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寒 || 剑光贤能坊:甘瑛踪迹今何在 2024-06-20 02:56:34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俊彩星驰的浩渺时空不知留下多少事迹令人遐想。就像东南八十里丰抚交界处那一片群山中,征南将军甘从矩长眠在风光旖旎的含秀湖畔,守护着那方青山绿水,守护着“甘必骊塘”的灵魂家园。南唐末年,江苏丹阳进士出身的甘从矩(字方平),胸怀韬略、文武双才。其时,二十八乡岩都寨危乱,甘从矩受命统兵破贼,立功官封为丰城都钤辖,镇守斯土,开县南富城乡(今秀市镇含秀湖一带)。彼时水口处马天山层峦叠翠,学堂峰峥嵘奇伟,极目千山一碧,俯身溪流清澈。甘从矩骑着骊马择龙脉寻吉地,决定筑屋拓基而居,并取名骊塘(详见丰城文旅《征南将军甘从矩》),被后世尊为丰城甘氏鼻祖。甘从矩有两个儿子,长子甘稔,幼子甘稹。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小儿子甘稹在父亲熏染下,意气慷慨,帮助宋太祖开国有功,官拜银青光禄大夫,食禄一千五百石,封丰城开国伯。甘稹儿子甘宗(字祖武),同样承袭父爵,贼寇纷起时亦招募义兵剪灭,死时精忠耿耿凛然如生。百姓沛然感动,为其建庙年年祭祀,人称小银青光禄大夫。甘宗生十子,号为“十令”,除老大令琛留骊塘世守,其余九令各徙他处:令暹徙居邑治文市(现在的衙前巷),令绪徙居塘福,令望徙居圆岭,令安徙居南丰了带溪,令尧徙居建昌等,瓜瓞绵绵而星罗棋布,散居豫章大地,数不胜数。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汴梁(开封),掠走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甘令琛九世孙甘永、甘宣义父子从骊塘迁来贤能坊,秉承“耕读固本,农商发家”的思想,一边商贾经营,一边鼓励子弟学而举业。1286年丰城户满五万升为富州,而甘氏亦渐渐发展成衣冠望族,所以后世总结当时县城大户,则云“先有甘葛毛赖,后有丁黄陆李”,此言不虚也。百年转眼,1420年是明朝永乐庚子年,八月乡试过后发榜,贤能坊(今老城后街西门内至挂剑巷一带)甘思诚家里不断有人来贺喜,原来刚满十八岁的老三甘瑛(字宗华)榜上有名。少年高中,喜讯一时传遍大街小巷。同时中举的还有孙曰恭弟弟孙曰让,两人既是同窗又是世家,虽说性格不同,但惺惺相惜,内心喜悦不言而喻。甘瑛向来沉稳持重,颇有乃父家风。两年后娶柳溪蒋家楼(今铁路镇原紫云山水库区)蒋伯澄女儿为妻,也是孙曰恭姑父的侄女。孙曰恭比甘瑛大五岁,次年中乡试,1424年春殿试为一甲探花,甘瑛此次不如愿并未消沉,而是更加激励自己勤勉发奋。1425年明宣宗朱曕基即位,大兴文治。1427年的礼部会试则遵从先例,共取一百名。甘瑛中榜及第,录为二甲赐进士出身,消息传开全城瞩目。第二年甘瑛应诏赴京,授礼部主事,主精膳司事。甘瑛淸廉慎重,声誉卓起,期间两次受派到岭南、关西公干,行事沉稳不拔,出色完成了使命,正统元年(1436)敕封为承德郎。甘瑛在礼部时,官邸与福建探花谢琏家相近,互为邻居,又一同作过主考官,彼此交情甚厚。正统五年(1440)谢琏按察河南,耿直敢言,很有声望。甘瑛授漳州知府,漳州正是谢琏老家。瑛受命后顺道返家省亲,并且特意盖了“荣省堂”,谢琏后来为此特别作文《衔荣省堂图记》以记。漳州是八闽之一,乃福建东南大郡,向来难以治理。甘瑛在任六年,体恤民情,发扬仁政。上任伊始即收敛暴露尸骨加以掩埋,又倡办学校,兴办公益事业,治办毁坏的工程;释放冤狱打黑扫恶,凡是地方巡捕及官吏中有危害百姓的,则依律惩罚革除;山林盗乱,则秘令掌握形迹,进行剿匪;海门岛有仗着天高皇帝远,地势险要而为非作歹的刁民,甘瑛将他们户籍移近,把那些供应寺庙的香火田划拨给他们。诸如此类,百姓因此安定,地方政教焕然一新,吏部考绩最优。然而人生总有不如意。甘瑛第一任夫人蒋氏在1442年一病不起,年仅四十岁。两年后母亲又辞世,1448年丁忧期满,调安徽庐州(合肥)作知府,结果上任没两天,又传来父亲辞世消息,甘瑛赶紧解印绶归家治丧。自古忠孝难全,甘瑛本是孝子,为了慰籍思亲之情,曾特意请人绘父母写真图带在身边,以示不忘谆谆告诫。宦海辗转,三位人生最重要的人相继离去,甘瑛心中实在抑郁杂陈。1450年,号称“理财能臣”的刑部侍郎薛希琏特别看重甘瑛的治世之才,奏请夺情起复。恰逢邵武山匪作乱,于是调任甘瑛为邵武知府。到任伊始,甘瑛一边安抚百姓,一边出入山泽,冒着瘴雾实地考察,结果感染疠气病情严重,于是向朝廷乞请致仕。纵观甘瑛仕途生涯,在朝有俊伟之才,奉使有正大之声,治郡有爱民之政,德才兼备。如果不是身染漳疠之疾,应该更有政治作为。物以类聚,与其相交之人多为清誉之士。另外他的一妹夫聂用义(筱塘人,进士)为南京广西道御史,一妹夫黄汝器(福建蒲田人,进士)皆是明代廉吏,以忠廉爱民著称。甘瑛归家后与北门的孙曰良(官至右副都御史)等地方乡贤成立耆英会,闲来诗酒吟觞倒也逸闲超脱。不过我们从这首《挽史郎中安》似乎不难窥见其另一种心迹:“仗钺南征未戢戈,西风忽散凯旋歌。忠魂摇落迷芳草,血泪飘零逐逝波。粉署衣冠成寂寞,云台功业竟蹉跎。可怜堂上亲慈老,泣向天涯两鬓皤。”成化元年(1465)进阶亚中大夫赞治尹,1481年去世,其事迹列入《八闽名宧》。如今现存漳州最具古韵的景点之一——府衙石板路,就是1443年甘瑛在任时,将原来两边开的府衙外门改道建成的。广济库迁到仪门外左边,土地祠迁到仪门外右边,然后从中间开辟一条直道,立坊书匾曰“德政”,后来改为“帅正”,以示督责警醒。石板路见证了甘瑛的为民之治,六百多年来沉淀风雨沧桑令人感怀。而在其老家赣江河畔东方红大街,枕着江水滔滔,依然有甘氏后裔耕云种月辛勤生活。徘徊在春天的道口上,荣省堂早已不在,或许我们只能以另一种行走的姿势去追寻先人渺远的踪迹。 参考资料:《甘氏族谱》残卷 感谢甘龙明先生提供帮助 赞 (0) 相关推荐 这位邓州进士为当年台海地区的发展,倾其一生! 清代台湾著名的"父母官"--高叔祥 我们先欣赏一幅画--<遗爱攀辕图>. 上面这幅画描绘的是,柳枝摇曳的春日,一官员乘辕离任,一白发老人和一扎辫幼童,正在攀辕.跪拜.话 ... 许振东: 奇才贤能伟书生 ——清初文安陈仪的家世、德能与诗文创作 清代浙派著名代表诗人符曾(1688-1760)曾充满崇敬地评价:"先生才奇.文奇.行谊奇.际遇升沉皆奇,诚一代之伟人哉!"此位被高度称赞的人即是陈仪(1670-1742),他出生于 ... 周家墈头自然村陆氏先祖 周家墈头自然村陆氏先祖 周家墈头自然村主要为陆氏,祖先在兰江街道的前陆.后陆村,历史上有记载的孝道名人有许多,其中数陆氏为多. 1.陆瑾 陆瑾(1436-1489)字润夫,后陆村人.天顺三年(1459 ... 晓风寒 || 剑光桂山坊:理学名臣杨月湖 穿过老城熙熙攘攘人流,走过东方红大街桂山坊巷口,就会忍不住放慢脚步,因为桂山书院就悄然藏于这红尘闹市中."庭下秋风落叶知,木樨香满读书帷",遐想中似乎有书声琅琅而来,令人伫足凝神. ... 晓风寒 || 剑光挂剑巷:礼部尚书唐大章 穿行在老城街街巷巷,蓝天下那些斑驳的旧墙,屋檐上交错的藤蔓,以及尘封的院落,阴暗逼仄的里弄一定让你生出幽长叹息,似乎与新城错落有致的建筑隔着世纪距离.但是来来往往的人群,络绎不绝的车辆,烟火万家的拥挤 ... 晓风寒 || 剑南华光杜家:白鹤翩跹诗礼家 赣水滔滔一泻千里,哺育两岸人家.中流处,剑邑大桥飞架,西北通向江南富裕小镇曲江,东岸长堤环抱着城东华光社区杜家村.远看气象恢宏,近处亦是锦绣繁华. 华光社区作为丰城杜氏聚居地之一,共有六千多杜姓居民. ... 晓风寒 || 秀市雷坊村:工部尚书雷礼 秀市是个山镇,自然景观秀美,人文底蕴深厚,可谓文献名区,人才渊薮.源远流长的秀水河养育了两岸人民,含英咀华.丰城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县令雷焕(约241-303),致仕后隐居秀市境内始丰山下仙人观,指点后代 ... 晓风寒 || 张巷傅坊村:钟城山下觅禅音 夏末秋初,趁着假日沿丰抚线转筱白段,经白马寨.过张巷镇,来到钟城山脚下.一路平畴沃野,黛绿.青绿.翠绿.碧绿,绿意伴清风,扑面吹来舒爽.下车,踏入小桥流水人家:桥头傅坊村.但见村庄毗邻,马头墙参差间杂 ... 晓风寒 || 桥东杜坊屈家:怀善兴仁乐田园 八月伊始,午后阳光依旧灼热,穿过循环园区步入乡道,昔日郁郁葱葱的丘陵山岗已经开垦成现代工业园区.裸露的山肌呈现赭红腹色,蝉鸣声里,阳光肆无忌惮地直射,天空高远,蓝天白云色彩无比鲜明.走近杜坊屈家,村庄 ... 晓风寒 || 剑南大路杨家:杨瑄忠谏名天下 老城过了东门桥,对面就是剑南街道华光社区鹤村杜家,如果不是熟悉的向导引路,七拐八弯,恐怕少有人知道里面的大路杨家.何况如今屋宇鳞次栉比,乡村与城市界限模糊,俨然一体.矗立其间的杨氏宗祠虽是新落成,却显 ... 晓风寒 || 淘沙北泽村:青青子矜甘大绶 夏日午后,从淘沙镇沿丰抚线前行,左转北泽,丘陵起伏,绿意洇散,不似儒源那般浓烈,较为开阔.山野民居已是楼房接踵,错落有致. 北泽是村委会所在,进来见一"进士"老屋拆后遗址,一米多高 ... 晓风寒 || 曲江甘棠村:一门忠孝泽后世 赣水滔滔,烟波浩渺,沿西岸向北直下,龙头山遇挡,又折而向东,好比一柄曲尺,曲江因此而得名.曲江地处赣抚平原与江南丘陵交界处,小山丘陵连绵起伏,西与尚庄接壤,北边毗连上塘镇,杰路村则位于这三区交界处.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