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一家人最怕的四个字

有人说,黛玉不死,贾府不亡。这一点都不夸张吧。端午节前夕,黛玉还只是不高兴,荣国府就经历了一场祸乱。

当然,这祸乱并非由黛玉所引起,黛玉不是那红颜祸水。如果要怪,首先得怪贾元春吧。因为,元春的礼物刚一送到荣国府各人手上,林黛玉就伤心了。

按说,元春也不至于如此愚蠢。中国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有着蛮多的不吉利。过端午节的时候,大家需要佩戴香囊、插艾草辟邪。端午节的祝福,也不是祝某某人端午节快乐,而是祝福他们端午安康。而元春却在这么不吉利的日子里暗示众人:她支持“金玉良缘”,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呢?

端午节礼物发下去后,贾宝玉第一个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宝姐姐的跟他的一样,而不是林妹妹的。很显然,这是作者通过宝玉的反应,间接地告诉了我们,往年的礼物当是宝黛二人一样,今年却突然改掉了——元春抛弃了林黛玉,取中了薛宝钗。

五月本来就不是好月,而元春却在端午节前制造不和谐,此后荣国府不经历祸乱也是难的吧。

其实,仔细一想,这也不能完全怪贾元春吧。没有王夫人的意思,贾元春如何又这么不避晦气地向大家暗示自己的意思呢?母命难违啊,何况,这又不是正式的下达懿旨,元春觉得打打擦边球,也不会出现什么乱子吧。

况且,元春经过贾母教导,似乎也不是那种格外看重眼前利益之人。她省亲的时候还埋怨贾政是把她送去了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她也说她更羡慕平常百姓家,一家人可以共享天伦之乐。如此,要她违背宝玉的意思,破坏宝黛真情,去支持一心钻研富贵的与她三观不合的薛宝钗,也似乎就是一种天方夜谭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这根本就不是元春的意思。她还是像往年一样,因为疼爱,习惯性地送给宝黛同样的东西。只是王夫人太过热心金玉良缘,恨不得早点把生米煮成熟饭,因此就将黛玉宝钗的礼物给互换了,让大家内心生出元春支持金玉良缘的错觉。

简单的家常送礼,不是什么违背不得的懿旨,王夫人私自调换一下,改写一下礼品单,也没什么大不了。元春知道了也不敢生她的气。

总之,王夫人是一心要早点促成金玉良缘。而这一点又正好与贾母的意思相违背,也也辜负了林如海。

林如海托孤,自然是不会辜负荣国府。这样,荣国府必然得了林黛玉家不菲的钱财。而王夫人却要过河拆桥,背信弃义。林如海九泉之下知道又岂能瞑目。

只有贾母,经历了大风大浪,明白真情与真诚的可贵,才会一直坚持让宝黛成就百年好合。她那么疼爱自己的女儿,如今女人又早她而去,留下一个孤女;又是她把黛玉叫到荣国府来了的。如果照顾不好林黛玉,她也不好向九泉之下的贾敏交差。

如此,面对元春那样的安排,贾母自然就不会开心,要跟王夫人过不去。

在去清虚观打蘸的时候,贾母也就故意抛出贾宝玉年纪还小,命里不能早娶的言论。更是直接道明不看重根基富贵。大家看重的薛家的钱财,在贾母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

王夫人趁热打铁,精心为薛家母女准备的端午宴,贾母当然也不会去捧场。那一场宴席因此而不欢而散,成为端午节里荣国府的第一大事故。

还有宝黛吵架、金钏儿被打并投井自尽、晴雯跟宝玉斗嘴差点被撵、袭人被踢、宝钗讽刺宝黛爱情,及至后来的宝玉被打,可以说,都是王夫人跟贾母不睦,大力达成金玉良缘播下的祸根。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家人意见不一致并不要紧,最怕的就是大家都不愿意妥协,各行其是。因为有对抗,怨气因此而产生。那些怨气,最终必然会经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于是,祸乱由此产生。

可惜的是,宝玉挨打后,大家依然不知道从那个充满祸乱的端午节中吸取教训。大家还似乎因此而在一段时间更看重宝钗了,认为宝玉挨打黛玉也有过错,在一定程度上冷落了黛玉,着实愚昧。黛玉不死,贾府不亡。黛玉是贾府之人最大的福星。贾宝玉因为她才有活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