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什刹海游泳的点滴记忆》

《鼓楼静语》邮箱1225077169@qq.com
欢迎老街坊们投稿

照片来自网络

什刹海 时空涟漪

眨眼之间又到了夏天,记得六十年代那会儿每年到了六月一日什刹海游泳场就正式开放了,当年全北京只有三个开放的正规游泳场,除了什刹海还有工体和陶然亭。去正规游泳场游泳买票一毛钱可以游两个小时,除了这三个正规游泳场以外,室外的水域也是少年儿童经常光顾的地方,住在鼓楼地安门一带的孩子都知道什刹海、后海和积水潭,直到八十年代中期那里仍然是天然游泳场。
照片来自网络
一九六五年之前什刹海还没有设立天然游泳场,每年快到五一节的时候天气还不太热,有性急的大孩子就开始下水了,什刹海岸边水深大概一米三四,越往里越深,中间小岛的水深两米以上,那时岛上除了一些树木外就是杂草再有就是树杈上的老鸦窝,从岸边游到小岛上可以在石台或栏杆石柱上往下跳水,人多的时候大家好像比赛一样,你跳一个入水式,他跳一个燕式,紧跟着又一个跳镰刀式,顶不济的也能跳个冰棍。
在这之前我不会游泳,虽然也和同学经常去什刹海游泳场,但只能在三米或四米的池子里站着,当看到别人用各种姿势游来游去的时候自己只有羡慕的份。通过一件事使我下决心一定要学会游泳,那还是上四年级的时候,暑假的一天我和同院住的邻居三哥还有我一个刚五岁的弟弟去北海公园游玩,三个人在白塔周围转悠半天后来到了濠濮间,濠濮间在公园的东边,这里有玲珑蜿蜒的假山石,有水池石桥和亭子、精美的走廊直通山坡上,这里景色优美雅静当年曾是慈禧老佛爷听评书的地方。我们是沿着石桥西面的小山坡过来的,当时濠濮间水池没有荷花、水也比较深,许多小孩儿正在水池中游泳嬉戏,我和三哥正聚精会神的看着他们玩耍,突然间弟弟不知怎么掉到水里去了,只见弟弟仰面朝天用两只手扒拉水,我和三哥都慌了神,还没等我们下水弟弟已经被两个大一点的孩子给托了起来,慌乱之中弟弟全身湿透了还丢了一只鞋,那时父母亲都上班,我始终也没敢跟他们提起这件事。

照片来自网络    北海公园的园中园濠濮间

近些年我只要去北海都习惯去濠濮间那儿看一看,望着那不大的水面,弟弟落水的一瞬间好像又出现在眼前,真心感谢那几位见义勇为的朋友救弟弟脱离危险。通过这件事自己决心要学会游泳,那个时候也没处正式的学,只能看别人怎么游自己再照葫芦画瓢慢慢体验。
    
学游泳的第一步必须会在水中憋气,在家没事时把脸盆装满水端到院子的木凳上,然后脸朝下泡到水里默默数着数,慢慢的从十几秒练到四五十秒。那个年代放暑假时小孩儿没什么可玩的,游泳解暑是第一选择,街坊四邻无论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结伴一块儿游泳是常事。什刹海在没有建立天然游泳场之前水位比较深不适合小孩和初学者游泳,银锭桥西面的水比较浅,而且河道是由窄到宽水位逐渐加深的,当年银锭桥西面的水面每到伏天真如同下饺子一样,微风徐徐杨柳依依,树枝上羁鸟的鸣叫,湖水中孩子们的欢笑,水中那一个个矫健游动的身影,形成了一幅老北京暑夏的美妙画卷。开始我在银锭桥西面最窄的水面练习,头扎在水里由南到北使劲儿用手划用脚蹬,到北边后再返回南面,练了几天后终于能在水上飘起来了,接着把下水的位置往西移,后来移到了两岸相隔一百多米的距离,从能游十几米到几十米一直到几百米以上。不过游泳绝对是个技术活,一般人只会蛙泳或仰泳,真正会自由泳的不算太多,会蝶泳的就更少了,我是属于第一种的,虽然喜欢自由泳但练了多次还是没有掌握双脚打水的要领,看来学什么都需要到正规的学校去学,没有经过正式的训练确实是不行,这也和京剧演员与普通票友的意思一样,同一出戏同一个唱段,但两者一开口绝对不一样。

照片来自网络

能在后海游几百米以后下一步就是到什刹海游泳场进行深水测验了,游泳场在荷花市场西面,里面有一个供幼儿戏水的蘑菇池,各有一个三尺深和四尺深的浅水池,还有一个用铁丝网围起来的九尺深的深水池,深水池需要有测试合格证才能进去,深水池主要用于跳水所以它的面积比浅水池面积小一些,什刹海深水池有两个一米跳板和一个三米跳板,您如果想跳更高的就得去工体或陶然亭了,在深水池跳水那可是许多爱好者喜欢的项目,不过真正值得大家欣赏的还是那些经过科班培训的选手,从人家的亮相的肌肉线条、到每个动作的起跳高度再到旋转的连贯、翻腾的流畅和入水瞬间的水花,跳得好的真是美的享受。

照片来自网络

每年去正规游泳场游泳需要先办游泳证,经过体检合格盖上章并有体检医师的人名才行,去深水池还需要有测验合格证(领到合格证后缝在游泳裤的前面),测试需要提前登记预约。那个时候我和同学做体检都去鼓楼南边的胡宝三诊所,胡老先生四十多岁的年纪、中等身材戴着一副眼镜、人很朴实也很和善,检查完了在游泳证贴照片的下方盖上体检合格医师胡宝三的印章。测试的时间到了,那天在几个同学的陪伴下我来到四尺水池边,只听一声哨响二十多人同时跳入水中,我一个猛子扎下去奋力向前冲,游泳池的长度是五十米,测试规定二百米需要两个来回,一百多米之前我还是第一个,但由于自己耐力不够慢慢的开始落后,有三个人赶在我前面,最后是第四个游完上岸,测试合格以后可以进有铁丝网隔离的深水区了。

照片来自网络

大概是一九六五年冬天什刹海进行了彻底清淤,那时候还很少有机械施工,清除河底泥土全靠人刨肩挑,有一天我们在班主任赵天英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同学来到什刹海清淤工地参加义务劳动,在小岛到东岸这个地段许多人都在紧张地忙碌着,劳动的人群中有工厂的工人、有駐京部队的解放军战士、还有一些参加义务劳动的青少年学生,工地上彩旗招展,喇叭里播放着催人奋进的《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歌曲,参加清淤的劳动者真是人人奋勇各个争先,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这次清除河底之后,小岛西边由南到北架起了一道很高的铁丝网,西面的湖底地面垫高了,这里成了天然游泳场的浅水区。小岛北面是深水区,岸边安上了直接下水的梯形铁架子,岸边空地上盖了一排房子有存衣处有厕所和冲洗间,北岸到小岛之间还设立了几个供游泳者休息的木架子,到天然游泳场游泳的门票是二分钱。盛夏的晚上,当时各家各户没有空调没有电扇,唯一能用的只有一把蒲扇,去什刹海水里泡一泡是最好的凉快方法了,胡同里许多年龄相仿的街坊邻居(青少年居多)晚饭后一起去什刹海,晚上游泳场关门了但别的门可以进去,去的人多时不下水的负责看衣服,去的人少没人看衣服时就把衣服挂到树上,光游泳好像还不尽兴,有人把附近的一块块方砖(市政铺路用的)码成一个高台,伙伴们一个挨一个登上高台噗通噗通跳入水中。那会儿什刹海和后海水底下还有蛤蜊,个别人专门喜好摸蛤蜊。

照片来自网络

上地安门中学的那一年正是一九六八年,那年的7月16日为了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什刹海举办了声势浩大的活动,那天上午什刹海周围红旗招展人头攒动,由解放军和工人与学生组成各个方队在水中推着主席画像和标语横幅在小岛东面游动,总的距离是游六百米,当时我住校所以也参加了那次活动,遗憾的是游到多一半时由于小腿抽筋只好中途退出了。从一九六九年上山下乡去黑龙江到七九初回京再到什刹海游泳时间整整过去了十年,回来后每天晚饭后去什刹海遛弯儿就形成了习惯。
   
不知从何时起除了冬泳的以外,很少再有人到什刹海游泳了,虽然那些年报纸上也说过淹死了人,但被什刹海淹死的绝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本地的小孩儿不会不识水性就冒险,独生子女更不会到野外水草多的地方游泳。什刹海正规游泳场早就消失了,当年天然游泳场浅水区变成了荷花市场,深水区成了木船的观光游览区,银锭桥附近变成了商业味道浓厚的酒吧街,什刹海的周边变了,什刹海四周的栏杆换成新的了,什刹海的杂草少了水好像也清了,拉人旅游的三轮车成串成串的驶来,南腔北调的讲解伴随着车铃声飘过,周边熟悉的老店铺没有了,附近相识的老街坊不见了,搬家以后一次次情不自禁的又来到老地方,望着那一排排熟悉的老杨树老柳树,望着那波光粼粼的湖水,过去了的情景一幕幕好像又浮现在眼前:冬日里那充满激情的滑冰人靓丽的舞姿,春日里河边那婀娜多姿摇曳的柳枝,夏日里小岛上跳水的矫健身影,秋日里什刹海店铺旁排队买红薯大白菜的长队。多想再看一看当年的情景,多想再回到少年的欢乐时光,岁月流逝时光荏苒,当我们步入老年行列后鼓楼地安门什刹海就成了一个长长的美好回忆。
2020年6月4日

鼓楼脚下生命的欢歌

公众号内容简介
北京人的生活回忆,校园生活回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同学情,朋友情,邻里情、家人亲情,各类生活趣事。长年征集老照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