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126)女人的心胸如海底针

读通鉴(126)女人的心胸

孝哀皇帝上建平元年乙卯,公元前6年

春,正月,陨石于北地十六。赦天下。

司隶校尉解光上奏说:"臣闻许美人及原来中宫史曹宫皆御幸孝成皇帝,产子。这些孩子隐藏不见。臣遣官吏验问,皆得其状:元延元年,曹宫有身孕;其十月,宫乳掖庭牛官令舍。中黄门田客持诏记与掖庭狱丞籍武,令收置暴室狱,'毋问儿男、女,谁儿也!'曹宫说:'善臧我儿胞,丞知是何等儿也!'后三日,田客持诏记与籍武,问:'儿死未?'籍武对:'未死。'田客说:'皇上与赵昭仪大怒,奈何不杀!'籍武叩头哭啼说:'不杀儿,自知当死;杀之,亦死!'即请田客奏秘件说:'陛下未有继嗣,子无贵贱,唯留意!'奏入,客复特诏籍记取儿,付中黄门王舜。王舜受诏,内藏其儿殿中,为择乳母,告之'善养儿,且有赏,毋令漏泄!'王舜择官婢张弃为乳母。后三日,田客再次持诏记并毒药让曹宫自杀,曹宫叹息说:'果然就想要姊妹擅天下之权!我儿,男也,额上有壮发,类孝元皇帝。今儿安在?危杀之矣!奈何令长信宫得闻?'遂饮药死。弃所养儿十一日,宫长李南以诏书取儿去,不知所置。许美人元延二年怀子,十一月乳。昭仪谓成帝说:'常绐我言从中宫来。即从中宫来,许美人儿何从生中!许氏竟当复立邪!'怼,以手自捣,以头击壁户柱,从床上自投地,啼泣不肯食,说:'今当安置我,我欲归耳!'成帝说:'今故告之,反怒为,殊不可晓也!'成帝亦不食。昭仪曰:'陛下自知是,不食何为!陛下尝自言:"约不负女!"今美人有子,竟负约,谓何?'帝曰:'约以赵氏,故不立许氏,使天下无出赵氏上者,毋忧也!'后诏使中黄门靳严从许美人取儿去,盛以苇箧,置饰室帘南去。成帝与赵昭仪坐,使御者于客子解箧缄,未已,成帝命客子及御者皆出,自闭户,独与昭仪在。须臾开户,呼客子使缄封箧,及诏记令中黄门吴恭持以与籍武:'告武,箧中有死儿,埋屏处,勿令人知!'籍武穿狱楼垣下为坎,埋其中。其它饮药伤堕者无数事,皆在四月丙辰赦令前。臣谨案:永光三年,男子忠等发长陵傅夫人冢。事更大赦,孝元皇帝下诏曰:'此朕所不当得赦也。'穷治,尽伏辜。天下以为当。赵昭仪倾乱圣朝,亲灭继嗣,亲属当伏天诛。而同产亲属皆在尊贵之位,迫近帷幄,群下寒心,请事穷竟!"

丞相以下议正法,皇帝于是免新成侯赵钦、钦兄子成阳侯訢皆为庶人,将家属徙辽西郡。

议郎耿育上疏言:"臣闻继嗣失统,废適立庶,圣人法禁,古今至戒。然太伯见历知適,逡循固让,委身吴、粤,权变所设,不计常法,致位王季,以崇圣嗣,卒有天下,子孙承业七八百载,功冠三王,道德最备,是以尊号追及太王。故世必有非常之变,然后乃有非常之谋。孝成皇帝自知继嗣不以时立,念虽末有皇子,万岁之后未能持国,权柄之重,制于女主,女主骄盛则耆欲无极,少主幼弱则大臣不使,世无周公抱负之辅,恐危社稷,倾乱天下。知陛下有贤圣通明之德,仁孝子爱之恩,怀独见之明,内断于身,故废后宫就馆之渐,绝微嗣祸乱之根,乃欲致位陛下以安宗庙。愚臣既不能深援安危,定金匮之计,又不知推演圣德,述先帝之志,乃反覆校省内,暴露私燕,诬污先帝倾惑之过,成结宠妾妒媢之诛,甚失贤圣远见之明,逆负先帝忧国之意!夫论大德不拘俗,立大功不合众,此乃孝成皇帝至思所以万万于众臣,陛下圣德盛茂所以符合于皇天也,岂当世庸庸斗筲之臣所能及哉!且褒广将顺君父之美,匡救销灭既往之过,古今通义也。事不当时固争,防祸于未然,各随指阿从以求容媚;晏驾之后,尊号已定,万事已讫,乃探追不及之事,讦扬幽昧之过,此臣所深痛也!愿下有司议,即如臣言,宜宣布天下,使咸晓知先帝圣意所起。不然,空使谤议上及山陵,下流后世,远闻百蛮,近布海内,甚非先帝托后之意也。盖孝子,善述父之志,善成人之事,唯陛下省察!"

皇帝亦以为得太子颇得赵太后出力,遂不竟其事。傅太后恩赵太后,赵太后亦归心,故太皇太后及王氏皆心怀大恨。

注:赵飞燕就是一个替罪羊,成帝不能生孩子,这是显然的事,所以他自己都不会相信这些曹宫和许美人会给自己生个所谓的孩子来,但为什么史家要记下这笔?把男人的脏事推到女人身上,赵飞燕就顶了这个败家败国的锅!

丁酉,光禄大夫傅喜为大司马,封高武侯。

秋,九月,甲辰,陨石于虞二。郎中令泠褒、黄门郎段犹等复奏言:"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皆不宜复引定陶藩国之名,以冠大号;车马、衣服宜皆称皇之意,置吏二千石以下,各供厥职;又宜为共皇立庙京师。"

皇上再次下其议,群下多顺指言:"母以子贵,宜立尊号以厚孝道。"唯丞相孔光、大司马傅喜、大司空师丹以为不可。

师丹说:"圣王制礼,取法于天地。尊卑者,所以正天地之位,不可乱也。今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以'定陶共'为号者,母从子,妻从夫之义也。欲立官置吏,车服与太皇太后并,非所以明'尊无二上'之义也。定陶共皇号谥已前定,义不得复改。礼:'父为士,子为天子,祭以天子,其尸服以士服',子无爵父之义,尊父母也。为人后者为之子,故为所后服斩衰三年,而降其父母期,明尊本祖而重正统也。孝成皇帝圣恩深远,故为共王立后,奉承祭祀,令共皇长为一国太祖,万世不毁,恩义已备。陛下既继体先帝,持重大宗,承宗庙、天地、社稷之祀,义不可复奉定陶共皇祭入其庙。今欲立庙于京师,而使臣下祭之,是无主也。又,亲尽当毁。空去一国太祖不堕之祀,而就无主当毁不正之礼,非所以尊厚共皇也。"师丹于是渐渐不合皇上心意。

正碰上有人上书说:"古者以龟、贝为货,今以钱易之,民以故贫,宜可改币。"

皇上因此询问师丹,师丹对言可改。建议下到有司讨论,皆以为行钱以来以久,难卒变易。量师丹老人,忘其前语,复从公卿议。师丹安排底下官吏上书奏,官吏私自写其草稿。丁、傅子弟听闻后,使人上书告"师丹上封事,行道人遍持其书。"

皇上以这件事问将军、中朝臣,皆对说:"忠臣不显谏。大臣奏事,不宜漏泄,宜下廷尉惩治。"事下廷尉,劾师丹大不敬,事未决,给事中、博士申咸、炔钦上书言:"师丹经行无比,自近世大臣能若师丹者极少。发愤懑,奏封事,不及深思远虑,使主簿书,漏泄之过不在师丹,以此贬黜,恐不厌众心。"皇上贬申咸、炔钦官奉各二等。遂策免师丹:"朕惟君位尊任重,怀谖迷国,进退违命,反覆异言,甚为君耻之!以君尝托傅位,未忍考于理,其上大司空、高乐侯印绶,罢归!"

尚书令唐林上疏说:"窃见免大司空丹策书,泰深痛切!君子作文,为贤者讳。丹,经为世儒宗,德为国黄耇,亲傅圣躬,位在三公;所坐者微,海内未见其大过。事既以往,免爵太重;京师识者咸以为宜复丹爵邑,使奉朝请。唯陛下裁览众心,有以尉复师傅之臣!"皇上听从唐林建议,下诏,赐师丹爵关内侯。

皇上用杜业之建言,召见朱博,起家复为光禄大夫;迁京兆尹。冬,十月,壬午,以朱博为大司空。

中山王箕子,幼有眚病,祖母冯太后亲自养视,数祷祠解。皇上遣中郎谒者张由带领医生医治。张由素有狂易病,病发,怒去,西归长安。尚书簿责张由擅去状,张由惊恐,因而诬言中山太后祝诅皇上及傅太后。傅太后与冯太后并事元帝,追怨之,因是遣御史丁玄案验;数十日,无所得。更使中谒者令史立治之;史立受傅太后指使,冀得封侯,治冯太后妹妹冯习及弟媳君之,死者数十人,诬奏说:"祝诅,谋杀皇上,立中山王。"

责问冯太后,无服辞。史立说:"熊之上殿时何其勇,今何怯也!"

冯太后还谓左右:"此乃中语,前世事,吏何用知之?这是诬陷我报仇啊!"乃饮药自杀。宜乡侯冯参、冯君之、冯习夫及子当相坐者,或自杀,或伏法,凡死者十七人。民众莫不怜之。

司隶孙宝奏请覆治冯氏冤狱,傅太后大怒说:"皇帝置司隶,主使察我!冯氏反事明白,故欲擿抉以扬我恶,我当坐之!"皇上乃顺指,下孙宝狱。尚书仆射唐林争之,皇上以唐林朋党比周,左迁敦煌鱼泽障候。大司马傅喜、光禄大夫龚胜固争,皇上为言太后,放出孙宝,复官。张由以先告,赐爵关内侯;史立迁中太仆。

注:傅太后公然作恶,也不再忌讳什么天下名声,孔子修春秋时叹息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朝廷就成了一个犯罪集团把持的天下。

(0)

相关推荐

  • 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资治通鉴卷一九九之十三)

    裴仁基的儿子.长安令裴行俭听说高宗皇帝准备立武昭仪为后,认为国家的祸患必定从此开始,于是便和长孙无忌.褚遂良私下商议此事.袁公瑜听说后,将这一情况告诉了武氏母亲杨氏,裴行俭因此获罪,被贬为西州都督府长 ...

  • 读通鉴(65)女人的心思很难猜

    读通鉴(65)吕太后的眼里的家国 注:女人掌权在中国完整的大历史中有很多次,你如果仔细去读一开始都是大同小异,女人无非就那么一点小心思,以高兴不高兴作为执政的出发点,喜欢的就拿国家公器以私之,不喜欢的 ...

  • 读通鉴(29)对女人无效的纵横话术

    读通鉴(29)对女人无效的纵横话术 注:战国时期的说客,其实是有基本的套路的,苏秦说六国,都是先把列国的形势列出来,再给一个你不这样就会那样的肯定句!这类说服术自古以来一直有效,编个胡罗卜加大棒的模式 ...

  •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嘉平二年庚午,公元250年 夏,五月,以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 当初,会稽人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孙亮,吴主有偏爱.全公主既与太子孙和有矛盾,想要预先自 ...

  •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嘉平元年己巳,公元249年 春,正月,甲午,皇帝谒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与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皆跟从前往.太傅司马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 ...

  •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嘉平三年辛未,公元251年 春,正月,王基.州泰攻击吴兵,皆攻破,降者数千口. 三月,任命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 夏,四月,甲申,任命王昶为征南 ...

  •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正始七年丙寅,公元246年 春,二月,吴国车骑将军朱然进击柤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幽州刺史毌丘俭因为高句骊王位宫数次侵叛,督诸军征讨:位宫败走,毌丘俭于是屠丸都,斩 ...

  •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性价比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比对 嘉平五年癸酉,公元253年 春,正月,朔,蜀汉大将军费祎与诸将大会于汉寿,郭修在坐:费祎欢饮沉醉,郭修起身而刺杀费祎,刺杀成功.(这个人准备刺杀刘禅的.) 费祎生性 ...

  • 读通鉴(248)博弈的平衡点

    读通鉴(248)末大必折,尾大难掉 魏国宗室曹冏上书说:"古代的王者,必建同姓以明亲亲,必树异姓以明贤贤.亲亲之道专用,则其政治败坏得也微弱:贤贤之道偏任,则其敝也劫夺.先圣知道其中道理,故 ...

  • 读通鉴(254)曹魏被落井下石

    读通鉴(254)曹魏为何没有忘身捐躯以扶纲常的重臣? 感悟:天下所有做大事的人,实际上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最初所得靠什么?之后维持凭什么?得天下不以道,守天下不以仁,用人才不以礼,这是曹魏这个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