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炎院士:因疫情“神预测”走红,从事科研60多年,已是中医泰斗

年初的这场肺炎疫情,让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这些科研前辈又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然而,还有这么一位相对默默无闻的工程院院士,这几天也成了一名“网红”。

在2019年6月27日举办的一场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召开的答辩评审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内科学神经内科学专家王永炎预测:“下半年特别是在冬至前后,也就是连续到明年的春季,要有瘟疫(注:在中医学科里,瘟疫范围较广泛)发生。”

这段当时没有引起丝毫重视的话,在疫情发展严重的今天,却被很多人冠以“神预言”之名,但大部分网友表示还是巧合居多。

不论王永炎院士的这段“预言”如何饱受争议,但作为中医泰斗,王永炎的成长与学术之路还是令人心生敬仰之情。

1938年,王永炎出生在天津。他的祖父是中医眼科大夫,曾研制出一种固体眼膏,对于治疗沙眼十分见效,因此在农村方圆几十里很有名气。

1956年,王永炎高中毕业。原本有机会就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他,或许是受到祖父的影响,坚定地选择了中医专业。但入学后,他就产生了动摇。

当时国内正有一种思潮:西医有些人不认可中医,科学界也有些人认为中医不科学,老百姓对中医也有怀疑。然而这种动摇,也只是让王永炎提前读了西医的一些书籍,并没影响他的学业。

毕业后留校任教不久,王永炎就被组织安排到安徽的农村劳动锻炼,在农村呆了近三年。这三年里,他当过农村医生,在公社卫生院工作,成为了一名全科大夫,在中医业务上也得到了很充分的锻炼。

王永炎面对的不仅仅是头疼脑热和感冒咳嗽等小病,也有大脑炎、病毒感染等急性病。扎针灸,未见效,吃消炎药,也没用。王永炎只能用中药汤剂。

他给病人开了退热的方子,吃两服还没用。他又根据南方湿气重的特点,加了一味燥湿助阳的药,吃了一服半,就见效了。

这让王永炎体会到了中药配伍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中医并不是“慢郎中”,中药并不是“果子药”,中医中药在急性病上也有作为。这使王永炎对中医中药的态度由动摇变成了坚信和热爱。

农村的三年经历,对王永炎的影响很大,医疗实践让他认识到了中医中药的优势,强化了他的基本功。

从农村回来后王永炎在学校任教,组建了中医脑病学科,深人系统地进行了中风、痴呆临床和基础研究,在病因调査、症候规律、防治护理康复方案、疗效评价及新药研制各方面都有创新性贡献。

1981年,王永炎走上了领导岗位,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的常务副院长,而后又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校长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他做管理工作时主张包容、和合、求真。他注重项目研究,更重视学科建设,由此探讨人才培养的途径以及人才梯队和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他重视人才培养,提携青年学者,在行业内外博得了很高的赞誉。如今他亲自培养的博士就高达65位,已经出站的博士后就高达28位。

王永炎作为中医药行业领军人物,最早提出开展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做中医药标准化研究工作,在当时受到了很大的阻挠。

在他看来,中医独特的理论是由独特的概念构成,中医独特的概念是由中医术语来表述。于是从 1997年开始,他就开展了大量的名词术语标准的制订工作。2014年,他荣获中国标准化终身成就奖。

社会上有不少人说中医是“慢郎中”,王永炎不这样看。他几次面对记者采访,都强调指出:“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疗效,千百年来,如果中医药没有疗效,人民大众谁还会去看中医吃中药”。

王永炎认为,当前已是东学西学兼收并蓄、科学人文融合互动的新时代了。中医讲天人相应、辨证论治、神形一体,中医学有着鲜活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原创的思维及原创的成就。中医药的科学与文化是水乳交融的,科学、人文合而不同、互补互动。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很庆幸,中医有王永炎院士这样的中医泰斗,西医有钟南山院士这样的定海神针,要想取得胜利,中西医结合或许才是最正确的出路。

(0)

相关推荐

  • 张伯礼院士:基于中药抗击疫情的成功经验,探索中西医结合创新模式

    6月12日,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和石学敏中医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北大医学中西医结合创新发展论坛"成功举办,共有400余名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同仁及 ...

  • 医药导报社社长贺玲专访王永炎院士:疫情将于2022年春节后结束

    凤凰中医:一个面向全球华人的中医药时事热点类自媒体! 来源丨医药导报 作者:晓玲   版权归权利人所有责编:杜杜商务与投稿微信:FHzhongyi 同步丨公众号内容同步刊发在凤凰中医:视频号.微博号. ...

  • 王永炎[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永炎通过对缺血性中风系统临床观察,总结了证候演变.辨证治疗.调摄护理的规律: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证.痰热腑实证而设计.研究的化痰通腑汤与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疗法,提高了显效率,减 ...

  • 王永炎院士写给青年中医师中医药学生的信

    理法方药 传播有价值的中医药资讯,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垂暮之年的学长们期待年轻一代中医药学人为中医药学学科.事业的复兴发展以饱满的家国情怀主动迎接科技文 ...

  • 王永炎院士:胡希恕真言一则

    重磅消息 你读书,我买单 <经方表证>畅享悦读活动盛大开启!! 诚邀胡希恕老师会诊:"治风水一身漫肿,男性阴囊阴茎肿大诊为水晶疝,但见脉浮不渴,急予越婢汤可治." 19 ...

  • 王永炎-工程院院士

    王永炎,1938年9月29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医内科学.神经内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1962年从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进入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工作,先后担 ...

  • 益养肝阴药 王永炎治疗中风病用药心得(7)

    中风病急性期由于气血逆乱,损血耗精,至恢复期必见虚证,可有半身不遂,兼有气短懒言.神疲倦怠.眩晕耳鸣.肢体乏力.腰膝酸软等症.治用益养肝肾药物,可使肝血得以濡养,肾精得以填充,元气得以恢复,诸症得以消 ...

  • 王永炎:从证候要素角度谈外寒与内寒、外热与内热的鉴别及其意义

    王永炎 中医思维十 中医证候规范化的研究走过了五十多年的艰辛历程,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仍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以象为素,以候为证,应证组合"是构建辨证方法体系的中心理论,其中&q ...

  • 王永炎谈中医辨证论治的总则和灵魂

    作为中医而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症证治之,是面对病患时的总则和灵魂.在这次的治疗中,鉴别寒湿疫还是温热疫,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这也是对中医人一次重大的考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永炎

  • 王永炎治疗中风病用药心得

    编者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潜心研究中医药防治中风病近50年,于中药的临床运用体会尤深,今起就其治疗中风病用药心得,分平肝熄风药.镇肝潜阳药.醒脑开窍药.凉血止血药.豁痰化浊药.益气固脱药.益养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