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脉及主病之六纲脉

  1、浮脉
  脉象特征:轻按即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临床意义:浮脉主表证,亦见于虚阳外越证。
  如邪盛而正气不虚时,脉浮而有力;如虚人外感或邪盛正虚时,脉多浮而无力。外感风寒,则寒主收引,血脉拘急,故脉多浮紧;外感风热,热则血流薄疾,故脉多浮数。
  浮脉亦见于里证。久病体虚脉见浮而无力,阳气虚衰,虚阳外越,可见脉浮无根,是病情危重的征象。故《濒湖脉学》说:“久病逢之却可惊。”这种浮脉实际上是举之相对有余,按之非常不足,故称虚浮脉。
  除病理性浮脉外,桡动脉部位浅表,或因夏秋时令阳气升浮,而出现浮脉,则不属病脉。
  浮脉类其他脉对比:洪脉、濡脉、散脉、芤脉、革脉。
  2、沉脉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其脉搏显现的部位较深,可以理解为"深脉"。
  临床意义:沉脉为里证的主脉。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有力,属于实证;若脏腑虚弱,正气不足,阳虚气陷不能升举,则脉沉无力。
  脉沉而无临床症状者,不一定是病,可见于正常人。如肥胖者肌肉丰厚,脉管深沉,故脉多沉;冬季气血收藏,脉象亦偏沉。
  此外,有的人两手六部脉象都沉细,但无病候,称为六阴脉,亦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沉脉类其他脉对比:伏脉、牢脉、弱脉。
  3、迟脉
  脉象特征:脉来缓慢,一息脉动三~四至(一分钟不满60次)。
  临床意义:迟脉为寒证的主脉,亦可见于邪热结聚的里实证。
  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但邪热结聚,经隧阻滞,也可以出现迟脉,其指感迟而有力,伴腹满便秘、发热等胃肠实热证,如《伤寒论》阳明腑实证即属此类,所以,脉迟不可一概认为是寒证。
  此外,运动员或经过体力锻炼之人,在静息状态下脉来迟而缓和。正常人入睡后,脉率亦可见迟,都属生理性迟脉。
  迟脉类其他脉对比:缓脉、涩脉、结脉。
  4、数脉
  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五~六至(每分钟90次以上)。
  临床意义:数脉是热证的主脉。亦可见于虚证。
  张景岳说:“暴数者多外邪,久数者必虚损。”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邪热亢盛,气血运行加速则脉数有力;久病阴虚,虚热内生则脉数无力或细数;浮大虚数,数而无力,按之空豁为虚阳外浮。
  此外,正常人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脉率加速。小儿脉率与年龄成反比,即年龄越小,脉率越快。儿童脉搏一息约六至左右(每分钟110次左右);婴儿脉搏一息约七至左右(每分钟120次左右),均为正常生理脉象。
  数脉类其他脉对比:疾脉、动脉、促脉。
  5、虚脉
  脉象特征: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
  《脉经》曰:“虚脉,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以指感势弱力薄为其特点。但是,临床上虚证有气血阴阳的不同,故虚脉的形态亦不一,主要可分为两类:(1)宽大无力类,如芤、散脉;(2)细小无力类,如濡、弱、微脉。
  临床意义:主虚证。多见于气血二虚。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搏击力弱故脉来无力;气虚不敛则脉道松弛,故按之空豁。血虚不能充盈脉道,则脉细无力。迟而无力多阳虚,数而无力多阴虚。
  虚脉类其他脉对比:细脉、微脉、短脉、代脉。
  6、实脉
  脉象特征:脉来充盛有力,其势来盛去亦盛,应指幅幅,举按皆然,为一切有力脉的总称。
  临床意义:主实证。
  由邪气亢甚而正气不虚,正邪相搏,气血壅盛,脉道充满所致,脉实而偏浮数为实热证,实而偏沉迟为寒实证。
  如久病出现实脉则预后不良,往往为孤阳外脱的先兆,但必须结合其他症状加以辨别。
  实脉见于正常人,必兼和缓之象。为气血超常,脉道充盈,鼓搏力强所致。一般两手六部脉均实大,称为六阳脉。
  实脉类其他脉对比:滑脉、长脉、弦脉、紧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