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岛四面环海,为何要在东海岸开凿600多公里长的运河

人类修建人工水道的目的一般只有两个,第一是引水(把水资源从富足的地方引入到匮乏的地方),第二就是通航(水运相对于陆运,空运来说成本低,运量大,优势明显)。京杭大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南水北调工程等都是人类修建的著名的人工水道,它们的修建弥补了交通和水资源分布上的缺陷,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去了诸多的便利。

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是连接世界各地之间最为重要的水域。在海洋上人们根据海况开辟出了一条条连接各地区,各大洲之间的航道。受到自然地理和气候的影响,大部分航道都是海岸线分布(因为这样受到海上风浪影响较轻)。特别是大海中的岛屿,它们四周环海,人口也基本上沿着海岸线分布,所以环岛航线自然也称为了岛上各个地区之间运输大宗物资最为便捷的通道。可是位于非洲东南部马达加斯加岛的东海岸附近却存在着一条平行于印度洋的人工运河,运河和海洋之间最窄处仅相隔十几米。这条运河叫做庞加拉纳运河,它起点位于马达加斯加东海岸的城市-法拉芳加纳,终点在中北部的沿海城市富尔潘特,全长600多公里。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所疑虑,为何放着天然的海上通道不用,人们却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开挖一条和大海距离这么近的人工运河呢?

我们从马达加斯加岛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可以看到,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是著名的莫桑比克海峡,东部是一望无际的西印度洋,其距离非洲大陆最近的距离都有386公里,所以马达加斯加岛可以称得上是一座深入印度洋的岛屿。通过岛屿附近的海况图可以发现,岛屿周围海浪汹涌,且四周基本都是这种情况。并且每年都有许多个飓风登陆马达加斯加岛东海岸,因此东海岸又被称为是“飓风海岸”。综上考虑,人们在海岸线内修建一条人工运河也是情有可原的。

早在16世纪初期,人们就已经利用印度洋的天然水域进行航行运输活动,到了法国殖民时期的1896年到1904年,法国殖民者修建了第一段真正意义上的长达95公里的运河,于传统的沿印度洋海岸线航行相比,这条内河线路显得更加地安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政府从英国手里接管了马达加斯加岛,花费了8亿法郎,改造和疏通了东海岸附近的天然河流,湖泊和沼泽,使得船只能够从南部的法拉芳加纳通过内河直达其正北方向600多公里的沿海城市-富尔潘特。

因为是沼泽湖泊改造而来,庞加拉纳运河的淤积速度也非常地快,到了上世纪80年代,该运河的已经淤积严重,许多航道连小船只都通过不了。所以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马达加斯加政府开启了河道疏浚工程,这次疏浚使得运河北段420公里有了全线通航的条件,也使得600多公里的庞加拉纳运河重新连接为一个整体,重新焕发了生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