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何葬在河南郏县?
“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是后人对三苏文学成就的赞颂。彪炳中国文学史册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冢在平顶山市郏县县城西北巧公里小峨眉山下的箕形山坳里。
三苏墓地和坟寺占地面积680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是北宋眉州(今四川眉山)人,死后为何葬在河南平顶山市的郏县?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卒于江苏常州。次年闰六月,移葬汝州郏城上瑞里,即今平顶山市郏县城西巧公里的小峨眉山下。苏轼在郏县的兆域是由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廌(zhi)勘定的。
李廌,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据《宋史》卷4《李传》载,苏轼逝后,“即走许、汝间,相地卜兆授其子,作文祭之曰过皇天后土,鉴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万古英灵之气。' '苏轼、苏辙兄弟一生患难与共,情同手足。辙与妇史氏相约,死后愿与兄同葬一处。政和二年,七十四岁的苏辙病故于颍川,诸子将苏辙葬于其兄苏轼墓旁。苏轼、苏辙的父亲苏洵早在英宗治平三年(1066)四月二十五日病故于京都汴梁的南园,苏轼兄弟扶柩回蜀,葬于眉山老家苏坟山下。元至正十年(1350)冬,郏县知县杨允到苏轼苏辙墓地拜谒,谓“两公之学实出其父老泉先生教也,虽眉、汝之墓相望数千里,而其精灵之往来,必陟降左右'。遂置苏洵衣冠冢于两公右。
由此看三苏葬郏源于苏轼。苏轼葬郏九百多年来,围绕苏轼为何葬郏县,元明清以来关注此问题的学者做了不少研究。归纳起来,苏轼葬郏的原因有“五说'并存:
其一,形胜说。苏轼爱郏之山水,赞赏它美似家乡峨眉山。嘱其弟在他死后将之葬于此地。远自明清,近至当代,持此说者最众,几乎成为不争之论。元代进士曹师可在《三苏先生祠堂之记》中首倡此说。
其二,家境不济说。苏轼、苏辙虽遇赦北归,但因长期遭贬而贫病交加,晚境凄凉。况且其寓居之地距故里眉州眉山千山万水,道途险阻,不论走水路逆长江过三峡,还是走陆路越秦岭行蜀道,均非易事。所以归葬故里之愿望终不获济。元至顺元年诏礼部旌行文之郏,维修苏坟。孙有仁在他撰写的神道碑阴记中提出此说。
其三,“表恋阙之微诚'说。清乾隆五十年(1785),清翰林学士兼侍读、《续资治通鉴》主编、河南巡抚毕沅拜谒苏坟,在《祭苏文忠公文》中持此说。出身庐州合肥的包拯死葬巩县,出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的范仲淹死葬伊川彭婆,出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的欧阳修死葬新郑,出身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的范镇死葬襄城,均可为证。
其四,祭祀方便说。苏轼遗嘱“葬我嵩山下'是因为苏氏子孙多散居在郏城、汝南、颍昌、斜川(今许昌苏桥镇)等地,离郏县峨眉山较近,将来送葬、祭祀都比较方便。特别是他的弟弟苏辙、小儿子苏过,分别在颍昌、斜川定居,而四川眉山老家已经没有直系亲属了。刘英照在《中州今古》四84年第5期撰文《苏轼为何葬郏县》提出此说。
其五,“土厚水深'说。位于嵩少南麓的平顶山郏县峨眉山,“土厚水深',既宜人生存,也宜过世人亡灵的安息。谢照明、潘民中在《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年第6期发表《苏轼葬郏相关问题辩证》持此说。
形胜说、家境不济说、“表恋阙之微诚'说祭祀方便说,都有一定道理,但均为依据事理推测之言,缺乏直接证据。“土厚水深'说,直接从苏轼、苏辙留下的文字里找出的直接证据作支撑,最有说服力。
苏轼《别子由三首兼别迟》其二写道:“先君昔爱洛城居,我今亦过嵩山麓。水南卜宅吾岂敢,试向伊川买修竹。子闻缑山好泉眼,傍市穿林泻冰玉。遥想茅轩照水开,两翁相对清如鹄。'诗中,苏轼充分表达了他们父子对嵩山周围地区的热爱。苏辙绍圣元年(1094)任汝州知州四个月,对嵩少地区的山水民情有更具体的了解。在遭贬离开汝州南下的时候,就于嵩山东南麓颍昌买田一廛安置自己的子女。元符三年(11)四月,苏辙遇赦便直奔颍昌居住。可见二苏包括乃父老苏对嵩少地区是情有独钟的。
苏辙在《亡兄端明墓志铭》中说,苏轼临终留下遗嘱:“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苏轼死于江南,不返葬故里四川,而要葬于嵩山之阳,并要求苏辙为其做墓志铭。
崇宁元年(1102)四月,在苏辙为迁其嫂王氏的骨尘与其兄合葬所写的《再祭亡嫂王氏文》中说:“天祸我家,兄归自南,没于毗陵。诸孤护丧,行于淮汴,望之拊膺。自嫂之亡,旅殡西坼,九年于今。兄没有命,葬我嵩少,土厚水深。迈往告迁,及迨初妇灵緬是升。道出颍川,家寓于兹,迎哭伤心。”
苏辙在安葬兄嫂之时也安葬了小儿媳八郎妇,其《再祭八新妇黄氏文》也曰:“嗟哉吾兄,没于毗陵,返葬郏山。兆域宽深,举棺从之,土厚且坚。
嵩山周围地区“土厚水深',为北宋士人所崇尚。《杨文公谈苑》载:
“公尝言,《春秋传》日过土厚水深,居之少疾。'言其高燥,予往年守郡江表,地气卑湿,得痔漏下血之疾垂二十年不愈,未尝有经日不发。景德中,从驾幸洛,前年从祀汾阴,往还皆无恙。今年退卧颍滨,嵩少之麓,井水深数丈,而绝甘,此疾遂已。都城土薄水浅城南穿土尺馀已沙湿,盖自武牢已西,接秦、晋之地,皆水土深厚,罕发痼疾。'
杨文公即杨亿,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字大年,生活于宋太祖赵匡胤晚年至宋真宗赵恒晚年,长期在朝廷任职,也曾外放汝州,晚年寓居颍昌。
我们从苏轼、苏辙留下的文字“葬我嵩少,土厚水深'、“举棺从之,土厚且坚'中可以看出,苏轼葬郏的根本原因是他们认为嵩少南麓的郏县小峨眉山“土厚水深',从《杨文公谈苑》“土厚水深'也可佐证为北宋士人所崇尚。
苏轼,别称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出生于今四川省眉山市,是一个地道的川汉子。他是宋代文学的典型代表人物,代表了当时文学发展的顶峰。
苏轼一生受到佛教与道教的影响,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显示出了不同的思想感情,苏轼一生命运多舛,但他从未被命运打败过。苏轼早年跟随父亲进京参加科举考试,本该得第一名,却因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误会,苏轼只得了第二名。欧阳修误以为文章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苏轼便只能屈居第二。但这不妨碍苏轼的文名远扬,受到其他文人的赞叹与赏识,当时欧阳修就评价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苏轼作为文人,常常在自己的诗歌中书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有时不免就带有自己的政见,正是这些带有个人色彩的文章被新党抓住了把柄。苏轼上任刚刚三个月,牵连数十人的“ 乌台诗案”就发生了。乌台诗案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虽然在许多朋友的援助和营救下,苏轼最终免于牢狱之灾,但他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手中失去了实权,职位又相当低微,苏轼在此时变得心灰意冷,很是丧气。但生性乐观旷达的他不久便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情。
但命运又给予了他沉重一击,在他奉诏前往汝州任职的途中,由于路途坎坷艰辛,他的幼子在路途中不幸夭折了。幼子的夭亡,仕途的不顺给予了苏轼双重的打击,在这种打击下,苏轼向朝廷申请不再继续前往汝州就职,而是在常州停留平复心情。朝廷同意后,苏轼回到常州居住。常州交通发达,经济繁荣,风景又颇为优美,满足了苏轼游山玩水的需要。那里远离京城,没有政治上的勾心斗角,又衣食无忧,苏轼在这里与家人过得十分惬意,最终选择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但此后苏轼又因与朝堂高官政见不和,又是多次被贬,已然六十二岁,白发苍苍的苏轼更是被贬去了当时的蛮荒之地海南。豪放旷达的苏轼再一次从命运的重击中站起来,喜欢美食的他发现了海南当地的种种美味,开心得不得了,便把海南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在海南办学讲授,吸引了一大批学生前来学习。儋州的百姓都对这位文化的传播者、开拓者十分崇敬、敬仰。
苏轼死后,苏轼之子按照苏轼的遗愿将其安葬在了汝州,也就是如今的河南。古人都讲究“叶落归根”,那么本为四川眉山人的苏轼为何最后没有安葬在家乡,而是安葬于河南呢?苏轼对于汝州有着深厚的感情,当苏轼在汝州任职之时,他的弟弟苏辙也恰好到汝州任职。两兄弟好不容易相聚,自然是常常聚会、游乐,观览汝州的名胜山水,十分快乐。而当兄弟两游览到汝州的郏县时,发现郏县不仅风水俱佳,是一个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而且峰峦叠嶂,山峦秀美,山清水秀,神似他们心心念念的家乡眉山。于是兄弟俩相约百年之后,同葬于此。
苏轼葬于汝州,不仅实现了与弟弟苏辙相聚的愿望,而且汝州神似家乡,能够满足苏轼思家之念。郏县在宋代风水、人文都十分兴盛,四周有许多大都市,又有宋皇陵群,此地作为墓地堪称绝佳。苏轼苏辙两兄弟葬在汝州后,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在此定居了下来,还形成了两个苏姓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