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铁骨柔情的朱自清,原配夫人武仲谦因病于1929年去世,留下三子两女。

朱与武相处的12年,是相敬如宾、恩爱有加的12年(朱自清写过一篇《给亡妇》的纪念文章,大家可以搜出来读一读)。

武仲谦离去之后,几乎抱定独身主义的朱自清偶遇齐白石的弟子陈竹隐,才子佳人互有好感,终结连理。

朱自清只活了50岁,一辈子光明磊落,恰如其名。令人欣慰的小插曲是,其父在重病将死之际,读到了儿子所作的《背影》,老人家痛哭流涕,含笑而终,他终于明白了自己与儿子之间的隔阂不过是两代人之间观念的不同,而不是情感上的互相厌恶。

朱自清为我们留下的文学作品不算多,但几乎篇篇都是精品。

他是一个很善于“长话短说”的作家,行文清澈简洁,这或许是他做人风格的艺术呈现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