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杂谈】这部动画创下BD销量史上的传奇,具体数字有点迷,成本估计都不够

女一号在小时候突然去世,男一号曾经是小团队的核心人物,喜欢女一号的男二号怪责男一号,男一号接锅并就此沉沦,另外还有喜欢男一号的女二号,一个普通友人女三号,一个环游世界的男三号,多年之后死去的女一号突然出现,世界重新开始转动,故事就此展开。

这既是著名编剧冈田麿里的力作《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也是"销量史上最大最恶绝望公司"Lerche旗下传说中的传说,以58份的BD销量将《双星阴阳师 天地鸣动篇》以及《火之丸相扑》等作品推下神坛的——《昴宿七星》。

作为2018年的7月新番,《昴宿七星》堪称是业界的一股"清流",虽说在2018年诞生的日本动画并非全是精品,但BD销量要崩得只有58份也的确有些难度,毕竟这58份当中恐怕还有不少是制作组贡献的。

要说《昴宿七星》是史上最崩动画那肯定不至于,因为世界上还有因为接不到预订直接停产BD的作品存在,但如果范围缩小到出了销售数据的作品中,那《昴宿七星》肯定就是独树一帜的级别了。基于这个BD销量,我们也不用讨论中日两地观众对于爽文或是网文是否有什么审美上的不同了,因为这片就是在两地都混得不怎么好。

那我们不妨从中国观众的角度出发,看看这部Lerche负责制作的这部《昴宿七星》到底是如何缔造传奇的。

如今国内动画观众有三个应激雷区,一是抄袭、二是套路、三是逻辑不通。

这三个应急雷区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模棱两可。它们有时候难以界定,有时候很容易使讨论者各执一词,有时候大家的宽容度忽高忽低,所以实在不是什么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问题——但是《昴宿七星》的TV动画把这三个雷区全给踩了一遍。

先来看看抄袭,抄袭这个词本身就是"应激"的一种体现,因为《昴宿七星》肯定是不能被界定为抄袭的,只不过许多观众都觉得从这部作品身上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那就是《未闻花名》和《刀剑神域》。

要说《刀剑神域》掀起的网游和VR世界热潮是一种套路那没有什么毛病,但你要说《未闻花名》是一种套路可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虽然冈妈这些年来搞了不少骚操作,但毕竟也不是随便一个谁就能把她那一套当作套路给顺手拈来的,即使是出版过多部小说的田尾典丈也不行。

《昴宿七星》有没有借鉴《未闻花名》我们无从考究,但你要说开头那一大段关于人设和人际关系的描述纯属巧合恐怕也没人相信。只不过观众也不怎么在乎这个问题,他们在乎的是《昴宿七星》能不能带来哪怕一点和《未闻花名》一样的感动,于是就有了第一个炸锅点。

再来是套路和逻辑,网游题材大多都是离不开一个爽字,《昴宿七星》也不例外,所以就有了一个全员由小学生组成的顶级游戏团队"昴宿团",并且他们强大的理由也有一个十足公式化的"外挂"设定,那就是星象。

这个所谓的星象,正是大多数观众忍不住吐槽的部分。按照原作设定,星象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属性,没有星象的人甚至无法成为《UNION》的玩家,而玩家角色的强力与否也直接与星象挂钩,并且还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弱。

简单地总结一下,《UNION》就是一款限号公测,无法刷初始号,游戏体验全凭开号一抽,角色强度还会随着玩家年龄增长而降低,并且死一次就直接销号的游戏。

这基本等于把游戏运营的睿智操作全都给用了一遍,就是当年如日中天的暴雪娱乐也没这么狂过,打个比喻就像是没有防沉迷系统的《王者荣耀》还给12岁以下用户加了个30%的伤害增益Buff,那中国玩家集体发狂接着怒喷一顿真的是再正常不过了。

另一方面,中国观众看不起这群小学生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女一号在去世之前拥有整个游戏玩家都趋之若鹜的能力,那就是预知未来。具体反映到游戏里,就是可以看到敌对目标接下来的攻击动作——那不就是DBM吗?

认识到女一号写作预知未来读作DBM的能力本质之后,那她在MMORPG团队中的定位也就十分明确了,可不就是团队指挥吗。

明确了这个定位之后,再回头看看这个"顶级团队"的团灭过程,即使不细究这个游戏是不是没有地下城手册可以查的问题,女一号作为团队里唯一有DBM的玩家,却没有起到任何实际的指挥作用,一路喊着"小心"和"不可以"糊弄队友,就这样也想拿世界首杀确实有点异想天开了。

如果觉得《魔兽世界》和日系MMORPG的差距有点大,那还可以让《最终幻想14》玩家来评价一下这段剧情。

但到了这个地步,《昴宿七星》就一定是纯粹的蠢吗?不一定,而且还很有反转余地。即使日本的在线游戏文化再如何不发达,要让逻辑崩到如此地步依然是很难想象的,《昴宿七星》的设定和开篇剧情简直浑身都是伏笔。

比如说星象到底是什么?《UNION》是如何把星象和游戏结合到一起的?为什么《UNION》的开发公司如此看重人们与生俱来的星象?女一号当年的死和《UNION》以及星象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女一号会在六年后的《Re:UNION》中出现?这些显然都是十分有操作空间的部分——只不过TV动画里一个都没提。

于是在《昴宿七星》的动画版里,星象就成了"不讲道理,不多解释"的官方设定外挂,这又进一步引爆了中国观众对于小学生玩家群体的应激反应。

这么一轮分析下来,就可以发现Lerche被称为"销量史上最大最恶绝望公司"真的不无道理,他们愣是用《欢迎来到实力至上主义的教室》和《昴宿七星》给观众分别演示了一遍,轻改动画改剧情与不改剧情都可以达成暴死的方法。

也许Lerche在2017年7月因为《实教》暴死而认识到瞎改剧情惹怒原作党不可取,于是他们就在2018年7月就将《昴宿七星》原封不动地搬上了屏幕,伏笔一个不删,剧情一个不赶,最终就有了这部观感极其诡异的轻改动画,也顺便在平成结束之前留下了一个BD销量传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