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聊聊《xxx状元之死》

头一天晚上《xxx状元之死》刷屏,第二天早上该文的檄文刷屏。逆转之快,前所未见。第三天,咪蒙道歉,微博账号歇了。

是否报应不爽,暂且不提。不过这事情让我想起前两天在一个微信群里的讨论。

有位群友分享了一个《诚信的故事》。原文较长,大意就是:二战期间,德国一家信托公司的员工西亚,将公司的账目和一枚价值50亿马克的红宝石随身携带,呵护备至;战后虽然穷困潦倒,但是西亚绝不染指宝石。1978年后此事被媒体报道,西亚声誉日隆,她去世之后有信托公司争购西亚的名字用来命名公司,最后拍卖了80亿马克——坚守诚信,终有回报啊。

这故事,破绽很多,已经露了腚了。

如果这就是一个“故事”,我觉得大家也就无所谓了。可偏偏的,作者还加了好多佐料,非要让大家相信,这是个真实的事情。

于是群里面热闹起来:这是不是真实的?传播善良的故事,需要讨论真假吗?或者换个说法,只要是宣传善良的,假又如何呢?

作为一个普通中二青年,思考了几天这个烧脑的问题,分享如下。

首先,有真善为什么要伪善呢?

当下,这世上有几十亿人生活着,每天发生多少事情?承载着善的事情有多少?更不用说古今中外记载的善事,何其多哉!那么多真事儿可用,干嘛要编个假的呢?

其次,伪善是善吗?

伪善的表现方式似乎是善。比如这个《诚信的故事》,宣扬的就是“诚信”嘛。不过用虚假来承载诚信,这手法太辩证了,让我回想起几年前的“保护性破坏”。

《xxx状元之死》,难道不是揭露了社会的浮躁?难道不是做了深刻的自我剖析?难道不是推崇坚守初心?

细想下来,我最讨厌的是文章最后那段:我(作者)隐去了文中学校及人物的真实姓名;我(作者)资助了死者的妹妹——我本来觉得这是篇编的不错的童话,看到这儿我就迷茫了,居然是真事儿?临睡前小忏悔了一下;睡醒后发现,妈蛋,还是被忽悠了。

当你发现你所欣赏的善啊、美啊,其实都建立在“虚假”之上,那么善和美也就在你清醒的那一刻,和被捅破的虚假一起,像肥皂泡一样清脆的破碎了。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被洗脑过的人,一旦发现真实世界和理想中的不一样,要么自己崩溃,要么把偶像砸碎;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给别人洗脑的人,最怕的就是被洗脑的人清醒过来,所以要一以贯之的洗刷刷。

第三,寓言和谎言是一回事吗?

我们从小就读《伊索寓言》,那不都是假的?是的,寓言是假的,但是它压根儿没想装成真的。当我们说“段子”、“故事”的时候,就跟读寓言一样,会去拨开皮肉文字,寻找里面的硬核道理。我们可能会在道理上交锋一下,但是没人会去计较故事,否则就是买椟还珠了。

而谎言不然。谎言是努力把自己装扮成真实,希望通过别人的认同,换取包装后面自己的利益。比如《xxx状元之死》,它努力唤起大家的某种共鸣:对中年投资者的愤恨;对学习精英的鄙视;对小人物的悲悯。从照片到行文,字里行间都告诉你:这是真的、真的、真的——结果只有标点符号和由巨量阅读点击所带来的广告收入是真的。如果文章标着“纯属虚构,maybe雷同”,我倒是愿意为它点个赞。

第四,我们为什么不能只看到好的哪一面?

在群里讨论《诚信的故事》的时候,转发者抛出一个观点:这故事好比红楼梦,仁者见仁,淫者见淫。

这么侮辱曹雪芹的,我头一次见。

这个调调是不是很眼熟?

没有功劳,还没有苦劳吗?你为什么只盯着别人的缺点?尔等凡人啊,不识货!

拜托,你端出一碗纯添加无天然的鸡汤,告诉我们里面的维C是有机的,你以为我们是喝鸿茅药酒长大的?

————粗糙的分割线————

如果我们对假的东西太放纵,就会让它肆意生长;让它肆意生长,就会对它感到迟钝麻木;对它感到迟钝麻木,就会早晚自受其害。

还记得不久前,朋友圈对疫苗造假有多么的愤怒吗?今天看到一篇石家庄疫苗掉包的文章,只有三、四个人转发。

是的,还是疫苗;是的,大家已经麻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