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捻转补泻手法图解

针刺得气后,以针身左右旋转的角度、频率和用力轻重,左捻或右捻进行补泻的方法。《灵枢经·官能》:“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补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即指:泻法,必须圆活流利,到了病所而捻转针头,这样经气就能通畅,快进针、慢出针,以引邪外出。补法时,轻轻地捻转,徐徐将针刺入。元·窦汉卿《标幽赋》:“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也指出了捻转补泻的操作要领,即向左转针为补、向右转针为泻。

操作针刺得气后,一般以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右手)向左向前,示指向后向右者为补法;相反,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结合拇指(右手)向右向后,示指向前向左者为泻法。

适应证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系统疾病。

注意事项在运用时,需注意针体的还原,不可将针体向一个方向持续捻动,以免造成肌肉纤维缠绕针体,引起滞针或疼痛。

《灵枢·官能篇》补法用“微旋而推之”,泻法用“切而转之”。

《问·离合真邪论》泻法用“吸则转针”。

原则:捻转角度水、频率慢为补,捻转角度大,频率快为泻(图20)。

操作:①补法、捻转角度30~90度角,频率宜慢,约每分钟100~120次(图20-(1))。

②泻法、捻转角度90~180度角,频率稍快,约每分钟150~200次(图20-(2))。

若作较大幅度的捻转时,须防止组织纤维缠绕针体而产生疼痛。如发生这种情况,可将针轻提插几下,即可解决。

本法适用于头面,躯干,四肢等部位,故应用较广。

适应:补法用于虚、寒和阴证,泻法用于实、热和阳证。捻转补、泻用途广泛,为后世各种补、泻手法的基础。

(0)

相关推荐

  • 中医经络术语

    中医经络术语

  • 【针灸的补泻手法】

    [针灸的补泻法] 针灸在临床上是有补法和泻法的.先说针,针根据进针部位的快慢轻重等是有很多补法和泻法的.比如说最常见的有捻转补泻.如果捻转的速度很快,捻转的幅度特别大,这种的手法特别强,我们认为是泻法 ...

  • 针灸补泻手法图解

    针灸补泻手法图解 1.烧山火(补法) 这种方法是采用三进一退.一进三飞.提插.九六.呼吸.迎随.开合等法中的补法组成的.以产生热感为目的.<金针赋>中说:"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 ...

  • 【中医】针灸补泻手法图解版

    特别提示 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大众医学助手 [大众医学助手中医自主学习平台]创立中医教学-中医考研-中医资讯-中医题 ...

  • 中医针灸补泻手法图解

    针推培训中心 Official Account 针灸补泻手法图解 1.烧山火(补法) 这种方法是采用三进一退.一进三飞.提插.九六.呼吸.迎随.开合等法中的补法组成的.以产生热感为目的.<金针赋 ...

  • 针灸:详细的补泻手法

    作者:王伟 来源:<拨开迷雾学中医1> 选准了需要补泻的穴位,就要进一步施行补泻手法. 针刺不像中药,中药是只要辨证正确,药品没有掺假,无论谁只要处方正确都会有效. 针刺则不同,即使辨证正 ...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0五)——足三里补泻手法

    我们在足三里上做补泻,当病人是新病,也就是实证的时候,左转动,引到气,只要有酸麻胀的感觉,就是气到了,足阳经的经气都是从头到足,往下走的.针扎到足三里,心里面想着经络运行的方向,针下去以后,逆向而转, ...

  • 针灸补泻手法

    南丰李氏补泻 四明高氏补泻 三衢杨氏补泻(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及歌) 摘自<针灸大成>卷四 南丰李氏补泻 <图注难经>云:『手三阳,从手至头,针芒从外,往上为随,针芒从内,往下为迎 ...

  • 按摩补泻手法详解图解

    <黄帝内经>有云:"盛则泄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原则,通过按摩补泻虚实疏通人体的气血,达到愈病.保健.强身的目的.那么,什么 ...

  • 补泻手法--戊子.《人纪》针灸篇5【任脉之巨阙穴 (心之募),补泻手法】

    04 - 任脉之巨阙穴 (心之募),补泻手法 从心蔽骨和中脘穴两个之间正中的位置,叫巨阙,巨阙跟中脘的中间,叫上脘穴,这个上脘穴是络穴. 再回来看巨阙,巨阙是心之募,是心脏的募穴.现在已经学到了两个治 ...

  • 补泻手法--癸未.《人纪》针灸篇19.【针刺手法-烧山火与透天凉 (大补与大泻手法)】

    04 - 针刺手法-烧山火与透天凉 (大补与大泻手法) 第一个下针口诀叫烧山火,第二个下针口诀叫透天凉.烧山火和透天凉,是大补和大泻的手法.顾名思义,烧山火是针对虚症的补法,透天凉是针对热症实症的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