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悟独特的审美境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编者备注】
2008-2009年,曾在泉州市晋江侨声中学支教。2009年12月4日,应邀面向泉州市开设了一堂教学公开课——《故都的秋》。
【设计说明】
这堂课的设计,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像《故都的秋》这样的经典作品,可讲的内容很多,但换个角度看,可讲的内容很少。陈日亮老师常说:“学生知道的,老师常不厌其烦地讲;学生不知道的,老师又常常不讲。”因此,我很想讲讲学生们不知道的内容,或者是他们感受不那么真切的内容。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景,由此进入一种审美境界”。《故都的秋》不同于《荷塘月色》,所描述的悲凉之美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美,但是,“悲凉”也是一种美,这种独特的美,就隐藏在作者看似平淡却特别深沉的景物描写中。引领学生感受品悟这种独特的美,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3、此外,还应该让学生领略“经典作品”的经典之处。《教参》的某些解读似乎有些牵强,比如谈及为何写“都市闲人”,说“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能读出作者很希望像他们那样过无忧无虑的生活”,这自然是无法让我们的学生明白的。《故都的秋》是急就章,但为什么却成了经典?故参考了某些资料,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以期有些不一样的解读。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我们刚刚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我的学生活学活用,他们曾这样写道:语文老师的眼睛,像“树缝里漏着的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我一方面惭愧于自己缺少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方面又赞叹于学生的精确而巧妙的表达,他分明写的是一个经常做梦的人的眼睛!很凑巧的是,我就姓孟!
(因为与学生初次见面,加上是面向全市的公开课,学生们比较紧张,因此,导入部分旨在调节气氛,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增强与学生的亲近感。)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故都的秋》,我很想知道,各位同学希望老师讲些什么,又希望通过学习这篇经典散文,学到什么。
学生发言,概括如下:
1、希望老师多介绍作者
2、希望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3、希望从中获得写作经验
4、想知道作者为什么喜欢“故都的秋”
谢谢大家的热情参与,大家希望老师讲的内容很多,但是,有这么多的要求,而我们只有短短的45分钟,明显的“供小于求”,所以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的语文学习,应当遵循这么一条原则: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课堂教授的内容毕竟有限,所以要抓住重点,举一反三。
二、析题
1、读一篇文章,先看到的是标题,假如让你来写《故都的秋》,你准备写什么内容?
学生发言,概括如下:
①肯定要写故都的秋的景色
②肯定要谈谈我对故都的秋的情感
③肯定要说说我为什么要写故都的秋
④其他
2、最重点的内容应该是什么?
最重点的内容应该是故都的秋景。
三、梳理
分析文章的标题,能帮助我们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的层次。
1、写故都的秋景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从第三段起至倒数第四段,都是写秋景。
2、那么,前两段主要写什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吧。
(以下教学实录根据教学视频整理)
生:主要写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和喜爱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的不远千里……”可以体现。
师:作者完全可以这样说:“我不远千里,也不过想……”,文章的表达有何不同?
生:这样写比较简略,文章表达更详细。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生:更能突出作者的向往之情。
师:为了突出喜爱之情,作者运用了何种方法?
生:对比
师:是的。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让作者如此向往,如此喜爱的故都的秋究竟是怎样的。体会“特别地来的清,来的静,来得悲凉”的表达效果。
四、赏析
围绕“清、静、悲凉”展开讨论,哪些景物突出了清、静、悲凉?
须补充以下几点:
①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的特点是“特别地来的清,来的静,来得悲凉”,而不是“清、静、悲凉”。
②都市闲人话凉,为何那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层”似乎更让人感受到悲凉的层层堆积。秋风秋雨愁煞人。是秋雨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触发了他们的苍凉无奈之情。是啊,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那种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作者并未刻意去写,没有悲凉的标志,但悲凉的气氛始终笼罩着,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样的歧韵,更增添了故都的秋的悲凉的意味。
③写秋果秋蝉的部分怎么体现清、静、悲凉的?
很明显,相比于其他内容,这一部分似乎并不能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也说明,只是用“清、静、悲凉”来概括故都的秋似乎不那么恰当,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作者究竟喜欢怎样的故都的秋。“特别地来的清,来的静,来得悲凉”,别忘了“特别地”三个字,“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说明作者也喜欢别的地方的秋天,只不过更喜欢故都的秋,主要原因便在于这“特别地”,那又是怎样的秋天呢?与江南之秋的对比中,我们就可以明了:故都的秋让他“看的饱,尝的透,赏玩的十足”“色彩浓,回味永”,可见吸引郁达夫的是故都深沉的秋味,透彻的秋味。而不仅仅是“清、静、悲凉”。
写秋果的部分正好体现了深沉的彻底的故都的秋味。写秋蝉的部分也是如此。
④作者关注的地点有何独特之处?为什么作者不写那些名胜?
破屋、街道、家里、桥头、屋角墙头茅房边,都是稀松平常的地方,却是作者的独特选择。
首先,体现了视角的独特性;也许已经有很多人写过“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了。
其次,细微之处更显深刻。写名胜固然可以体现故都的秋的特点,但总觉得不能体现秋味的浓烈和透彻,而这些稀松平常的地方都有浓浓的秋意,那么其他地方就不用多言了,自然更能体现出故都的秋的深沉和透彻。
再次,就是作者个人的审美趣味。
⑤作者喜欢的故都的秋是“特别地来的清,来的静,来得悲凉”的,你们会喜欢这样的秋天吗?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说明我们眼中的景物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那么喜欢这样的故都的秋的作者大概是个怎样的人呢?你从课文中能够捕捉到一些信息吗?
比如,“租一椽破屋”说明他的生活窘迫;
再如,“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说明他生活的混沌,人生的迷茫失意。
由此可见,作者写故都的秋,不仅仅是表达他对故都的秋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还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人生感受融入其中。
郁达夫三岁丧父,十七岁留学日本,在日本呆了9年,受尽歧视、冷遇和屈辱,从而激起他强烈而深沉的爱国热情,“眼看到祖国的陆沉,身受到异乡的屈辱,与夫所思所感,所经历的一切,剔刮起来,没有一点不是失望,没有一点不是忧伤,同初丧了夫主的少妇一样,毫无力气,毫无勇毅……”。
⑥除此之外,似乎还有更深的意思。我们来读读倒数第三段。归结为一句话“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放之当时,为什么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的深呢?作者所处的中国经历了怎么的灾难啊,身处其中的人们,怎不会带有着浓浓的悲凉?
本文写于1934年,据《故都日记》,8月16日,应《人间世》社编辑催稿,17日晨起,写了《故都的秋》。可见,这篇文章是急就章。但是发表之后,却引发了广泛的共鸣,可见,作者写出了那一个时代的人们的共同的心理。可以说,故都的秋是作者的秋,更是时代的秋。
五、总结
作者之所以喜欢这“特别地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的故都的秋,大概可以归结为四个原因:
①跟故都秋天景物本身的特征有关。
②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
③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
④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