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桂林方氏的山水情结(1)|风云北渡 花落龙眠

宋末元初,一艘乌篷船满载着一家老小、家具什物,停靠在桐城龙眠河畔,船上走出一个年轻人,身高八尺,仪表不凡,多日的水上漂泊仍掩不住他如炬的目光。他登岸四顾,只见此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巍巍青山枕于后,盈盈绿水环于前,的确是个宜居之地。于是系牢船绳,决定将新家安于此!
这只是宋元大战、炮火硝烟前一次普通的迁徙之旅,却在不经意间影响了老桐城乃至中国今后几百年的文化及政治走向。
是的,这位年轻人就是桐城桂林方氏始祖德益公!带着搜寻的目光,沉重的脚步第一次踏进桐城大地的时候,他也许不会想到,他的后世子孙会在日后长达800多年漫长岁月里,涌现出许许多多文化巨人和政治精英!“方氏学派”“桐城文派”“桐城诗派”……风起云涌,各领风骚。近代学者梁实秋先生称桐城桂林方氏是“中国第二大文化名门”,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也盛赞桂林方氏“仅次于曲阜孔氏”,由此看来,德益公的这次北渡,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文化之旅。
桐城大势,西北枕大别山之余脉一一龙眠山,龙眠山过大小关之后,再东北起洪涛诸山;西南汇聚各方之水,由挂车河、龙眠河、孔城河等聚成菜子湖。湖水经长河滚滚南行,冲破两岸崇山峻岭的重重阻挠,抵枞阳白鹤峰而流进浩浩长江。清桐城人胡廉在《桐城地脉记》中说到,“(菜子湖)花山与连城山关之,而黄莲嘴怪石巉岩,塞众水之下流,使清淑之气,聚而不洩,此山城第一形胜也!”
此等形胜之地,当航船由池口(今池州市池口镇)过江,经白鹤峰入长河,驶向浩浩菜子湖,再由龙眠河溯流而上至桐城县治,在这段漫长的旅途当中,德益公应该有过仔细堪察、千斟万酌的!我们甚至可以大胆肯定,之前他必定已多次探访过此地。《桐城桂林方氏家谱》并没有明确记载德益公在迁居桐城之前的生活经历,“宋末迁池口,元初迁桐城凤仪坊。”寥寥数笔,让人无尽遐想。
元明之际,桐城作为各大势力角逐的中心地带,其原居民惨遭杀戮,外来移民大量涌入,使古老的桐城大地,顿然生机勃发。这些移民,大多来自婺源、鄱阳等地,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文化水平较高,尤其深谙堪舆之道。作为移民大军的先行者,德益公文化素养当属上乘,至少也是当地的一名士绅阶层。由江南北渡移民大多乘船过江,入菜子湖和白荡湖,分列两岸,开枝散叶,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德益公直抵县城,其财力之胜,学识之高,可见一斑。
事实上,德益公始迁地就位于县学宫(今桐城文庙)的黄金地段,他见学宫前面的道路太窄,“乃割地之半以广前衢”,像这样的气度与胸怀,非士大夫之流所不能为也!桐城文庙作为一县文化活动中心及精神家园,其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一外来移民,刚踏上异乡的土地,就积极参与当地的文化建设和城市管理,德益公实属难得。
桐城民间素有“龙眠山上茶,紫来桥下水”的说法,意思是用紫来桥下的龙眠河水,冲泡龙眠山上的“桐城小花”茶叶,好水配好茶。在东门大街的小茶馆里泡上一壶上好的小花茶,谈古论今,笑看龙眠风云,是当时文人墨客的一大雅事。自西北龙眠山中缓缓流过的龙眠河,将桐城老城区一分为二,两岸房屋鳞次栉比,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息。到了汛期,龙眠河水暴涨,时常会冲垮河上小桥,生生割裂了两岸的人员交往,德益公在心里暗暗发愿,一定要造一座坚固耐用的石桥,以方便两岸民众的出行。在他的慷慨捐助之下,一座坚固美观的石桥拔地而起,横跨龙眠河两岸,将城内住宅区与城外商业区紧紧融合在一起。后来桐城筑城,其六城门之首一一东作门,就正对这座古老的石桥。东作门对岸就是著名的东大街,它既是水陆两路交汇处,又是交通便利的城市关厢,还是桐城县所在的安庆府北往京师的驿道经过处。德益公的这一善举,为奠定桐城古城“内学外商”格局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巍巍龙眠山,盈盈庭前水,从此,以德益公为首的一群文化士绅,在这块山环水绕的桐城大地上,耕读传家、诗酒唱和,一曲生生不息、波澜壮阔的文化大戏正徐徐拉开帷幕……

来源:文乡枞阳

(0)

相关推荐