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公里的隧道,曾经意外发现过什么大的矿藏吗?
我们打了上千公里隧道,还真没有发现过大的矿藏,小的矿藏还是有过,屡见不鲜。
瑞士在阿尔卑斯山脉修建铁路时,打隧道时发现了储量较大的水晶石矿藏,其中大多数属于非常稀有的矿石。其中发现了一块直径12.7厘米的水晶石,还有两块非常罕见的方解石晶体,长度分别为30厘米和1厘米,其纯净度之高在瑞士都 是罕见的。
我国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修建高速公路时,打隧道挖出来了很多煤炭,遭到了当地居民哄抢,没有办法,施工方只能报警,求助警方前来维持现场秩序。
由此看来,施工打隧道找到小的矿藏并不稀奇,为什么不能发现大的矿床呢?
矿床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综合地质体,有开采利用价值的有用矿物的聚集地,矿床在地壳中只是占很少一部分,我们看到的一座座山脉,一道道山岗,含有矿床的山脉极少,所以我们打的隧道很难碰到大型矿藏。
其次,矿床的形成往往与地壳活动有关,地质学家知道什么岩层里有什么矿床,我们平时能够找到大型矿床,知道它生于什么岩层,我们有意识的去寻找,是主动行为的结果。例如我们找金矿去山东,地质史上这个区域有大量岩浆侵入,能够把地壳深处的黄金随着岩浆向上迁移富集到近地表层,而山东地表出露的花岗岩很多,岩层中富集金矿的概率偏高,所以我们可以人为地根据地质学家的建议,进行勘探找到了大型金矿床。
我们打隧道就不同了,什么岩层,岩石类型都不是重点考虑对象,而是从工程量大小、线路设计,工程预防、地质灾害等着想,我们再根据岩层的特性,制订具体的施工方案,防止出现坍塌、透水、岩爆等地质灾害发生。所以我们打隧道时碰不到大型矿藏,
第三,无论是我们找矿还是打隧道都要经过地质勘探这个环节,勘探人员对于施工区的地质构造脉络清晰,知道这里没有大的矿藏。假如有这个意外,勘探时能发现重大矿藏,这可是意外之喜,可以修改施工线路,优先开发这里的矿藏。这也是打了这么长的隧道,没有发现大型矿床的原因。
第四,大型矿藏的生成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这需要有合适的成矿环境,地质勘探时间可能长达几十年,有时还会无功而返,例如东北大庆发现石油,苏联专家断定陆相沉积环境不可能有大油田,日本侵占了东三省,在东北找来找去,也没有发现石油,直到建国后,我们才发现了年产5000万吨的大庆油田,反反复复,用了这么长时间,找油已经是非常不容易,我们不是打个隧道就能发现矿床了,这运气恐怕是中了五百万大奖的概率。
人类生产活动打隧道主要集中在两个区域,一个是山体隧道,主要用于改善交通条件,例如世界上最长的阿尔卑斯山隧道有57公里,就是因为修建铁路而打的穿山隧道,类似的我们国家秦岭公路隧道,长达18公里多。我们在打这样隧道时,难免从一些岩脉中发现了一些金属矿,这些矿量不大,它的开采价值也不高,与我们的工程造价相比,并不值得开采。
珠穆朗玛峰峰顶8848~8600米范围为沉积石灰岩,8600~7000米范围却是寒武纪火山岩组成,世界上很多山脉由石灰岩、变质麻粒岩奇构成,石灰岩属于海相沉积,岩层里并没有多少有用的矿物,可能有一些贝壳类化石,但矿床就难了。
另一个区域是海底隧道,世界上修建最早的,运营非常平稳的莫过于连接英国与法国隧道,海底长就达37公里。其次日本也有连接北海道的海底隧道。这些海底隧道下面有可能存在油田,但我们打隧道与采油不在的同一个深度上,采油得要钻透油储的盖层,深度较深,而我们打的海底隧道比较浅。
英吉利海峡隧道位于海底40米深处的白垩系岩层中,开凿两条长50余公里、直径7.3米的铁路隧道,这个深度很难触及到油层。因为世界上埋藏较浅中东油田,最浅的深度还能达到300米,我们打隧道是打不到这个深度。
人类发现大型矿床比较难,打个隧道不是举手之劳,这两件都是小概率事件,两件小概率事件碰到一起,相当于高射炮打中了一个蚊子,当然你若想提高概率多打隧道就可以了,可是打一条隧道要好几年,这是多么难的事,再碰到大型矿床呢,想想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