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的村落:族谱

编者按:故乡,在很多人的记忆里,总是那样的遥远和脆弱,想爱却不知从何爱起。这是众多身处异乡游子的困惑。《遗失的村落》系列文章是作者在对故乡思念和审视的过程中,结合儿时的记忆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形成的具有较强乡土味的文字,令人在品读过程中产生强烈共鸣。本号将陆续该系列的文章,敬请关注。

近几年,回老家,大多在清明。一是为与家人团聚,二是清明祭祖,更能感受传承的力量。

2015年清明再一次回家,我借了存放在邻居家的族谱,翻阅了三天,津津有味。族谱,是童年记忆神圣存在。存放于村中德高望重人的家中,是村中有资历的老人才能谱写,也只有每年开年族内添丁上谱时才拿出来。如今,我一个女儿家,也能轻易拿到翻阅。一是感叹民风的与时俱进,二是悲伤农村文化的保护势弱。

翻开族谱的第一页,扑面而来是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的第一修,到新中国1990年的十三修,大抵遵循着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规律。600多年,从未间断。最近一修的十三修序言,文辞朴实,却能感受血脉的力量。这,不再是历史书上遥远的帝王更朝换代史,而是与你血脉相承的家族史呀!

由近及远,得知哥哥竟是族支中第三十六代的长孙。童年期间,我对于自己的字辈非常困扰。玩伴们几乎都比我大至少一辈,结果就是,我的发小们可以轻松的唤我爸爸为哥哥,而我却得唤他们年轻妈妈叫婆婆(老家奶奶的称呼),很难对不对。我想现在我有些许打招呼的障碍症大抵是这个时候导致的。后来邻居的长者告诉我,辈份低是家族人丁兴旺的表现。从族谱看来也是,我家要比别人家多传承几代呢。

爸爸是爷爷的第三子,却是长嗣。名与字其实是两个概念,这个在学生年代有知道,原来子与嗣也是不同。《尔雅》,“嗣,继也”,能很好表达这个概念。“子”为血缘概念,而“嗣”更有传承概念。为什么身为爷爷第三子的我爸爸是长嗣呢?原来,爷爷的族亲哥哥无后,需要从最近的族亲中过继后代来做嗣,但不能过继他的长子。故而身为我爷爷第二子的大伯被过继过去了。而由又因爷爷的长子襁褓夭折,所以,身为第三子的我爸爸成了长嗣。

其实,在这一代一代的翻阅中,很能理解农村老人家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这样的族谱编撰模式下,你的传承只有生了男孩,才能持续下来。如果没有,则需要不断的过继再过继,最终终断。嗯,像企业的KPI考核,哈哈。

把族谱作为民俗学来看待时,你会发现它又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如族谱记载,始祖是在唐中和年间迁居而定以开族的,为什么会在500年后的明朝才开始编撰族谱呢?为什么族谱的格式是每页五行,嗣往下记载,子往横编写?原来,族谱起源虽早,却是官修。古代,人口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官修应该是国家机构为了管控这项资源。到了宋代,这项传统禁令打破,才开始有了民间修谱的风气。而到了明代,民修族谱得到盛行。历史很有趣,如宋代为什么民修的禁令被打破,我没有去查阅资料考究。却能猜想,大抵会与宋代的土地税收制度及人口户籍制度的变革有关。而说起族谱的格式,每页有五代的记录,每个人记录了他的名讳、字号、生辰、配偶、子嗣、享年、葬地等等信息。这是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创立的《欧阳氏谱图》:“谱图之法,断之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之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他与苏洵编的苏式族谱,是中国私家修谱的先例。在江西,我们自然传播的是欧阳式族谱。如附图,从我爷爷的太爷爷到我爸,五世一图。而我哥作为第三十六世长孙,别自为世,另启了一页做世的开端。我之所以会如此喜欢民俗,大抵就是因为在挖掘自己与历史的重合点而带来的快乐吧。

在这次了解族谱过程中,还无意发现了大伯的生平简历。原来大伯从军至大校军衔,已是族内子孙的表率。几年前,生平便被村中长者收录,留作下次重修族谱使用。听邻居爷爷的介绍,每年新丁上谱的日期为农历新年的第一个“子”日。小侄子是我家的第四代长孙,已有四岁,仍未上谱,或许,也不会再回家上谱。

纵观这本长达600多年的族谱,有家训,教育着子孙立世之道。有先辈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记录,激励着后世为家族的荣光而奋斗。你能感受到,人类社会学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这种社会关系。也能思虑到,这种社会关系的发展,有着古代交通不便利,农耕社会土地的束缚,个人力量的薄弱需依靠家族享受庇护、儒家思想的统治等等因素。而当今,这些因素影响不再或已式微了,这样的社会关系又如何再得以发展呢?我热爱民俗,源于热爱历史。历史不能只是统治阶级的历史,而是每个阶级的历史。正史之外,族谱算是民间史学的重要部分了。不幸,我想我正在看到她的消亡。

民俗,概念之大,学问之深,每每让我提笔怯下。故此文做乡情感怀,非民俗学问,还能有下笔的安慰。故乡的山水、旧人、语言,就像是开启你内心世界另一扇门的钥匙。此刻,我不是一个都市的财务工作者,而是来自遥远古村的缅怀着。这至少说明,在我身上,氏族的传承,还能发挥她的力量吧!

作者简介:走走,本名唐珺,丰城市泉港镇塘坊村人,80后,现在厦门工作,从事财务。热爱传统民俗文化,喜欢以身边的事与历史串联。希望以童年的记忆及民俗历史知识,审视新时代背景下农村的发展变迁,记录远去的乡愁。

(0)

相关推荐

  • 罕见姓氏—长孙氏村落

    罕见姓氏—长孙氏村落

  • 安徽黟县,西递村的民俗

    2016年12月4日摄于安徽黟县西递村. 位于安徽省皖南地区的黟县,是生态环境优越.历史文化悠久的旅游胜地,陶渊明曾游历于此,写下了不朽名篇<桃花源记>.素有"桃花源里人家&qu ...

  • 读普宁安溪张氏老族谱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句话讲得真有意思. 近十多年来,一直在走访普宁乃至周边县市之村落,尝以之探究村与村之间的横向联系并其人文历史脉络,这当中,姓氏宗族文化是村落不可缺少的部分,又以族谱是为最直接的第 ...

  • 老家记忆(七):武氏谱

    作者|武际成 据潍州<武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90年),始祖叔兄弟10人,从山西沁州武乡县经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转直隶枣强县派发至山东,自愿应募屯田.后始祖文申公兄弟3人来 ...

  • 秋高气爽皖南行:呈坎古村

    最美中国,游在中国 呈坎原为徽州首府歙县辖地,现属黄山市徽州区(原歙县西乡)管辖. 西溪南距离呈坎很近,开车没一会到啦. 下图呈坎景区 呈坎原名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早在 ...

  • 谱牒学之【名风】论

    鉴别古籍有一说法叫做观风望气(上海图书馆陈先行老师),也就如老杜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意会心动之事,难以言表理述也. 谱学世系学,也是如此.大抵像我这样看了一世族谱的人,单单看世系,便可以将 ...

  • 过去的农村有三件宝:祠堂、族谱和族田!

    2017-01-15 11:56 一般村庄都有休闲性和议事性的公共设施,是村民生产生活之外的活动空间. 所谓的休闲空间,有树荫下.南墙根.场圃畔.井池边等. 年份久的村落,房前屋后必有老树.大树参天, ...

  • 遗失的村落:年(上)

    有多久没有回老家过年?十年?今年老妈提议回家过年,我欣然同意了.朋友们听闻,阴谋论乍起.胡说,我妈明明是阳谋.相亲的恐惧抵不住我对回忆里幼时年的渴望,于是,我回来了. 走在村中冷清的巷道,让我清楚的认 ...

  • 遗失的村落:迎神

    正月初八,开工日,浩浩荡荡的拜年活动已然落下帷幕.然而,在赣江流域,丰城河西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一个盛大的活动才刚刚开始,那就是社火. 社火的称谓各地不一,有的叫"社火",有 ...

  • 走走 || 遗失的村落:老屋

    去年端午,朋友回家.然后跟我感叹说,村里只有老人小孩,十室九空,有种死寂感,想起了你的遗失的村落.我说你也终于体会到"遗失"的感觉了吧.是啊,21世纪的今天,乡愁早已不像古人那样, ...

  • 矿坑是个好地方:路好、人好、地瓜好 □孟子曰凡事须知晓 白云去闲,黄叶纷飞,正是深秋时节。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研究者,我又重新踏上矿坑的土地,去寻找遗失在村落里的古老文明。 娄山沟,这个名不见经

    矿坑是个好地方:路好.人好.地瓜好 □孟子曰凡事须知晓 白云去闲,黄叶纷飞,正是深秋时节.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研究者,我又重新踏上矿坑的土地,去寻找遗失在村落里的古老文明. 娄山沟,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 ...

  • 【画和远方】《即将遗失的村落•钢笔素描》何少波作品赏析

    何少波 1983年出生于宁夏西吉,2009年毕业于宁夏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就职于宁夏西吉中学,美术教师,中国钢笔画联盟协会会员. He Shaobowas born in Xiji, Ningxia ...

  • 南京遗失的秘境,这个宁静的小村落,马上就要火了!

    南京有村庄,遗世而独立. 在素有"南京绿肺.江北明珠"之美誉的南京浦口区老山脚下,隐匿着这样一座小村庄. 小村庄南北皆山,中部细长凹地为一山间谷地,水资源星罗棋布,让人仿佛有身临& ...

  • 每个人的姓氏族谱都在这里了,一分钟认祖归宗!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中,产生了非常多的姓氏,古人把常见的姓氏编成了百家姓,现在最常见的姓氏也有好几百个.以前咱们都是有家谱的,后由于某些原因现在保存都不完善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姓氏从哪里来,祖上是谁,家 ...

  • 【长安村落】——炮里街道寨子沟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白鹿原南畔,炮里街办西南方向约3公里.东接杨魏村,北邻西垇村,西邻八里坡上岸.上塬村.南有浐河.九井十八寨,寨寨不离军.2个村民小组,103户 ...

  • 【长安村落】——炮里街道古沟村(变迁)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炮里街道东南5公里.白鹿原西畔,依塬边分散居住.2012年,有1个村民小组,50户,190人,耕地396亩.主产小麦.玉米. 相传,建村于明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