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证 膀胱炎
西医的膀胱炎膀胱炎是发生在膀胱的炎症,主要由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菌感染引起。还有其他特殊类型的膀胱炎,特异性感染指膀胱结核而已,非特异性膀胱炎系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其临床表现有急性与慢性两种结者发病突然排尿时有烧灼感,并在尿道区有疼痛,有时有尿急和严重的尿频。淋证,中医病名。是指以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疾病。根据病因和症状特点可分为热淋、血淋、石淋、气淋、膏淋、劳淋六证。基本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病理因素为湿热。病位在肾与膀胱。多见于已婚女性。辨证时首辨淋证类别,再审证候虚实,三别标本缓急。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慢性尿路感染,泌尿道结核,尿路结石,急、慢性前列腺炎,化学性膀胱炎,乳糜尿以及尿道综合征等。中医对淋证的辨证论治分类是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中可能会用到的知识点:主症 兼症 舌脉 病机 治法 代表方热淋 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溺色黄赤 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或有腰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结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 清热利湿通淋 八正散石淋 尿中夹砂石,排尿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 少腹拘急,往往突发一侧腰腹绞痛难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甚则牵及外阴,尿中带血 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带数 湿热蕴结下焦,尿液煎熬成石,膀胱气化失司 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石苇散血淋 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 小腹或尿道疼痛满急加剧,或见心烦,口干 舌尖红,苔黄,脉滑数 湿热下注膀胱,热甚灼络,迫血妄行 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小蓟饮子气淋 郁怒之后,小便涩滞,淋沥不宣 少腹胀满疼痛,心烦易怒 舌苔薄白,脉弦 气机郁结,膀胱气化不利 理气疏导,通淋利尿 沉香散膏淋 小便混浊乳白或如米泔水,上有浮油,置之沉淀,或伴有絮状凝块物,或混有血液、血块。 尿道热涩疼痛,尿时阻塞不畅,口干 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湿热下注,阻滞络脉,脂汁外溢 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程氏萆薢分清饮劳淋 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 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病程缠绵 舌质淡,脉细弱 湿热留恋,脾肾两虚,膀胱气化无权 补脾益肾 无比山药丸淋病的四大中医辨证分型湿热下注证主要证候:尿道口发红发痒,有少量稀薄、脓性分泌物,镜检可见淋球菌,排尿不适或尿频、尿急,排尿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热毒内结证主要证候:阴茎头红肿疼痛,尿道分泌物黄稠量多,镜下可见大量淋菌,尿频尿急,小便短赤,点滴而下,尿道灼热疼痛或终末血尿。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气滞血瘀证主要证候:尿道口时有少量粘性分泌物,排尿时尿道疼痛,并可向阴茎头、骨部、睾丸、会阴等处放射,排尿不畅,尿线变细,尿流分叉。舌质暗红、苔薄微黄,脉弦或涩。肝肾阴虚证主要证候:清晨尿道口有少量粘性分泌物,排尿无力,排出迟缓,小便短赤,滴沥不尽,尿道隐痛,时有灼感,五心烦热,夜寐不安,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而数。膀胱炎在中医学上属淋证范畴,中医认为,淋证多因膀胱湿热、脾肾两虚、肾阴亏耗等导致膀胱气化不利导致的。中医把膀胱炎分为膀胱湿热型和阴虚湿热型,采用不同方药辩证治疗。1、膀胱湿热型临床表现:小便频急不爽,尿道灼热刺痛,尿黄浑浊,腰痛,恶寒发热,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健脾利湿。用药:八正散加减。组方:白花蛇舌草、荠菜、车前草、石韦、大黄、萹蓄、滑石、瞿麦、栀子、珍珠草、甘草。用法:以上药方水煎服,1天1剂,7剂为1个疗程。2、阴虚湿热型临床表现:尿频不畅,解时刺痛,腰酸乏力,午后低热,手足烦热,口干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治法:滋阴清热,利湿通淋。用药:知柏地黄汤加减。组方:山药、泽泻、知母、茯苓、黄柏、蒲公英、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石韦。用法:每日1剂,7剂为1疗程。膀胱炎患者如有血尿等则可用小蓟饮子加减;如有阳虚表现可加附子、肉桂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