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音频+文字”](二)多多益善

《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既具史学性又具文学性的伟大,自不必说。我们这个专栏,以“成语”为主线,将《史记》中的名人名故事汇集起来,一方面是对成语的掌握,另一方面是对历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同时最主要的是由对成语中人或事的了解,进而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把握。

今天我们讲的第二个成语是“多多益善”。

多多益善

一、成语

[多多益善]形容越多越好,一般用于对事物的需求量大,而且质量不受限制。

二、故事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是韩信由楚王降为淮阴侯后与汉高祖刘邦一次对话中说出的。

韩信被降为淮阴侯后,他知道刘邦怕他造反、对他的军事才干心怀戒备,所以常常称病不上朝,平日里也是怏怏不乐。韩信由王变侯,只能与绛侯周勃、将军灌婴等为伍,他是以此为羞的。韩信曾经拜访过一次将军樊哙,樊哙是恭敬有加地跪着迎送,称自己为臣,说:“大王您竟然屈尊来拜访小臣。”极其谦卑。但韩信出门之后还是大叹一声:“生等与哙等为伍!”——没想到我韩信竟流落到与樊哙这些人为伍的境地!其自负与内心的抑郁及对周勃、灌婴、樊哙的瞧不上可见一斑。

有一次,刘邦与韩信闲谈,谈论各位将领,韩信一一指出他们的长处与不足。各位爱将都有不足,这引起了刘邦的兴趣,于是想到自己,便问:“如我能将几何?”——像我这样的人,能带多少兵呢?韩信一时没有感觉到刘邦转换话题的意思,开口便说:“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大王您最多只能带十万兵。带这么少的兵,显然出乎刘邦的意料,引起了他轻微的不满,于是他紧接着反问韩信:“于君何如?”——你韩信能带多少兵呢?韩信还沉浸在自己长胜将军的兴奋中,脱口道:“臣多多而益善耳。”这时,刘邦笑了,笑得有些诡异:“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你将兵这么厉害,多多益善,为什么反被我擒拿、在我帐下呢?此时,韩信才反应过来说错了话,马上道:“皇上您不擅长带兵,但善于统帅将领,这就是我被你擒拿、在你麾下的原因。并且陛下您夺取天下是天命,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到此,一场皇帝与臣子之间由闲谈而引起的“战争”算是以韩信的随机应变而化险为夷。而“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这个成语也由此流传开来。

三、评析

韩信说自己“将兵”“多多而益善”并非大话。楚汉战争时他与赵囯的阱径口之战采取“背水一战”的战术,原因是当时手下的士兵并非他的嫡系部队,不可能为他死战到底;而他背水布阵,就是将那些士兵“置之死地”,让他们各自为保命而战,就激发了他们无穷的生的希望,于是取得全胜。由阱径口之战看来,“韩信将兵”,确实“多多益善”,杂牌军队、借调部队,他都很好地驾驭。韩信自归刘邦以来,一路攻城略地,从没有打过败战;曹参是汉初名将,曾与萧何争功——而许多人认为,曹参功多,是因为他随韩信一同作战。

其实,刘邦确实也是“不善将兵,而善将将”。刘邦起义之初,他让雍齿据守丰这块根据地,自己带兵掠城;雍齿因为不愿跟随刘邦,反而投降周市;刘邦带兵攻打丰地,就是攻不下来,最后被迫投奔项梁。由此可见,刘邦确实不善“将兵”。但刘邦“善将将”。他夺取天下之后,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就曾提出“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的问题。高起、王陵归结为刘邦能“与天下同利”——与将领们共享战利品;他派将领攻城略地,攻下的城池都归将领所有,所以能激发将领们攻战的积极性。对此,刘邦称他们“知其一,未知其二”,于是指出他之成功,来源于他拥有三个杰出的人才:张良、萧何、韩信——这一论断就成了后世有名的“汉初三杰”。他自称谋略“不如子房”、管理国家“不如萧何”、行军打仗“不如韩信”;但是“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自己不行,但善用行的人;自己不厉害,但善用厉害的人,这就是“善于将将”!

“多多益善”这段文字,细心品味,趣味多多。韩信说在兴头上,一时得意忘形,忘记君臣之分,引起刘邦不满,然后他用一句“陛下不善将兵,而善将将”对前面的话加以修正,怕刘邦还不高兴,再加句“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来奉承,可谓应变高手。而刘邦,先问其他将领的长短处,再问自己将多少兵,得到的答案不够满意,问韩信将多少,韩信说自己“多多而益善”后,他笑着说出“何为为我禽也”,刘邦的痞性与用帝王身份施压的蛮横就出来了。全文没有心理描写,但对话中,两人心理的变化全出,这就是钱锺书所说的“既叙事迹又宣情蕴”——叙事中将人物心理以及当时情境全挖掘出来了一一一这是《史记》叙事的妙处。

今天讲“多多益善”这个成语的故事,其实这段文字和“高祖论得天下”还出了其他的成语,如怏怏不乐、妒贤嫉能、知其一未知其二、运筹帷幄、战必胜攻必取等;小小两段文字,成语密集,就说明这段文字在文学、文化史上影响之大。

四、原文

一、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韩)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①,居常鞅鞅,羞②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③。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④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①怨望:“怨”与“望”意思一致。“望”有三义,一为瞻望,一为期望,一为失望。此处为失望。

②羞:本义为“羞耻”,此处意动用法,“以……为耻”;现代是“害羞”的意思;现代的意思比古代意义变轻了。

③差,差别,长短。

④所以:……的原因。

二、高祖论得天下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①。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②,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③,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④,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汉高祖本纪》

①情:情况。此处指真实情况。

②侮人:侮辱人。联系刘邦性格特点,译为与别人开玩笑更好。

③以予之:省略句,原句为“以(之)予之”。

④功:名词,功劳。此处作动词,记战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