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见证了华县的一些变化!
秦岭山下,五龙山旁,石堤河从这里穿插而过,将秦岭一份为二。东边是杏林镇白村,西边是瓜坡镇姚郝村。我就在姚郝这个村子里出生长大,见证着姚郝乃至华县的一些变化。
我继承了父母的农民身份,在上大学以前,去过最繁华的地方就是华县县城,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毕家同学家。如今大学毕业快10年了,和很多人一样在外工作了10年。期间无数次的回到华县,看着它一点点的变化,有好的,有不好的。但是给我的最大感受是,生活确确实实的比之前好多了。
说变化,首先从学校说起!我是没有上过幼儿园的,那时华县也基本上没有幼儿园。7岁之前在父母放羊式的看护下直接进入小学的学前班。基本上每个村都有一个小学的。周边的小学我现在还叫的出名字,姚郝小学、马泉小学、过村小学、良候小学、湾惠小学。父母帮我们缝书包、每天早上大家一个一个屋里去叫,结伴上学。冬天我们在去学校的路上将苞谷杆点着烤火取暖,将石块放在火中烧热带着暖手。夏天我们在课桌上睡觉,今天你睡桌子,明天他睡凳子。那时候发新书我们用挂历包书皮,放假我们要勤工俭学拾麦穗和苞谷毛。时至今日我一直不明白那些年华县学生交给学校的小麦和苞谷毛都干什么用了。那时学校没有电子铃,上下课都是老师看着表去打铃。“铛...铛挡,铛...铛铛......”这是上课了,“铛铛铛,铛铛铛......”这是下课或者放学了,永远记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铃声。每当放学,我们总是唱着歌排着队整齐的走出校门,然后三五结伴各会各家。期末考个试我们要全校出动步行几公里到镇上别的学校去考试,在那时候这算是出远门了,父母都会给我们煮上几个鸡蛋带上几块钱,希望我们吃的考的好。……
如今,华县的幼儿园越来越多,农村的小学却越来越少,原来五六个村子的学校全部被撤销了,有的学校也被拆掉盖成民房。几个村的学生要走更远的路去另一所学校上学。学校的教学楼越盖越漂亮,学生却越来越少,教学质量也大不如从前。有人说这是整合教育资源,减少教育开支。我只能呵呵了。。。。。说什么教育公平,资源共享只是理想状态下的。华县各乡镇的小学能不能和县城的比?拿什么和县城小学比较?城管小学、毓秀小学,最好的教师、最好的教学设施,最美的校园,为什么农村子女就不能在这样的学校里读书上学。同样站在起跑线上,你骑着自行车,而别人开着汽车。若农村小学锐减是一个趋势的话,那么华县每个镇目前还都有一所初中那应该是庆幸。一个县教育水平的好坏还是要由最后的高考成绩来决定。我上高中的时候华县还有咸林、少华、铁中、子仪、高塘、中山等六七所高中,而今天华县只仅存三所高中,背后反应出来的问题令人不寒而栗。直接来看是华县高中阶段的学生越来越少,间接来看则是华县教育质量的不断下滑,很多学生初中毕业后直接前往外县或者渭南、西安等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就学。振兴华县教育刻不容缓。2016年8月18日晚,华州区教育振兴誓师大会在咸林中学运动场召开,会议旨在通过召开誓师大会,吹响振兴华州教育“集结号”,聚全区之力、集上下所能,攻坚克难、振奋精神、砥砺奋进,坚决打赢振兴华州教育的“攻坚战”!
另一个显著变化的就是华县人的住房。在我记忆里华县人住房变化可以分文这几个阶段:土坯瓦房阶段、砖瓦房阶段、预制板房(华县人叫楼板)、平房、住宅小区。到我结婚,父亲通过自己的努力盖了三栋房子,每一栋房子的变化都代表着一个时代。
如今我们村最老的土坯房子应该是在六七十年代比较盛行的,那时候没什么钱,只有取之不尽的黄土,于是夯土打墙,砍树伐木为爷爷他们那一辈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住处。如今这样的房子几乎都已经荒废,大多已经断垣残壁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偶尔村里有些小孩可能会问那里是什么地方,大人们轻描淡写的一句“那是xxx曾经住过的地方”
砖瓦房和预制板应该是同一个时期前后出现的,那时候华县各地砖窑厂、砸石厂盛行,催生了一批农民企业家,我爸也算是其中一位。不但为周边农民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也大大方便了大家盖房子时所需的建材。砖砌墙、木大梁、搭圆木、铺苇席、摸黄泥、盖青瓦,一座砖瓦结构的木架房就此落成,冬暖夏凉是他最大的优点。后来由于开山炸石挖土对秦岭以及周边破坏严重而导致这些砖厂、砸石厂陆续关闭。传闻曾经一位中央领导路径华县看到华县南山一块块被炸开的伤疤责令必须整改复原秦岭生态环境,从而引起了轰动全国的秦岭刷绿漆事件。
后续为了美观。为了方便晾晒农作物平房陆续出现,一开始房面由预制板(华县人叫楼板)搭建,但由于预制板之间的接缝问题经常导致房面开裂漏雨,那时经常可以看到村里巷道上那些打着“专业平房补漏”招牌的人员。如今在有些人的房顶上也可以清楚看到补房留下的一道道黑色的痕迹。在后来的平房房面基本上都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灌,再也不怕房面开裂的问题。平房也在农村盛行至今,从一层到三层,从普通楼房到如今的欧式风格的楼房层出不穷,一栋栋新盖的楼房一个比一个漂亮美观。楼房的流行也促进了农村地板砖、墙面瓷砖、瓷砖招牌、防盗门窗等相关装修建材的热销。
今天,很多人在华县城里、渭南、西安买房,华县高楼也越来越多。上初中的时候华县最高的楼也就只有灯塔十字的农业银行了。有人买房是为为了投资,有人买房是为了子女上学,有人买房是为了结婚。不管那种原因说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但是房买了很多人却高兴不起来,房子迟迟交不了,物业管理种种乱相,在这里就不一一说了,谁买谁知道。
再一个变化就是出行方便了。我上初中那一年,爸爸省吃俭用掏了120块从华县赶去渭南给我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那时候每天骑着自行车到处乱窜耀武扬威,那种心情就和现在很多人刚买了一两新轿车一样吧。那时和家里人去县城都是要走到几个村的结合处,从那里坐私人改装的三轮车(华县人叫蹦蹦车)坐到县城。逛完街卖完东西后再从指定的地方坐三轮车回来。那时在想如果有一辆三轮车我一定可以发家致富、飞黄腾达。有时逢年过节走亲戚人多就有人开着拖拉机一次全部拉走,能走的快点是每个人最简单的想法。
上高中时,华县还没有公交车,每次放假都是一个人从学校走回家里。街道上也看不到什么私家车,宽敞的街道让我倍感舒心。后来家里买了摩托车,我骑着摩托车走街串巷,感受着速度与激情。最美的青春和最快的速度献给了我家第一辆摩托车。从家里到华县走路差不多要1个半小时,有了摩托车不到10分钟就可以到了。再后来华县有了公交车,出租车,出行方便多了,再也不会因为路途遥远而生气,更不会因为没有车坐而心慌。最近几年,华县的私家车明显多起来了,我们村也有很多人买了小车。时代的进步,一辆自行车、摩托车再也引不起人们莫大的兴奋,曾经的蹦蹦车、拖拉机也从我们的视线里消失。而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卖一辆私家车带着父母去逛街。
穿衣打扮追赶潮流,在华县也不例外。曾经的华县文体路综合市场没有拆的时候,有两三个巷道是专门卖布的(华县人叫扯布),逢红白喜事都喜欢扯几尺布来行礼。谁家里炕头的箱子里还没有几块布。这些布母亲帮我缝裤子,缝棉袄,纳鞋底做布鞋。曾经只有过年父母才会带我们去华县街道买新衣服,而平时家里的衣服都是换着穿,家里的孩子穿不了就会拿去给亲戚家的孩子穿。千层底、万针线妈妈一手给我们纳的粗布衣和鞋陪伴我们度过了多个春秋。记的直到我上了初中才给家里要了十几块和同学一起去华县街道买了一双双星运动鞋。那时候华县买衣服鞋子一般都集中在文体路综合市场和百货大楼,没有其他的品牌店。时代更替,潮流来袭。如今华县街道、各乡镇街道衣服店面林立,不乏很多品牌门店,一件衣服、鞋子动辄几百块是普遍现象。买衣服也不是只有过年过节,只要有钱有时间天天都可以逛街买衣服。看着华县街道一个个打扮时尚漂亮的女孩子,阳光帅气的青年明显感慨今非昔比。父母有多久没有裁衣纳鞋了,家里的缝纫机有多久没有转动过了。时代进步了,日子好了,我们其实很怀念儿时的一切,但是我们已经没有了可以心平气和的穿着粗布衣服和鞋子走在街道上的勇气。
游玩散心的地方也多了!20年前,你如果来华县问有什么好玩的,我可能只会带你去五龙山上爬爬山,再带你到石堤河里有个泳打个漂水,华县一日游也许就到此结束了。而如今,随着多年的不断开发发展,华县的旅游景点一个接一个展现在世人面前。陕西九寨少华山、渭华起义纪念馆、秦岭一号漂流、竹溪里风景区、桥峪原生态森林公园、华州公园、方山河水景公园、皮影文化生态园等等,绝对让你不枉华县此行。
再下来要说说农民种地的变化了。三农的变化真是太快了,快到我已经有点接收不了。从最初的牛耕人拉到现在的机械化旋耕播种,从当初的人割场碾到现在的收割机全自动收割直接上房顶晾晒,大大的促进了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加速是好的一面,而另一面饱和式无规划的种植也给大家带来惨重的损失。就以我家来说吧,家里除了种植苞谷小麦外,曾经还种植过大葱、棉花、苹果、草莓、葡萄、杏、枣、花椒、核桃等。能坚持将一种农作物种到极致种到专业的却没有一个。
上小学的时候瓜坡、赤水、杏林各村流行种大葱,放眼望去地里全是葱,长势很好,但是卖不上价。有一次和爸爸零晨3点多从家里拉了一架子车葱步行几公里到华县西关的菜市场去卖,三百多斤葱最后才卖了70多块钱,还花了几块钱给我买了包子和油茶,至今我历历在目。卖不上价后面种葱的人也越来越少,时至今日不管葱价高低我们那里现在已经没有人种葱了。再后来,好好的庄稼地里不知道为什么全村及周边都载上了苹果树,等了三年快要结果的时候又全部给砍了。真不知道这是谁做的决定,这时什么惠民策略!随着周边种植的变化和影响家里陆续种了大接杏,草莓,种了一两年又改种葡萄、木枣,现如今爸爸包了十几亩地种植核桃、花椒以及育苗。刚开始的时候种核桃的人少,核桃还能卖上价,如今种核桃的趋势和当年大葱一样,适得其反了。农民种不布容易,什么价钱高来年种什么这是正常现象,但也需要政府的帮忙和政策引导,不然盲目的增加种植面积只会损失惨重。近年来,华县各地蔬菜、水果滞销屡屡见诸报端。随着互联网电商的不断发展,对华县的种植业来说是个机会,分区域种植,合理规划种植面积,实现线上线下的双销路结合,希望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华县可以打造更多像赤水大葱、华县大接杏、华州山药等一样名冠三秦的农副产品。
最后来说说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些变化。上小学的时候,爸爸在全村买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那时候放着《烈火金刚》的电视剧全村都来观看,真是兴奋坏了。再后来村里也有人也买了黑白电视,然后在屏幕上贴上那种带色彩的胶纸,因此大家看到带颜色的电视。现在42寸的液晶电视挂在卧室的墙上,已经很久没有打开,因为电脑手机已经占据了我们的生活。
初中的时候爸爸为了工作联系方便买了一部传呼机,当时感觉很好奇,自己也想要一台。没过多久家里就装了电话,第一次打话听到对方声音的时候,我惊讶的声音都颤抖说不出话来,也布知道要在电话里说点什么。那时候打个电话很不方便,很多人想打电话就来我们家,打电话的人多了为此还制订了一个收费标准。如今,人手一部手机,想打就打。再也不用为高昂的花费而担心。
那时全县各地都流行跳舞,很多村子里都建起了舞厅,每晚都三五成群前往舞厅,门票5毛、1块不等,只记得当时跳的舞节奏叫什么快三、慢三、快四、慢四。跳舞流行,爸爸就给家里买了一台录音机和舞曲磁带,在家里每天晚上免费给村里人放音乐跳舞。如今广场舞已经横扫全国大小乡镇村庄,但是出奇的是我们村却没有人跳广场舞。逢年过节扭秧歌的到是不少。
2001年后电脑、网吧在华县兴起,随后几年华县的网吧有十几家之多。而刚接触网络的年青人更是对其着迷,每个网吧周六、周末基本上都是爆满。如今网络光纤的普及,电脑已经普及到普通老百姓家,在网络上购物、充值缴费、看书看电影改变了一个时代。随着更多新科技的问世,人民的生活还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华县无时无刻在变化,有人看见了它变化,有人却见证了他的变化。我很幸运我通过自己经历的一些事见证到了。华县未来10年、20年、30年......我们再一起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