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学校教“知识”父母教“做人”的隔裂

学校教“知识”父母教“做人”的隔裂

文/虹野

近期写了几篇小文,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回复,有些挂断年让人为现存的某些教育观担忧不已。如在谈成都理工大学某研究生虐狗被退学的事件中,很多人为学校鼓掌叫好,认为学校就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就应该让他回家好好看医生;而在某学校校长砸手机事件中,更有人认为学校就是学习的地方,任何干扰学习的事物都要一砸了之,当谈及可否有其他方法的时候更是直接让家长领回家教好了再回来学习。

尽管这样的论调不是非常多,但是隐隐已经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割裂开了,把学校当做学习知识的地方,认为家庭才是育人的地方。这种把知识学习和学生成长割裂的现象并不罕见,且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理论”支撑,比如我们熟知的“三岁看老”、“原生态家庭”等。

尽管这样的论调不是非常多,但是隐隐已经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割裂开了,把学校当做学习知识的地方,认为家庭才是育人的地方。这种把知识学习和学生成长割裂的现象并不罕见,且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理论”支撑,比如我们熟知的“三岁看老”、“原生态家庭”等。

我们知道幼年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非常重要的时期,但是极端的性格却是在成长过程中才可能形成的,而且性格只能影响人的做事风格,对于人的学习、逻辑并没有什么关系。稍微懂点教育的人都知道知识只是人成长的“载体”,比如我们都知道平面几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不是很大,甚至课程专家也几度考虑是不是直接学习解析几何而不学习平面几何,但是考虑到平面几何对人的逻辑思维形成更有帮助才保留下来。我们几乎所有的知识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或使其情绪激昂,或使其更加理性,或使其勤于动手,或使其强健体魄,或使其审美得到熏陶,或使其心地善良……

可惜的是当我们把学校当做学习“知识”的地方且和“成长”割裂的时候,实际上和我们诟病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人当做“容器”的道理是一样的。这样的教育称之为“非人教育”亦无不可,故不少教育界仁人志士都在呼吁做“以人为本的教育”,知识只是为人成长服务的。可惜的是在教育功利化愈演愈烈之际,很少学校能够把学生当做“人”看待了,而只是当做一个能够灌输知识的“听话的容器”。这种苗头在八十年代初就被发现,一直批评至今,且提倡素质教育,可惜近些年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从某些局为应试教育洗白,到赞扬衡水这样的超级中学的声音越来越多,都可以发现学校中“知识”和“成长”的割裂几乎成为事实。

同样灌输知识的方式和人的成长方式的冲突也愈加激烈。人的成长依赖于对世界的观察,进而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根据外部反馈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我们知道,教育一定会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是教育目的之一,但是灌输知识则不需要学生逐渐形成,而是直接在一定时间内“灌输”已有的他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管孩子们是否接受得了,也不管孩子们喜欢不喜欢,必须在固定时间内形成“世界观”和“价值观”。如果固定时间内无法掌握这些知识,则被视为应该被“淘汰”的学生。
也正是把“知识”与“做人”的割裂,很多学校包括家长都在努力的扫除一切影响灌输“知识”的障碍,在“灌输知识”与“成长”之间发生冲突之际,学校不约而同的站在了“灌输知识”这一方,浑然忘记了师范教育的时候所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完全忘记了学校和老师的行为本身就是教育的一个环节。就好比暴力砸手机事件,其负面教育意义远远大于通过限制手机便于“灌输知识”的价值。
也正是把“知识”与“做人”的割裂,很多学校包括家长都在努力的扫除一切影响灌输“知识”的障碍,在“灌输知识”与“成长”之间发生冲突之际,学校不约而同的站在了“灌输知识”这一方,浑然忘记了师范教育的时候所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完全忘记了学校和老师的行为本身就是教育的一个环节。就好比暴力砸手机事件,其负面教育意义远远大于通过限制手机便于“灌输知识”的价值。
这种把人当做“容器”的教育观之弊端本应该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知道的常识了,可惜的是竟然还如此广泛的存在。更为讽刺的是我们的家长们对把他们的孩子当做“灌输知识的物件”学校推崇有加。难道他们不知道何为人吗?或许是的吧!

我就知道你“在看”

虹野

我不在

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

它们很温暖

我注视他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