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单解读:浅表性胃炎,胃黏膜的7大特征
1、黏稠性黏液增多
黏稠性黏液是胃黏膜上皮卡他性炎性分泌物,胃镜下表现为胃黏膜表面附着白色或灰白色黏液斑,较黏稠,不易脱落。
用水冲掉后下可见黏膜糜烂面,该黏液由破坏的黏膜组织、炎性渗出物及黏液组成,是浅表性胃炎胃镜下主要表现之一。
与咽下的唾液区别在于,咽下的唾液呈泡沫状、白色、高出黏膜表面。黏稠性黏液可散在出现,也可掩盖胃黏膜的大部。
使黏膜失去橘红色的光泽,呈现灰色或淡黄色、浑浊,有时黏稠的黏液呈丝状或条状悬空于胃腔内或悬于皱襞之间,有时呈脓性。
2、充血
胃黏膜弥漫性充血见于少数广泛的浅表性胃炎,也可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及手术后胃炎。
胃黏膜局限性充血是浅表性胃炎的主要表现,边界不清,形状大小不一,色泽鲜红,可呈小斑片状或线状,发红,有时呈点状。
3、水肿
胃黏膜水肿是本病的主要特征之一,轻微水肿不易辨认,有时被黏液所覆盖。
胃镜下表现黏膜肿胀感,有时呈水浸样,比正常黏膜湿润,反光增强,色泽较正常黏膜淡,黏膜皱襞增厚且柔软,胃小区结构显著。
4、红白相间或花斑
充血性红斑与黏膜水肿区交叉存在,致使该区域在红色充血底面上有淡红色或灰白色区域,表现为红白相间或红黄相间,充血的红色占主要部分。
此种红白相间为散在均匀小红点或红色斑状,红点与红点之间黏膜略苍白。
5、黏膜脆弱
浅表性胃炎的胃黏膜脆弱,严重时胃镜检查中因镜管轻微摩擦或触碰黏膜即可引起黏膜擦伤甚至轻微出血。
6、糜烂
浅表性胃炎可出现黏膜糜烂,黏膜上皮完整性受损,表层黏膜剥脱,可为隆起型、凹陷型及平坦型。
7、出血斑点
胃黏膜可出现散在小点状或小片状新鲜或陈旧性出血,重者有炎症表现具有出血较多。
出血可表现为瘀点、瘀斑(即黏膜内出血),也可表现为渗血(即黏膜外出血)。
黏膜内出血呈现斑点,斑片或线条状,新鲜出血呈红色,陈旧出血呈暗红色或棕黑色。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