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闻一多先生说:古今没有第二个诗人像屈原那样曾经被人民热爱的。
今夜,我们走近闻一多
浠水乡音群的各位朋友们、天南海北的老乡们:大家晚上好!真慊你们!慊得几伤心呀!我还是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巩勇,浠水巴河人,毕业于闻一多中学,现在北京上班。
可能有不少老乡读过我的三本乡愁系列散文集:《留住乡愁》《回望故乡》《寻根乡土》,大部分篇章写我们浠水的事,巴河的事。我的笔名:凡力,就是我的名字两个字拆开各取一部分,这是老舍先生教我的办法。我怕丑,写的散文像学生作文,不好意思用真名,就用笔名作个代号。北京嘴巴好吃的老乡,叫我“包面博士”。网上还有叫我“地铁作家”。好了,扯多了,该言归正传。
今天晚上,我们点起红烛,分享的话题是《走近闻一多》。为么事这个时候谈闻一多先生呢?因为明天11月24日,是闻一多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这是浠水人民心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民主党派——中国民主同盟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虽然先生离开我们73年了,但是,人民永远怀念伟人闻一多!且看近期家乡的系列纪念活动:
11月9日,纪念闻一多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黄冈师范学院举行。
11月14日,浠水人民会堂举办了“红烛颂”诗歌颂唱会。
11月15日,闻一多诞辰120周年纪念仪式在闻一多纪念馆举行。仪式结束后,闻一多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民盟中央副主席,湖北省副省长、民盟湖北省主委等领导出席并讲话。
浠水县巴河镇委镇政府还专门编辑了《红烛高擎照故园——闻一多与故乡巴河》一书……
我专门查阅了闻一多先生的长孙闻黎明的著作《闻一多传(增订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版),第5页写道:闻一多出生在巴河镇十多里的望天湖畔闻家铺子村。1899年11月24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注:己亥年,属猪)未时(注:13—15时)。
按照浠水的风俗,孩子一出世,大喜事,马上要放一挂长鞭炮,广而告之。又是吃中饭时候,估计上闻府贺喜的人蛮多!另外,老辈子浠水人过生,大部分是按老历算,今年11月18日就是老历十月二十二。
闻一多画作《对镜》。
为了筹备今天晚上浠水乡音群分享活动,乡音群群主周东,脑门费了一把力,精心策划。我们也十分荣幸地邀请到了今晚的分享嘉宾:闻一多先生的外孙(Sun)、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闻立鹏先生的外甥(Sheng)、闻一多先生的长女闻名(又写作“闻铭”)的儿子王丹鹰。(注:浠水方言“孙”和“甥”的读音不好区分,故加注音)
事先看了今晚分享海报的老乡,就清楚丹鹰兄简历。我再简单介绍一下,怕有些人冇看到:
王丹鹰,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1983年至199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分校中文系任教。
1990年进入中国新闻社,先后担任特稿部主任、特稿中心主任。
现为中国新闻社党委委员、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总编辑。
说起来,我和丹鹰兄很有缘分,都当过大学老师,都搞新闻工作。不过,大哥都走在我前面,是我学习的榜样。更巧的是,我们两家工作单位在北京紧挨着,相距不过几百米吧。在大哥没有到香港工作之前,我们中午吃饭和散步都可以约着见见。
认识丹鹰兄后,他先后给我签名赠送了两本珍贵的书籍:《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画册)和他的新闻作品集《记录》。这两天,我又翻出这两本书复习了一下。
20年前,闻一多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澳门岁月”摄制组拍摄了北京闻家家祭的过程。同时,丹鹰兄也采写了一篇报道《家祭毋忘告乃翁——闻一多后代举行家祭庆澳回归》……
大家等不急了吧?下面,我们有请今晚的嘉宾:王丹鹰先生。
(精彩分享环节有待整理,此处略)
闻一多画作《梦笔生花》。
好,一个多小时的精彩分享,谢谢丹鹰兄。
刚才,我们共同聆听了丹鹰兄倾情分享“独家”故事和“独家”视角,这个独家属于“闻家”,包括闻名和闻黎明等人的研究材料。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帮我们全面解读伟人闻一多:
其一,怎样正确认识闻一多是爱国主义者?
闻一多不仅有大量的爱国诗歌传世,更有大露头角的爱国行动——参加五四运动和拟送同学吴泽霖等人出国参战,以及发出“爱国的权利不容剥夺”的呐喊!研究闻一多先生,我们说他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不是简单的爱国主义诗人或者画家,也不是简单的真善美的追求者。
闻一多先生对古典文学的研究,可以称之为“文化的爱国主义者”。对中国文化的“敬爱”,是他研究的原动力。他不是在故纸堆中讨生活,他是要深入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破旧立新,推陈出新,为当时衰微的中华民族开一剂文化的药方,也就是力图为中国人民谋发展、谋幸福!作为爱国主义者,他的爱国主义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决不仅仅体现在他的爱国主义诗歌之中。
其二,怎样看待他身上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三者之间的关系?
丹鹰兄援引了大量史料和图片来讲述:闻一多先生不仅仅是诗人、学者和民主斗士,也不能简单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他还是教育家、画家、篆刻家、剧作家、书法家等等,他的成就是多个领域的。闻一多先生是跨界的大学者,浠水人民最优秀的儿子!
而被放大的“民主斗士”身份,是闻一多先生最不愿意扮演的社会角色,他最希望安心做一名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何妨一下楼”主人,身后留下了一大批未完成的研究手稿,他还有多少未竟的事业啊!这是无可估量的损失!
正如闻展民先生在《哭四弟一多》中所写:“若以汝之学术言,在学府失一良师,在家庭丧一领导,即在自修自励,尚觉脱离太早,未尽生长,以完成更精深不朽之述作,其损失不可以道理计,其关系不可以狭小言……
闻立鹏画作《红烛颂》。
今夜,我们相聚,为自己是闻一多先生的家乡人——浠水人而无比骄傲和自豪!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们可以告慰一多先生的是,在新祖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他曾经为之苦苦斗争和期盼的幸福生活,已经化为了今天的现实。我们的家乡浠水,已经越来越美了!中国梦,也不再是梦!
我们这些浠水后人,今天在闻一多先生红烛精神的大旗下,更加团结一心,更加踏实工作,一定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要为家乡浠水争光!为国家争光!
闻一多先生在《人民的诗人——屈原》一文开篇写道:“古今没有第二个诗人像屈原那样曾经被人民热爱的。”今天,我们可以说,闻一多先生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热爱,像屈原那样曾经和正在被中国人民所热爱!他当之无愧是第二个,完全可以和屈原并驾齐驱!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闻一多先生的名言:“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正是因为他用47年的短暂生命爱祖国、爱人民,所以人民也深爱着闻先生!
我们永远怀念闻一多先生!我们永远热爱闻一多先生!
再一次谢谢丹鹰大哥!祝福他在香港工作顺利,健康平安!
谢谢浠水乡音群的全体朋友们!
今晚的分享活动到此结束。晚安!
伟人闻一多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